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邓小平在中美建交谈判期间的暗盘交易

2014-8-26 03:5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248| 评论: 2|原作者: 范机

摘要: 一、卡特澄清了历史公案 12月5日,在中国举行的中美建交二十八周年纪念会上,中美建交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在会上宣读了他当时的日记, 记载中美1979年建交时邓小平默许美国对台售武: "邓小平同意,中国不会公开反对我们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宣言,他也明白我们将在共同防御条约终止后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卫性武器。" "他们在公开场合不 ... ...

七、邓小平上台后的大倒退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是这个当初同美国谈判强硬的邓小平,在当权后推翻了中国原来的整个部署。邓的方针,就是反毛泽东路线政策而行之。他的算盘很简单,就是全面倒向美国。把美国的一套引进来取代毛泽东的一套。邓小平本是赌徒,亲美就是他的赌注。他一上台,形势就反过来了,建交谈判本来是中国不急美国急,现在变成中国急不及待了,邓小平为了建交不惜任何代价。正是在这个转变下,形成了建交背后的暗盘交易。

 

一着之差,全盘皆输。从此之后,台湾问题在国际、国内、台湾岛内三方面大倒退。

 

在国内,邓小平在台湾问题上的所有说法和做法,全是骗中国人的,中国基本把台湾问题搁置。除了作生意外一概不问。

 

在台湾,蒋经国有美国保护下,怎会谈出结果!经过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三代下来,就把台湾越来越推向台独了。台湾已成为叫将中国的棋子。

 

在国际上,美国的介入台湾是步步深入。在二十八年后的今天,台湾不但没有被美国抛弃,而且去中国化越来越厉害,台独势力越来越嚣张,美国不但没有“放弃”台湾,而且在国内居然立台湾关系法保护台湾,对台湾售武也越来越先进,并又一次将台湾加入所谓的“区域导弹防卫系统(TMD)”的军事联防,取代当年的“协防条约”。在台湾问题上,今天中国主权倒退已超过了承认“台湾关系法”我们不是看到,今天在陈水扁搞“入联公投”将中国“反分裂法”的军时,中国官方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美国能够制住陈水扁嘛!这岂不是中国在恳求美国干预台湾了!

 

且看今天台湾问题的严重程度,台湾前后形势的变化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谁为为之?孰令致之。祸首就是邓小平。邓对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作了大出卖。

 

 

八、当局该停止自欺欺人了

 

卡特的讲话,澄清了中美建交的历史公案,把邓小平的私下出卖和盘抖出来了。这至少有一个好处,中国不能再装蒜了,必须要面对28年的恶果改弦更张有所作为了。可是,今天的当政者,大概麻木不仁了。居然还在向自己的国人隐瞒。我们只能寄以忠告:在国家民族利益上,历史是会作出裁判的。只要还有一点民族心,这个蒜不能再装下去了。亡羊补牢、犹为未完。只有面对,才能解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只要民族心激发了,台湾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00712

 

 

附文:

 

中国政府所说的“三个公报原则”到底什么回事

 

范机

 

就中国方面而言,关于美国售武台湾一事,从来都是讳莫如深、语焉不详。我们听到的官方声明总是所谓美国应该不要从“三个公报的原则”倒退。似乎这三个公报就证明了中国有理、美国耍赖。其实,美国当局和所有明眼的旁观者都心照不宣:这引用三个公报的声明方式,不过是中国的下台说辞,并不是说给美国听的,而是唬弄自己国家的老百姓的。现在,我们知道邓小平在建交中的暗盘交易后,再分析一下这三个公报,就可以看出三者并提是根本不通的,其实是国际上的一个笑柄。

 

三个公报是指1972228日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911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817日有关售武的“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三个性质不同的公报,效用也不一样。

 

第一个,上海公报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起步意向书,由于双方在其他许多方面的看法并不一致,这也是国际上发表“联合公报”采用各说各话的方式表明态度。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 "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上海公报的历史意义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于此宣告破产,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就这个立场起步走向正常化。

 

但意向书并不是条约,只是“诚意(Good Will)”,所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障碍都扫除后,才是最后建交的条约。

 

第二个公报,即19781215日拟定,197911日对外发布的“中美建交公报”,则不是意向书而是一个正式的建交公告,表示所有有关条件已经取得同意。当然,建交公告,以及相关的了解,就取代了原来的上海公报的意向书,是正式的承诺了,双方的承诺应该直接列在公报上或以备忘录、外交照会等方式形成书面文件。当然,建交公报一出,就取代了上海公报。但是,在建交公告中,美国并没有作出任何明确的表态,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却出现了“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的字样。这是明显的有意暧昧。因为上海公报的所以双方各表立场,就是因为当时就台湾问题上还很有差距。奇怪得很,怎么在建交公报上又“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这一致同意的是什么原则呢?既然在上海公报上已经可以将一致通过的原则写出,为什么这个最正式的建交公报不把原则明白写出来,却要绕个弯子呢?这就好像是双方谈生意,在签正式合同时,不列出同意的条件,却列出一条:“本合同重伸意向书所一致同意的原则”。意向书只是意向,并不具体,谁能说清意向书中什么是一致同意的原则?这在商场上大概不可能会发生,否则合同不成其为合同,留下是不尽的抵赖、扯皮那还做什么生意!具体事项在合同上写不清楚的,也一定是定义分明的合同附件,诚意不是条约,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上海公报中明文列出双方共同的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这个原则,可以再写一遍,为什么不重述,却还要将在因建交完成而过时的“上海公报”文件重提?当然是有意的暧昧。为什么双方都会同意暧昧呢?当然不是疏忽,而是可以各说各话。

 

先看美国方面,这个“原则”可以暗示为中美有联盟对付苏联,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美苏“缓和(Detent)”谈判提高美方要价。但对中国而言,这个理由就不成立,而且列于上海公报上的字句是中国的提法,为什么不再写一遍呢?暧昧的目的是可以把建交公报和上海公报连在一起,可以任意解释,推卸责任。给人的印象是在建交公报中所没写的,都在上海公报上同意了。不知情者,如果不仔细对照上海公报,很容易误认所谓的上海公报共同原则,可能就是过去中国在国际上一向坚持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省,任何外国势力不能干涉中国内政”。无论如何,不以“建交公报”取代上海公报,而搞一个暗语,就很不正常了。以后,中国在同美国交涉台湾问题时,一定会将上海公报也扯进来,这正是中国当初有意暧昧的道理。

 

再看第三个所谓的售武公报。这个公报签定的1982年已经是民主党卡特政府下台、共和党里根政府上台。里根一向支持台湾的共和党内的反共强硬派,如果卡特政府没有作出让步,里根政府是不可能让步的。但为什么又有出一个公报的必要呢?当时的背景是美国对台的售武正继续升级,这使原先邓小平向党内的交代站不住脚,中国方面需要澄清。另一方面,则是中美正在建立所谓的“战略伙伴”,美国在中国境内装置了对付苏联卫星侦察接收站,美国要拉拢中国。这个公报从发表到内容都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只是美国给邓小平的一个下台阶梯。

 

但这个公报的公布,揭开了两个底细。

 

第一,原来中美建交公报中的所说的“上海公报一致原则”并不是什么有关台湾问题的原则,而只是中国一向声明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试问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要写成“上海公报的一致原则”让人不知所云,显然是一个障眼法,对美国无关痛痒,对邓小平却可以向国内随意解释。

 

这三个公报连在一起,不仅不伦不类,而且节节倒退。反观中国却在政府声明明中像念经一样地每次“三个公报”,可笑复可耻。

 

现在,卡特的话已说明,中国以“三个公报原则”自欺欺人可以休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元元之众 2014-8-26 10:52
偏安者就是这个样子。
引用 解鹿刀 2014-8-26 06:38
编辑:解鹿刀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1 07:51 , Processed in 0.02007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