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我所理解的毛主义及其实践

2012-6-4 17:11|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5239| 评论: 0|原作者: 李北方|来自: 左岸文化网

摘要: 真正的毛派,欣赏和崇拜的是毛泽东在建国后尤其是通过文革所进行的关于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组织,也就是人要怎么活着这个问题的探索,而不只是他横扫天下的武功。

还 有一种说法,毛泽东最后把自己当成神了。这是瞎说,毛泽东没把自己当神,而且他清楚地知道,他不是神,他的力量有限,所以才要求住于他心中真正的神——人 民大众。什么叫神?《创世记》说,“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才叫神。党中央一直说,党有能力清除腐败。他说有就有,这才是把自己当神了。毛泽东 如果把自己当神了,就不用发动群众啦,他会说,我们现在党内有官僚主义作风,然后说我们有能力改正问题,然后就完了。恰恰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当神,他意识 到自己的局限性,他知道自己只是个“死了的活祖宗”,虽然没有人敢跟他公开对着干,但是也没有人真正听他的,所以才要把老百姓鼓动起来,让老百姓监督官 僚。在这个意义上,他真是把老百姓当神了。社科院研究员纪坡民是纪登奎的儿子,他对此有个认识。纪登奎当年认识毛泽东的时候,在河南当一个地委书记,毛泽 东很喜欢纪登奎,觉得这个年轻人有思想有魄力,政治意识、觉悟也好,脑子也聪明,所以他跟纪登奎关系还不错,见着别人的时候,跟别人面前说这是我的老朋友 纪登奎。但是文化大革命发生以后,纪登奎也被老百姓批斗,受了不少罪。可毛泽东不保纪登奎,他一个都不保。纪坡民认为,毛泽东的理念是,如果你是一个共产 党的好干部,你要敢于面对群众,你要到群众运动中去经过一番洗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会冤枉你,如果你是一个好干部,老百姓最终会原谅你,你要下 去扑腾扑腾,游游泳,你如果能活着上来,就证明你是好样的,你要是淹死了,不好意思,那活该。毛泽东实际上是把老百姓当成水,他但把共产党视为水里养的 鱼,还把这些官僚当成衣服,衣服脏了要扔到水里洗一洗。

  容我再罗嗦一遍,他把老百姓当成了上帝,而不是把自己当上帝看。

  民主是一种组织方式,要通过组织才能达到,一个人离群索居就不需要什么民主了。任何组织都要有领袖,领袖有领袖的作用,承认领袖的作用和民主原则没有任何的矛盾。斯诺在1937年观察毛泽东,他说:

  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身上无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 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 做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 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毛主义的民主是通过什么样机制实现的呢?答案是群众路线。费正清对群众路线的概括是,“党的干部要走到人民当中去,去发现他们的苦处不满和需 要,然后由党提出解决方案,按照符合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原则,向他们做出说明”。用毛泽东的话说,群众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做人民群众的学 生,再做人民群众的先生”。

  毛泽东是一个真正尊重人民大众的创造性和自发性的领导人,他一直强调共产党员只能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能起强制的压迫的推动作用。他相信人民是可以唤起来的,人民也是可以引导的。在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他就讲:

  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这也是他终其一生的理念,和指导实践的原则。包括后来的很多制度创新,比如说大字报、人民公社都不是毛泽东发明的,都是民间自发的一些做法,有 人贴个大字报,他发现这个方法不错,他也贴,于是大家跟着都贴。有人搞了个人民公社,他肯定了一下,说人民公社好,结果第二天上了《人民日报》了,他也是 看报纸的时候才知道记者把他的话拿到报纸上去了。

  不像虚伪的“自由民主”那样仅仅停留在投票的形式上,毛主义的民主是全方位多领域彻底的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技术民主等等 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军事民主讲官兵平等,共产党的军队有战斗力跟这个是有深刻的关系的。我的朋友郭松民当过飞行员,驾着米格飞机满天飞,我 特羡慕他的这个经历。他当兵的时候,军队里还留存了官兵平等的气息,他讲,他们搞飞行训练,如果天气发生变化,新飞行员返航很危险,就需要有飞行经验的人 去把他接回来。谁去接?是团长,团长亲自驾着飞机领航。还有一次,一个战士驾驶飞机出去,再也没有回来,可能是在海上出了事故。新兵觉得很害怕,于是指导 员搬着铺盖卷睡到那个战士的床上,跟其他战士一起吃住了一段时间。不用说太多的话,大家心里就踏实了。

  经济民主对心向自由民主的人士们简直就是难以理喻了,企业里老板说了算,上级下级等级森严,怎么能搞民主呢,产权最大嘛,比人权大多了。但毛泽 东时代,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也是要民主的,每个人都要有发言权,人权最大。经济民主的最集中体现是马宾在鞍钢搞出来的“鞍钢宪法”:“干部参加劳动,工人 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相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是最好的企业管理 制度。改革开放后,首先被摧毁的就是“鞍钢宪法”确定的管理方针,搞承包制、厂长负责制,把工人的积极性搞垮,于是生产就没了效率,然后以没有效率为由化 公为私,起个名叫“冰棍理论”。【2011注:周其仁曾经惊诧于崔之元对“鞍钢宪法”的推崇,觉得崔之元出过国见过世面,竟然找不到比“鞍钢宪法”更好的 管理模式,太不可思议了。幸亏崔之元是留洋的,否则一定会被周经济学家直接以没见过世面否定了。这背后是一个很奇怪的预设:最好的东西不可能出现在中国。 这个心态的根源是软骨症。】

  技术领域也要讲民主。老田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做了几百个人的访谈,对象是毛泽东时代参加过科技攻关项目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他要回答的问题是, 在那个时候那么差的条件下,为什么能搞出那么多大项目,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而且都是一次成功。那么庞大的工程,如果有一个螺丝拧错了,就可能导致火 箭发散的失败。但那个年代为什么没出现失败呢?通过研究,老田认为,是技术民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时候的氛围是,大家坐在一起要讨论问题,钱学森那个级 别的科学家和领头人跟任何一个工人是完全平等的,大家可以一样拍桌子叫板,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就是在民主氛围的争论当中,把每一个细节都讨论到了, 避免了任何的失误。否则,钱学森再厉害,也不能做到把每个螺丝都检查一遍。【2011注:中国科技界能拿得出手的科技成果,都是毛泽东时代出来的。中国人 这么多年魂牵梦萦诺贝尔奖,终于屠呦呦拿到了一个含金量上最接近的,结果呢,媒体低调得很。为何?因为青蒿素是毛泽东时代的科技成果,要是宣传多了,不等 于更毛泽东时代唱赞歌了么?】

  从制度设计上讲,毛主义的民主是最完美的,最贴近作为普世的民主理念。可惜的是,美好的东西都脆弱。其脆弱性就在于“人民当家作主”和“为民作 主”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到底是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总结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还是为民做主、压制人民,二者一线之隔而已。群众路线是 毛主义民主的实现方式,群众路线的质量决定了毛主义民主的质量,这就要求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政治上过硬,在这一点上有所动摇的话,这个完美的民主制度设计很 容易就蜕变为压制性的体制。

  西方式的民主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发展,最初享受民主权利的人都是聪明人、有钱人。有了钱才能受教育,受教育以后才能发展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动荡,底层人民经受了怎样的压迫和剥削,不必多重复。中国人民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了,所以整体上看 文化程度不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参与政治的能力都不足,陷入一种“哲学上的贫困”。如果我们觉得西方的渐进式民主发展是一个对的过程,中国从毛泽东时 代开始就要重新走一遍西方的道路,比如说今天有一百万人有了享受民主权利的资格,那就一百万人先搞民主,让一百万人给全国人民作主,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 去。可是这将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而且放在国际形势下来看的话,这个路也是走不通的,帝国主义是不会让你这么走的。那就只能走点捷径,毛泽东不会忍受剥 削和压迫再持续几百年的。

  老福特说过,在汽车发明之前,如果搞消费者调查,消费者会异口同声地说,要一辆更快的马车。1949年,如果搞公投的话,说不定中国老百姓的投 票结果会是要是一个好皇上。他们哪知道什么叫民主,何曾奢望过要当家作主呢,官不要太贪就可以了。那么,毛泽东建立一个民主体制,本身算不算“为民做 主”?应该算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谈到农民的时候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他们只能被代表”。最近些年国内学界红红 火火地搞底层研究,一个基本理论主张也是说,底层不能自我表述,而只能被表述。被表述,谁来去表述他们呢?当然是知识分子,或者是共产党的干部。但质疑很 容易地就接连而来,你凭什么代表老百姓?你怎么知道你对老百姓诉求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样的道理讲下去,就会导致虚无,谁也代表不了谁也不去代表,中国老百 姓怎么办?他就要默默忍受这个社会的不公正吗?当然不行,反正毛泽东肯定认为不行,他明确地做了选择。但为了不让“人民当家作主”滑向“为民做主”,就只 能一次次地搞政治运动,维持群众路线的纯洁性。

  政治运动之所以发动得起来,主要依赖毛泽东个人的威望。这也是毛主义民主体制脆弱性的一个原因,也给了反对者们攻击毛泽东本人和毛主义民主体制 的方便借口。毛泽东的个人威望并非什么难理解的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是长时间的自然积累,好多共产党的老干部慢慢形成了一个观念,就 是毛主席不会错。这个东西是不是迷信?好像也是,但它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晚辈问邓小平长征时候的事,他的回答很简单,三个字,跟着走。跟谁走?跟着毛泽 东走。在漫长的革命过程中,一次一次实践证明了毛泽东的判断是对的,毛泽东的战略眼光是其他人远远不及的,跟着毛泽东走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否则就是从失 败走向失败。【2011注:请参考黄克诚在1980年代的一个讲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f84920102du14.html。】 第二,国共战争时期,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树立毛泽东的个人形象,突出他,这么做是为了对抗蒋介石。国民党讲“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把蒋介石推的 很高,共产党要跟他对抗的话,需要一个领袖性的人物跟他进行对抗。第三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得比较疯狂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阶段。个人崇拜中有很大程度是 有意识塑造的,其中有林彪通过制造毛主席崇拜在党内斗争中争取话语权的成分,也有毛泽东借势利用这个趋势的成分。毛泽东很清除,他是一种政治资源,老百姓 要想对抗官僚,只能拿毛主席说事,除此之外他没别的资源可以动用,也就是毛泽东自嘲的,他是钟馗,老百姓拿他打鬼而已。

  斯塔尔在《毛泽东的政治哲学》一书中指出:

  我认为,即便这种过激行为达到顶峰时,对毛泽东的崇拜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是有某种微妙而又十分有意义的差别的,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斯大林的崇拜直接体现为对他个人的崇拜,而对毛泽东的崇拜很大程度上是对他思想的崇拜。因而是毛泽东的思想,而不是他的个人魅力,创造了对他的崇拜, “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无处不有的被人们当成法宝的“红宝书”就是证据。

  我不觉得斯塔尔是毛派,所以他的观察是客观的,这个区分也非常有价值。对毛泽东的崇拜不能简单称为个人崇拜,因为大家崇拜的是他的思想。

  再回应一个经常被人拿来说事的问题。有人说,文革不是真民主,不是说谁都可以反吗,那为什么不可以反毛泽东?这里有一个悖论,毛泽东是共产党和 官僚集团的首脑不假,但他更是人民大众的领袖。具体到毛泽东和官僚集团的关系,也应该看到他在这个体系的内部是拥有相对超脱的地位的。国民党内,蒋委员长 是中央系或者说黄埔系的领袖,同时还有别的派系,李宗仁、冯玉祥这些人,不大听蒋委员长的。今天的共产党呢,也有这个帮那个派,总书记不过是一个派的领 袖。毛泽东不同,他是凌驾于官僚集团内部派系集团之上的,他有最后的仲裁权。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在他看来,共产党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工具,所 以未来是要消亡的,他向往的境界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绝不能接受共产党成为一个有特殊利益的集团。一旦出现这个倾向,他就要改造自己一手创 建的官僚机构,让人民大众起来去造反。提为什么毛泽东不能反的问题的人,真是只看到了毛泽东作为管理体系首脑的那一面,而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文革是他带 着老百姓,用水清洗官僚阶层的过程。老百姓为什么要反自己的领袖呢?你反自己的领袖相当于反自己啊。毛泽东带着一群穷光蛋去跟官僚斗争,我就是穷光蛋本 人,我要反毛主席,我岂不是神经病了?当然,当年也是有这种神经病的,就是那些“保皇派”红卫兵。“保皇派”其实是保官僚,后来又被官僚耍了,看到历史到 今天的演变,他们也该醒悟了吧。

 

  第七部分:理解文化大革命

  理解毛泽东,最本质的问题是理解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一生中最灿烂的篇章,是毛泽东超越其他一切 伟人而成为“伟人中的伟人”的唯一原因。文化大革命不但不是毛泽东晚年犯下的错误,而且是他光辉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笔。直白地说,凡号称崇拜毛泽东而理念 上反对文化大革命的人,都是假毛派。【2011注:比如那些个号称毛泽东的粉丝的企业家们,他们只学毛泽东的术,对毛泽东的道避之不及;他们用毛泽东的动 员方式来鼓动雇员卖命干活,却掌握着全部的剩余索取权。这是最大的不道德。】

  文革的本质是什么?文革是“平民与权贵的一场博弈”,是普罗大众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挣脱精英的愚弄但最后归于失败的一个悲壮历程。一位朋友曾说, 今天老百姓受资本的愚弄,过去受精英的愚弄。我认为,这不是个全面的认识,文革是一群暴民也好、傻子也好、草民也好,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企图挣脱精英集 团、官僚集团的愚弄和压迫,为建立一个大同之世所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对抗新的压迫集团,就是性质发生了异化的中国共产党本身。另外一方面目的是兑现人民大众的宪法权力,比如说结社权、言论自 由权。至少在文革中的某一个历史阶段,老百姓是可以自由结社的,可以搞这个派那个派的,可以公开发表政治言论。大字报是被自由派人士所看不起的,我为此曾 跟一位此类朋友讨论:即便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你要捍卫我说话的权利,你认同这个理念吗?他说他认同。我说,那你为什么认为只有知识分子写书发表文章才 叫言论自由呢,我没什么文化,写个大字报,可能文采不好逻辑混乱,但凭什么就不是言论自由了,大字报是不是老百姓的言论自由?他说不谈了不谈了。这个问题 他可能回答不了,也可能不愿面对,总之,所谓自由派人士一向采取这种暧昧的态度来阐释与文革有关的一切事情。我们必须主张,大字报也是言论自由的一种实现 形式,大民主也是民主,而且是更纯正的民主。网络时代的到来,重新唤起了大字报的精神,我们在网络上可以随便贴帖子开博客,这就相当于大字报啊。决策如果 仅依靠官僚集团的信息系统的话,那一定是很片面的。我们已经看到,网络上的民愤沸腾促成了很多事情的变化,连温家宝都说常去网上看,要看网民怎么说。总理 通过互联网看的不就是看大字报吗?刘涌案的改判就是在老百姓群情激愤的压力下发生的。如果没有网络大字报,上面很可能根本不知道相关情况,官僚系统会把社 会控制住,让民愤没有机会释放。有人开玩笑说,毛泽东是多么的超前,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在没有办法通过网络灌水的时候,找到了让老百姓写大字报的方式来表 达意见,这就促成了决策过程的民主和政治博弈的平衡。【2011注:那时候还没有微博,世界变化真是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08:32 , Processed in 0.016966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