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大传》(第五卷 谁主沉浮)第217--218章

2013-12-22 00:2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344| 评论: 0|原作者: 东方直心 |来自: 东方红网

摘要: 《毛泽东大传》(第五卷 谁主沉浮)第217--218章时间:2013-12-21 23:07来源:作者:东方直心点击:1 次“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10年8年,中国的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 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217章 “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10年8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话说1949年8月初,贺怡再次来到毛泽 ...
 毛泽东为了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并教育那些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们,又撰写了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评论文章。他在这篇评论中说: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中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曾经是自由主义者的人民,也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在文章中号召人们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外部势力的封锁、重压,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无畏的精神。他说:
      “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10年8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毛泽东还说:
      对那些尚有糊涂思想的人们,应当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8月14日,刘少奇乘火车离开莫斯科回国。同行的还有苏联政府前铁道部长、来华苏联专家负责人科瓦廖夫及苏联专家200多人。
      在刘少奇临行前,斯大林邀请中共代表团主要人员到他的别墅,让客人看看他亲自耕耘的园地和结出的无花果、西瓜、番茄、豆角、谷子等作物。斯大林指着那茁壮的谷子说:
      “这是用从中国东北引进的种子种的,要是等它熟了,用来招待中国贵客该多有意思,遗憾的是你们不能久留。”
      刘少奇一行人后来于8月25日抵达沈阳。28日晚乘专车回到北平。
      8月15日,邓力群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到达新疆伊宁,他马上与伊犁、塔城、阿勒泰3区临时政府的领导和民族军领导阿合买提江.哈斯米、赛福鼎等人,进行了接触和会谈,商定在伊宁开设代号为“力群”的电台,以便及时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
      邓力群是在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后,被派遣去新疆做新疆军政当局的工作的,力争他们和平起义。
      8月15日,中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成立。
      8月16日,朱德在聂荣臻代总长、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的陪同下,检阅了飞行中队的全体人员。
      8月16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各界人士座谈,他介绍了筹备会上专家们关于新中国名称的3种意见。毛泽东还说: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是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名号。”
      张治中不赞成张奚若的解释,却赞成张奚若的结论,他说:
      “‘共和’这个词的本身,本来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不如就干脆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觉得很有理,建议大家采纳这一意见。
      后来在8月17日的筹委会第4小组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初步草案,把新中国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8月16日至20日,以马叙伦为组长的政协筹委会第6小组工作人员,在坐落在王府井路口的北京饭店413号房间的会客室,特设了临时选阅台,对征集来的国旗、国徽和国歌词曲稿件进行了初选。
      他们将从征集来的3000多幅国旗、国徽图案中,筛选出来的佼佼者,陈列在房间4壁,请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成员仔细观摩挑选。
      第6小组连续召开全体会议和座谈会,认真评选各种稿件。
      评选委员会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把38幅国旗图案汇编成一本《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印发给出席政协会议的每一位代表。由于在国徽、国歌应征稿件中没有满意之作,评选委员会决定再进行有计划地征集一次。
      政协筹备会国旗审阅小组的专家们,又从评审委员会提供的38幅图案中,筛选出3幅,由毛泽东主持各界人士座谈会,作最后定夺。
      8月20日,毛泽东在菊香书屋接见了傅作义、邓宝珊。傅作义向毛泽东汇报了绥远的情况,他说:国民党政府委任董其武为西北军政副长官,拨来黄金1900两。董其武当即电告傅作义说,要向毛泽东汇报此事。毛泽东说:
      “蒋介石的黄金可以接下。但是这点钱怎能解决董其武的经济困难呢?应该再设法帮助董其武解决困难。”
      说罢,便将他关于“不用武力解决绥远问题”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傅作义,亲切地说:
      “宜生,绥远的问题,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由你去解决为好,有劳你和邓先生走一趟,你们去了,对董其武也是个帮助。”
      毛泽东转对陪同的薄一波说:
      “绥远起义后,用不着军管方式,起义后可设军政委员会,由宜生先生任主席。”
      他还交代薄一波,通知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拨给傅作义大洋15万元。
      傅作义、邓宝珊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立即携带15万银元和大批慰问品赶到绥远,慰劳将士。
      董其武等人拟写了起义的通电稿。傅作义看后,通过电台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阅后复电说:
      “要把蒋、李、阎的名字写出来。这是历史文件,免得后人不知道蒋、李、阎是谁。”
      董其武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通电稿中写上了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名字。
      8月21日拂晓,西北第1野战军以9个团近万名兵力猛攻兰州。由于这次攻击准备非常不足,仓促投入战斗;还由于指战员中轻敌思想严重,不看地形,不明敌人兵力火力部署,连爆破器材和炸药都没带,更不用说组织步炮协同,致使严重受挫,死伤惨重,在几十里的战线上,整整打了2天,连敌人的一个口子都未撕开。
      8月22日黄昏时分,1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彭德怀非常不安,他在这个不眠之夜,苦苦思索着首攻受挫的原因,其中一条就是轻敌。
      8月23日,第1野战军兰州战役首战失利的消息传到中央军委,毛泽东也感到吃惊,他琢磨了好一阵子,亲自草拟了电文,吩咐值班人员,立即发电给彭德怀。毛泽东在电文中写道:
      “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须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道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道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贻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查敌情、地形和鼓舞士气,做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1次打不开而用2次、3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毛泽东所说的3个兵团,除了电文中提到的王震的第1兵团外,另外两个是许光达的第2兵团和杨得志的第19兵团。
      彭德怀是个急性子,他一看毛泽东起草的电报,认为毛泽东的提议需要时间太长,于是就在24日发报给中央军委说:
      “宁马出动3个军经黄河左岸增援兰州的可能性很大。如两马集结兰州,加上周嘉彬(第120军),黄祖塤(第91军)两部,共有13万兵据守该城,我军即使集中3个兵团短期内亦不易攻占,同时粮食很困难,运输线长运输工具少,弹药都不能得到充分接济,运粮更不可能。故决定乘马鸿逵未到前围攻兰州,求得先解决青马主力。现第2兵团和第19兵团攻城准备工作已妥,疲劳尚未恢复,粮食不足,油、菜更难解决,青马匪不断反袭,故很难得到休息。以现在准备工作看,攻城已有七八成把握,故决定25日晨开始攻击。如果未解决青马,而宁马援军迫近时,即以4个军围困兰州,集结5个军打宁马。”
      毛泽东一看彭德怀这份电报,就皱起了眉头,他不停地吸着烟,说:
      “彭德怀是不是过于急切,过于自信呢?投入的兵力也不足,25日就发起总攻,时间上是不是也仓促了一些?”
      周恩来说:
      “是有这个问题。兰州现有守敌5个军,而我军仅用5个军去打,兵力太接近嘛。”
      毛泽东又点上1支烟,猛吸几口,说:
      “我看可以给德怀同志发个电,指出这一点,有必要将王震兵团投入兰州方向的作战。”
      朱德许久才说:
      “德怀同志我们是了解的,他既然下了决心,说明他有这个把握。没把握的仗,他不会去打,应该相信他。”
      周恩来犹豫了一阵,也说:
      “朱老总同意德怀同志的意见,我看既然有七八成把握,25日总攻未尝不可。”
      毛泽东见他二人如此说,踱了一会儿步,扔掉烟头,就说: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我也赞成,就按德怀同志的意见办。”
      8月25日黎明,第1野战军向兰州发起总攻,兰州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事开始了。
      8月26日中午,一直牵挂着兰州战役的毛泽东,给彭德怀发去一份电报说:
      “如你们25日攻兰得手,则局面起了变化。如不得手,则为侦查性质的作战,全军将因此种流了血的侦查战,获得有益的教训,而确定了再战的胜利。如25日不得手而宁马来援,则请照你们24日电的决心,确定先打援,后攻城。”
      也就是在此时,即1949年8月26日12时,第1野战军攻占兰州,全城宣告解放。此战也,第1野战军共毙伤守军12000余人,俘获14400余人。
      第1野战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千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数千名指战员负伤。在兰州城西面,黄河的南面,有一座山,叫华林山,在华林山的半山腰,有一片约百亩大小的荒芜坡地,经过清洗和整容的数千具烈士的遗体,被排列、安放在这里。
      可怜见:一将功成万骨枯,东方既白壮士死。
      倘使截断青新路,圈住马儿又何如?
      彭德怀来到了这里,吃力地下了马,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军队的伤亡比列一直是国民党方面远远大于共产党方面,像兰州战役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双方伤亡的比例差不多是1比1。
      再说8月23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了《对美帝白皮书的斥责》,文中写道:
      “美国过去100年来,继续不断地侵略中国;最近5年来,更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今天又正在处心积虑地计划着进一步侵略中国。杜鲁门政府发表这本白皮书的初衷,当然想掩饰这个事实,却得到了欲盖弥彰的结果,把上面这个事实反映得更为清楚。”
      8月23日这一天,黄炎培也撰写文章驳斥“白皮书”,并以民主建国会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写道:
      “中国近百年史中最黯淡的一页,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尽帝国主义打击的一页。”
      8月24日,毛泽东给黄炎培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任之先生:
      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这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作用当是极大的。民建的这一类文件(生动的、积极的、有原则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当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此致
      敬礼!
                           毛泽东
      这一天,黄炎培怀着深切的知遇之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他的感激和兴奋,并说:“希望主席时时指教。”
      8月26日,毛泽东二次致书黄炎培,他写道:
任之先生:
      8月24日大示敬悉,很高兴。民建此次声明,不但是对白皮书的,而且说清楚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存在发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论,因此建立了民建的主动性,极有利于今后的合作。民建办事采用民主方式亦是很好的,很必要的。此种方式,看似缓慢,实则迅速。大家思想弄通了,一致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谨致祝贺!
                       毛泽东
      再说此时的阎长林在天津已经住了十几天,准备明天回北平了。这天晚上,贺子珍对阎长林说:
      “娇娇说了,她想早点回到主席身边去,好好复习语文。她在国外光学俄文,汉语的基础差,在这方面要好好努力才能跟上呀。娇娇还小,她在主席身边,给你们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少麻烦,请你转告大家,我也特别感谢你们。”
      她还说:
      “希望主席保重身体。娇娇还小,希望主席有时间了多关心一下娇娇的学习。”
      阎长林又带着娇娇回到了北京。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的院子里,见女儿回来了,非常高兴。他对阎长林说:
      “你到屋里坐一坐吧。”
      阎长林随着毛泽东来到办公室,坐在沙发上,毛泽东问道:
      “贺子珍同志的身体还好吗?”
      阎长林汇报说:
      “她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我们谈了3个晚上,她最关心主席的身体。我把延安撤离后的一些艰难紧张情况给她说了,她也很愿意听。她说,那个时候,她也为主席担心。我告诉她,现在主席的身体比在延安时还好呢,她听了很高兴。贺子珍同志很关心娇娇的学习。她说,娇娇在苏联主要是学习俄文,汉语的基础差,她希望主席多关心娇娇的学习。”
      毛泽东说:
      “是呀,星期六晚上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饭,既是欢乐,也是督促检查他们学习的好机会。别的时间我就顾不上了。这些孩子的事情,还要靠你们帮忙呀。”
      阎长林说:
      “贺子珍同志也讲了,主席的工作忙,希望我们工作人员多照顾娇娇。”
      “她没有谈别的事情吗?”
      “贺子珍同志还谈到过去因为一些小事,曾经与主席争吵过几次,事后很后悔,感到对不起主席。贺子珍同志还问了许多事情,我不好回答她,我没有说什么。”
      毛泽东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吧,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吧!”
      他站起身来,握着阎长林的手说:
      “谢谢你,孩子们的事情,你就多照顾一下吧。”
      后来,贺子珍由天津前往杭州。1950年,贺子珍和她哥哥贺敏学、嫂嫂李立英联名给毛泽东写信,提及贺子珍工作安排的事。毛泽东在回信中希望贺子珍保重身体,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于是,贺子珍在杭州担任市妇联副主席。从此,她长期在南方工作,居住,又先后到了南昌,到了上海。她确实做到了“顾全大局”,没有使毛泽东为难。
      8月28日下午,毛泽东提前起了床,洗漱后就开始吃饭。李银桥已经把他要换的衣服准备好了,还是只有在迎送知名人士的时候常穿的那一身浅色中山装,那双平时不大穿的胶底皮鞋。
      毛泽东吃过饭,就急着赶往前门火车站,他今天要迎接的是从上海来的宋庆龄。这也是他第一次到车站迎接客人。
      站台上已经站满了人,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聂荣臻、蔡畅、柳亚子、康克清;还有手持花束的洛杉矶幼儿园里的少年儿童。毛泽东一下车,站台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毛泽东向人们招手致意,亲切地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握手问候。
      宋庆龄乘坐的火车尚未进站,毛泽东在站台上信步而行。负责摄影的吴立本将镜头一直对着他,不停地拍摄着。毛泽东见吴立本如此,便径直地向他走去。吴立本见毛泽东大步走来,急忙后退,一直退到了道轨旁不能再退了,只好放下了机器。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的工作很忙啊!谢谢你。不要光拍我嘛,要多拍拍其他的同志!”
      吴立本只好将镜头转向了其他的人们。
      不一会儿,火车进站了,缓缓地停了下来。毛泽东立即扔掉手中未吸完的香烟,紧走几步,迎上前去。欢迎的人群也立即拥了上去。吴立本为了抢镜头,挤上去举起镜头。可是他的个子不高,只好将镜头举过头顶,将胳膊架在旁边一个人的肩头上进行拍摄。
      宋庆龄在邓颖超陪同下,从车厢里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黑色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白色纱巾,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盘了个发髻,显得朴素整洁,端庄大方。吴立本拍摄完了,扭头一看,站在他身旁一动不动的人竟然是毛泽东,很不好意思。毛泽东朝他微笑着点点头,尔后朝宋庆龄走去,伸出双手和宋庆龄紧紧握手,连说:
      “欢迎你!欢迎你!一路上辛苦了!”
      宋庆龄说:
      “谢谢你对我的邀请,向你们祝贺!祝贺中国共产党在你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说:
      “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教。”
      宋庆龄说:
      “你们做得很好,我愿意为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周恩来也握着宋庆龄的手说:
      “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领导新中国的建设。”
      宋庆龄说:
      “谢谢你派你的夫人去接我。”
      朱德和其他人士一一和宋庆龄握手,表示欢迎。少年儿童向宋庆龄献上了鲜花。
      晚上,毛泽东设宴为宋庆龄洗尘,他举着酒杯向宋庆龄敬酒,说:
      “欢迎你这位在中国革命中劳苦功高、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杰出的女士宋庆龄先生,欢迎你与我们继续合作,共商建国大事,为把中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东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美满的生活而共同努力。”
      宋庆龄非常受感动,她说:
      “感谢毛主席、周副主席派邓颖超同志到上海去接我,感谢今天毛主席、周副主席等到车站去迎接我,感谢设宴欢迎我。今后,我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奋斗。”
      大家频频举杯,共庆人民解放,战友欢聚,欢迎宋庆龄前来共商国家建设大计,大家互道阔别后的情形,畅谈甚欢。
      欲知毛泽东后来如何安排宋庆龄在新中国的职务?请继续往下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9 15:28 , Processed in 0.015313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