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也谈王希哲的“陈小鲁应当向文革道歉!”

2013-10-20 21:51| 发布者: 吴为| 查看: 966| 评论: 2|原作者: 吴为

摘要: 个人以为,老王的这个帖子,立论准确,逻辑清晰,思维严谨,分析合理,而且一针见血,涉及到问题的实质,就是题目所说,“陈小鲁应当向文革道歉!”,同意老王的分析。
个人以为,老王的这个帖子,立论准确,逻辑清晰,思维严谨,分析合理,而且一针见血,涉及到问题的实质,就是题目所说,“陈小鲁应当向文革道歉!”,同意老王的分析。

如果要否定文革,如果有什么人要替文革道歉,就必须如老王所说,要指出文革的基本路线和指导方针上的错误,也就是“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反动学术权威”错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党内高层,不存在“走资派”这个事实,否则,文革就是对的,无需由任何人代表,向任何人道歉。

陈小鲁在文革时的所作所为,如老王所说,恰恰是“陈小鲁们若确系文革中有有违“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路线和《十六条》政策规定的情事,包括对老师、民众“违反人权”的侮辱性批斗甚至武斗,你良心发现,就应个人向你的受害者道歉,甚至,向当年的干扰文革方向道歉,向文革道歉!不要混扯。

我不同意的,是老王的立场,也就是老王第五条所说的,“肯定或多少肯定这条路线,肯定或多少肯定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老王倾向此)”的立场,因为我完全不能肯定在社会主义阶段“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实际上,在文革中,甚至文革结束以后我对文革都还很有些看法,还同情那些走资派,对否定文革持赞同态度。只是,几十年来这些当年走资派的所作所为彻底改变了我对文革的认识。当年真是少不更事。

而高寒反驳的帖子立论却不严谨,例如,高寒说,“事实上,究其潜规则而言,当时的国家机器,对于某一类或 某几类公民人身安全的保护,确也有故意不作为和放纵的一面。否则,当时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怎么会一下就泛滥起皮带抽人成风呢?这就如同今天中国的造假成风, 难道就没有其潜规则因素在作祟,而仅仅依据今天的明规则和官方文件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来吗?

高寒提到国家机器的倾向性,可所谓国家机器,其本质就是专政的工具,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怎么可能没有倾向性呢?这是明规则,与什么潜规则无关,更与什么今天的造假成风无关。风马牛不相及。

高寒这句话,更是荒唐,“无论是对于左派还是右派,当他们一派独大、失去制约时,就都往往是非理性的、疯狂的、甚至是穷凶极恶的;而要使之在思想上或行动上都避免走向极端,唯一的办法就还是只有制度性地——即用国家强制力——迫使双方相互制约。

所谓党派,都是社会中特定利益集团,或者说特定阶级的代表。因此就其基本属性,从阶级利益上说,都是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就同一个阶级内部来说,可以有不同的党派,代表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对其它阶级而言,无论本阶级内部有多少派别,却都代表本阶级的利益,还是一个阶级独大。例如美国,无论哪个党执政,都代表私有制资产阶级的利益,不会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就说体制内部来说,济南审判也说明了体制内存在不同的派别,相互制约,而不是铁板一块。所以,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制约,与不同阶级之间的制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热风冷眼 2013-10-22 19:17
【而高寒反驳的帖子立论却不严谨,例如,高寒说,“事实上,究其潜规则而言,当时的国家机器,对于某一类或 某几类公民人身安全的保护,确也有故意不作为和放纵的一面。否则,当时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怎么会一下就泛滥起皮带抽人成风呢?这就如同今天中国的造假成风, 难道就没有其潜规则因素在作祟,而仅仅依据今天的明规则和官方文件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来吗?”

高寒提到国家机器的倾向性,可所谓国家机器,其本质就是专政的工具,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怎么可能没有倾向性呢?这是明规则,与什么潜规则无关,更与什么今天的造假成风无关。风马牛不相及。】

——嗯 ,这个论证够严谨!将“红八月”的滥杀沙无辜,以及国家机器的不作为,与“本质就是专政的工具”联系起来,好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好一个“联动”的逻辑! ...
引用 爱我中华99999 2013-10-21 05:11
有些人更换网名但更换不了自己的灵魂和风格,如果内心坦荡何必这样呢?!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22:47 , Processed in 0.01906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