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中国女排演义(十七)

2016-9-12 07:3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658| 评论: 1|原作者: 山风

摘要: 时间飞速的来到了1981年那个金色的秋天,中国女排全队飞往日本,开始了中国女排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大赛: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巨大的考验来自第二场对苏联队的比赛。

十七、飞向天空
    时间飞速的来到了1981年那个金色的秋天,中国女排全队飞往日本,开始了中国女排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大赛: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
    参赛的八支球队的全部比赛是在日本的多个城市巡回打,中国队第一场比赛没什么风波,3:0轻取了当时还远不是中国队对手的巴西女排。
    巨大的考验来自第二场对苏联队的比赛。多少年前,我们就喊出过打败日本队的口号,我们也叫响过要当世界冠军的决心,但是,我们真的没有自信大声说出打败苏联。原因就在于,对方身体太高大了,我们与之交流太少了,真的不熟悉她们。而且历史上我们曾经输给过她们一次15:0,心里阴影实在太大。现在我们队伍的平均身高也不算低了,达到1米76,主力阵容达到1米78,放到任何一支队伍面前也不逊色,可是一看苏联队,我们就有点泄气,人家随便拉出一个就是1米80以上,最高的达到1米90。用孙晋芳的话来说,大腿比我们的腰都粗。美国队虽然有当时世界上最最高的队员1米96的海曼,但是她们的二传是1米62的格林,身高一下子就平均下来了,我们的心理一下子就平衡了。面对苏联女排一个个的彪形大姑娘们,而且还头顶奥运冠军的桂冠,我们心里还真打起了小鼓。
    紧张归紧张,比赛归比赛,一开局当朝的奥运冠军还真不给力,稀里糊涂就给我们打了个15:4。特别是最后一分,是她们的功勋教练卡尔波利因为记错了暂停次数,自己多喊了一次暂停,被主裁罚了一分。这分得的让我们场上姑娘还不好意思了呢,心里嘀咕起来了:什么时候裁判竟然也会偏向我们了。也许正是因为这局比赛赢的太轻松心里也不自觉的对比赛轻视了一下,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丝的不好意思让队员一分神,也许正是这心里嘀咕了这么一下使得对比赛的注意力稍不集中,几下一点一集合,我们反而不知不觉的面临了一场危机。
    第二局一开局风云突变。苏联队瞬间象变了一支球队,3:0,开局比分我们就落后了,袁伟民赶紧叫暂停,重新布置战术。但是,现任奥运冠军也不是吃素的,一通猛攻,比分变成6:0,我们还是落后,袁导只好再用一次暂停,安定一下队伍,然而,对手的势已形成,似乎不可阻挡,比分差距甚至扩大到了9:0。
    一切的一切仿佛要向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我们预赛时崩盘于古巴队那样演变了,同样是对方用平砍式重飘球来冲击我们的一传,同样是对方用严厉的拦网来限制我们的进攻,同样是我们自己心态出了问题。但是,白洋淀的总结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心理没有在场上被击垮,我们求胜的信念还是那样的强烈,我们还有机会!袁伟民的场外调度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果断换下了防守好于进攻的陈招娣,用上了心理过硬,进攻凶猛的老将曹慧英。这招临场换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曹一上场,立马用一个标志性的短平快拿下发球权,接着后排连续发了8个好球。自从因为伤病和周晓兰、陈亚琼、梁艳等人快速成长的原因,小曹不仅失去首发的位置,甚至连自己原有位置副攻的替补也打不了。但是,曹慧英不愧为一代铁姑娘,她顽强的治好伤病,重新回到训练场上后,刻苦训练发球、防守和一传,竟然成为接应位置的好手,而且是完全不同于这一位置首发球员陈招娣的风格。不仅自己在新人辈出的队伍中站稳了第七人的位置,也为队伍多样化打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现在,她的奇兵作用显示出来了,凶狠的发球把苏联队刚建立的优势冲垮了,良好的防守和一传又为自己的队伍反攻吹响了号角,等转到前排时,拦网又大显神威。中国队竟然在开局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追成了10:10平,最终是以16:14取得了本局的胜利。到了第三局,苏联队完全失去了斗志,竟然被我们打了一个15:0。
    接下来,我们又轻松先后战胜了实力明显在我们之下的保加利亚队,韩国队。由于在大学生运动会上的两次过招,我们从心理上已经不惧怕古巴队了,在战术也有了一套对付她们的办法,所以古巴队也没有给我们造成实质性的麻烦,我们3:0轻松拿下。五场全胜之后,我们迎来了最艰苦的较量,同样前五场全胜的美国队与我们狭路相逢,一决高下,事实上这就是最后的冠军争夺战提前上演了。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dchina 2016-9-12 07:38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4 02:41 , Processed in 0.01435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