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马克思所说 “个人所有制”解析

2014-12-1 23:4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355| 评论: 8|原作者: 项观奇

摘要: 马克思在德文第四版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一章中,提出了在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之后,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论。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意见,这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形式如何正确理解的问题。

    但事情也并不完全是这样. 马克思这样说, 有它深刻的意义. <资本论>揭露的是雇佣工人以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秘密, 这是资本家发家的秘密, 也是资本的实质, 同时也是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 工人阶级解放的前提, 是剥夺剥夺者, 即劳动资料成为联合起的社会个人所有, 有了这个前提, 劳动就能得到解放, 劳动就能重新属于劳动者. 劳动本来就是劳动者的, 可是, 它被资本私有制否定了, 现在, 历史轮到要否定资本所有制了, 这一否定使劳动重新回到了劳动者的手中, 这就叫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这样分析问题, 即是历史的, 也是逻辑的.  说历史的, 是因为它符合历史过程的实际;说逻辑的, 是因为它把握住了历史过程的核心.

 

    还可以印证我的这一见解的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你们一听到我们要消灭私有制, 就惊慌起来. ……总而言之, 你们责备我们, 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 是的, 我们确实要这样做. 你们声明说, 从劳动不能再变为资本、货币和地租的时候起, 简单地说, 从劳动不能再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 即从个人所有制不能再变为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的时侯起, 个性就被消灭了.” (顺便说一句, 19725月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将这段话中的个人所有制”, 译为个人财产”, 整句变为从个人财产不再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 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因为前面说的是劳动, 劳动不能说是个人财产, 在马恩看来,无产阶级从来也没有个人财产.)  这里讲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带给资产阶级的惊慌. 这一消灭的过程, 就是劳动解放的过程. 这三句话是并列的, 是同义的, 都是说的劳动不再转变为资本, 重要的是, 第三句, 马克思用个人的所有制这个词代替了劳动这个词, 十分清楚地证明, 在马克思那里, 他是把劳动看作个人所有.

 

    似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就我读到的<共产党宣言><資本論>的德文版本来看, 这里的个人所有似乎不一定要加. 我的德语不好, 这要请教德语专家. 因为一加, 就使人很容易想到是一种所有制形式, 甚至是劳动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实际, 从马克思的德语用语来看, 不具备这方面的意思.

 

    劳动者的劳动本来归自己所有, 但是, 它被否定了, 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 雇佣工人的劳动成了异己的资本的本质转而造成工人自身的贫困,  然而, 这一生产方式创造的巨大的社会化生产力和劳动资料的私人占有发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 劳动突破这种生产方式的时侯到了, 劳动的社会化形式, 要求和劳动资料的社会化占有相统一, 一旦实现这一点, 劳动就能重新回到劳动者的手里. 每个人固有的东西, 重新属于每个人, 重新成为每个人幸福生活的源泉.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的全部意义.

 

    说到这里, 似乎已经把问题讲清楚了, 但不是, 还有进一步说明的必要. 劳动的个人所有, 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 “不是私的个人占有这些生产资料”, 那么, 马克思说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真就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吗?了解马克思当时研究状况的人, 不会这样看.

 

    作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正面的一般的表达, 只能说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 不能说个人所有制, 这会被误解成私的个人的所有制. 但是, 说以社会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 本身也表达了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不仅是正确的, 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这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 生产资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属于每个人的, 也可以说, 每个人都可以认为, 生产资料是属于自己的, 因为自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一员.

 

4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金沙江船工 2014-12-2 17:14
哪里用得着弄那么复杂?
引用 項觀奇 2014-12-2 14:45
遠望東方同志,一旦講私有,就和私有制,和私法聯繫起來了。原始社會裡就沒有私的概念。東北鄂溫克人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還沒有私的概念。他們對錢沒有概念。清朝時,商人去騙他們,給他們一片玻璃鏡子,就能換一張貂皮。所謂個人的,自己的,例如你的手、腳,都是個人的,自己的,但是,不存在私有。不用私法保護。早年馬克思他們都從哲學的角度研究人的解放,考慮得很抽象,很高。雖然有點太抽象,但是有道理。一般人不好懂。這還是要讀書的。主席下過功夫。這需要通讀,也要精讀,反覆看馬克思到底是什麼意思。例如編譯局副局長,就是比較了消滅的各種用法。其實,他沒說到,德語的說法和英語的說法,儘管是恩格斯校對的,在語氣上還是有差別。德語是帶有自然過程、自然消亡的意思,相當科學,英語就弱了,漢語就表達不出來了,更硬一些。這要很懂一門語言才行。我說這些話,不是我的知識,是問來的。以上僅供參考。 ...
引用 05txlr 2014-12-2 12:06
远望东方: 无论怎么想就是想不清为什么“个人”不等于“私人”?

查一下词典,就可以想清了:

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3) 自称。指本人
(4) 那人(多指情人)

私人
(1) [private(英)]私有、私营、私家
(2) 归属于或关系到个别的人、公司或某一企业或领域的核心人物的,如私人企业
(3) 用政府以外的资产所制造、生产或发行的,如私人邮寄卡片、私人印戳
引用 05txlr 2014-12-2 11:14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消灭劳动”一语,《马恩选集》中文版有一个编者注:“消灭劳动”(Aufhebung der Arbeit)这种说法的含义,见本卷第90-91、120-121、127-131页。——这就便于中文读者正确理解。

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个人所有制”,既然恩格斯说了“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也就是说……”,那么现在的中文版(包括《全集》和《选集》)就应该注明“个人”的德语原文,并作中文简解。如是,就可避免在中国引起为什么“个人”不等于“私人”的疑惑了。这不能不说是中文翻译者的一个严重疏忽。
引用 05txlr 2014-12-2 10:46
  某些人一见“个人”,便以为是“私人”,便以为是“私有制”,便以为是“私有财产”,便以为是“私人资本”,便以为自己成了“私人大老板”……

  正如鲁迅先生所讽刺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这就无可救药了!

——《简答远航一号转发之元疆三问》http://www.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23217
引用 元疆 2014-12-2 10:02
项老出马,一个顶俩。
引用 解廌角 2014-12-2 07:44
赞同项先生的解析。
引用 远航一号 2014-12-2 03:52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8)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6 17:58 , Processed in 0.01748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