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沂蒙姑娘”赏析

2013-8-7 05:19|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963| 评论: 1|原作者: 杨希

摘要: 沂蒙是革命老区,沂蒙的姑娘更是闻名遐迩,至今仍然还流传的是“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经典感人事迹,这副《沂蒙姑娘》是沂蒙姑娘的抽象表达,很形象,至少很符合在我脑海中沂蒙姑娘的形象。

杨希:“沂蒙姑娘”赏析

 

沂蒙是革命老区,沂蒙的姑娘更是闻名遐迩,至今仍然还流传的是“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经典感人事迹,这副《沂蒙姑娘》是沂蒙姑娘的抽象表达,很形象,至少很符合在我脑海中沂蒙姑娘的形象。面部轮廓分明,就像沂蒙姑娘的性格,是非黑白分明,一点不含糊。浓密粗黑的一头头发,显得整个人物的生命力特别的强盛。略微丰满的体态,是沂蒙姑娘内心豁达的外在体现,俗话说心宽体胖。这就是我脑海中沂蒙姑娘的形象。

范围扩大到整个山东,山东人无论是从电视机还是从朋友之间的谈话之中,都是很豪爽的,可能是因为这一片地区的文化底蕴的因素,历史上有名的水泊梁山就发源于此,集中体现山东人的英雄情怀,并被千古传唱。在到革命时期,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发生许许多多的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同样的地方,不同的人,唱响共同的主题:“英雄情怀”,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文化使然。

(速写:沂蒙姑娘          吴开诚 )

又将视线回归到作品本身,刚才简述了作品内容的背景,方便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创造的主题。现在从作品本身使用的创作技巧出发,作品创作使用的是炭笔。炭笔的一个特点就是很粗旷,很深刻,通常创作女性形象都不用比较黑的炭笔,因为这样无法体现女性的柔美和抚媚。本作品恰巧相反,用炭笔来诠释了一个地域文化、一方风俗人情,并且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不失作品内容本身的魅力,作品内容是一个沂蒙地区在普通的妇女的形象,朴实、执着、热情、豪放。只有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本应该花花绿绿的,如果像现在的很多作品一样,都是量化产出的,都是一个标准,非常的单一,并且没有独特性,就像现在的很多城市一样,都是修建的高高矮矮的楼房,大同小异,根本无法区别城市之间的差异,在没有与当地独有的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打交道之前,根本分辨不了自己身处何地,感觉处处都是一个样。因为与之文化相适应的大环境发生改变了,所以该地方的环境也随之而改变,而且改变的方向越来越趋向于一个方向,道家有言,物极必反,最终都走向了这个终点又会发生什么?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不是要绝对意义上的消除差异、独特性,而最终实现大同。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保持独特性,并且相互之间都彼此欣赏,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在量化产出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显得非常的严重,都在追赶时髦潮流,却疏忽了民族差异性,渐渐的,有意或者无意的在损毁、遗忘自己的文化,忘掉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大的背叛。

最后这一作品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一个略带羞涩的沂蒙地区妇女,带给人的感受是执着、坚强、忠贞、热情、豪放,这一组词语就是我看完作品之后的最直观的感受,同时这一形象也符合在我脑海中的那个年代的所有妇女的形象,执着、坚强、忠贞,热情、豪放。作品不仅仅是沂蒙姑娘的代表,更是那个年代所有妇女们的一张名片,一个形象代言。

(2013-7-24 成都)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7 05:19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这是第十三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的一部分。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23:59 , Processed in 0.02377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