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第十章)

2023-5-16 04:10|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6241| 评论: 0|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现在,有一些人吹捧宋朝有多么富裕、多么发达。我想大部分人是出于无知。但中间可能还有一小部分人,是希望借此来影响中国的政治决策:让政府向宋朝学习,执行一种对权贵豪强放任自流的政策。这是我们必须充分警惕和坚决反对的。

三、武周革命: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

 

 

总结完了朱国桢列举的“三大圣君”的执政得失,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反面:历史上以残酷或者任用酷吏而出名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效。

 

在大一统帝国的君主中,对官僚系统最残酷无情的当属朱元璋;

 

第二名是武则天,她“任用酷吏”的名头是最响亮的,来俊臣、索元礼、周兴、“请君入瓮”、《罗织经》这些“中国酷吏史”上大名鼎鼎的词汇,都是跟她任用酷吏的行为密切相关;

 

第三名应该是汉武帝,他手下的王舒温、宁成、张汤等酷吏也相当有名,仅次于武则天手下的来俊臣、周兴。反倒是第一名朱元璋手底下没什么有名的酷吏。主要原因是朱元璋同志是皇帝中的劳模,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动手,武帝和武则天手底下所有的酷吏加起来都不如他下手重。

 

如果把视界放宽一些,不仅限于古代君主,而是大一统政权的最高领袖,那么毛主席在整肃官僚集团方面的铁腕也是可以排进前三的。他的特点是发动群众运动起来打击官僚集团,而较少直接判处贪腐官员重刑。这个问题我们讲到近现代历史的时候再细说。

 

朱元璋和汉武帝的故事前面都讲过了。武则天的故事有必要再梳理一下。

 

武则天能够以女人身份当上皇帝,主要原因是她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经过五代十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军功出身的英雄人物逐步掌握了政权,而门阀家族势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出身于关中和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在五代十国时期战乱最为频繁——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成为了统治的核心力量。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都属于这个集团。关陇贵族的势力虽然也是家族传承,但他们本来出身于平民,依靠军功获得地位,而且胡汉混血,门阀观念相对薄弱一些。唐太宗李世民编《氏族志》,把关陇贵族的家族排名提前,把中原和江南一带的传统门阀家族的排名压后。

 

李世民对门阀势力只是打压,而不是打击。他努力避免内部太多的杀戮,选择了一种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对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的中国来说,这种政策是明智的。他的“贞观之治”也像“文景之治”一样,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复苏。

 

与继位守成的汉文帝不同,唐朝的江山有一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皇帝的位置也是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掉哥哥夺过来的。他强有力的控制着军队,对军队和官僚集团的腐败行为保持着高度警惕,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反贪法律——比朱元璋还严厉,受贿15匹绢就要处死刑,15匹绢的价值无论怎么折算也值不了60两银子。但李世民不像朱元璋那样坚决执法,也不会像朱元璋那样发起火来就突破法律的限制大开杀戒。他比较能够听取臣下的劝诫,克制自己杀人的冲动,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大量的用苦役和流放来代替死刑,以避免制造无法挽回的冤案。

 

魏晋南北朝混战期间,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对中原政权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李世民的主要注意力其实并不在于内政,而是彻底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在关陇军事贵族的支持下,贞观时期的唐帝国连续不断的发动对外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这是“文景之治”无法比拟的。

 

后世对李世民的态度比较复杂,一些人因为他不滥用死刑和善于听取臣下意见而视之为“圣君”,像汉文帝、宋仁宗一样;但另一些比较迂腐的学者,则认为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是“大逆不道”、对外不断发动开疆拓土的战争是“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这样的矛盾说明李世民是一个比较均衡的皇帝:既知道宣传仁义道德、反躬自省、任用贤人,用儒家的那一套东西来教育人民和官员;又对“人性中的恶”不报不切实际的幻想,懂得正确的运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靠仁义道德说服不了的敌人、贪官和异族。

 

唐太宗执政时期,关陇贵族和门阀家族在处于一种被控制和利用状态,但没怎么被削弱。太宗死后,没有了强势皇帝的控制,关陇贵族和传统门阀有合流的趋势,对上限制皇权,对下排挤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大夫。宰相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之胞弟,属关陇贵族;副宰相褚遂良出身于江南门阀家族,是传统门阀势力的代表。两人倚仗自己是太宗身前“托孤”的顾命大臣,联合起来架空皇帝,大权独揽。

 

武则天的父亲是一个无名之辈,在唐灭隋的战争中靠军功当了一个小官,然后把女儿送进宫当了低等级的才人。她应该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信。因为太宗和后妃们生了35个孩子,武则天后来又给高宗生了6个孩子,二人生育能力都很强,但她没有为太宗生过一个孩子,可见太宗并未怎么宠信她。她只是找到机会跟当太子的李治勾搭上了。李治(唐高宗)登基后,才得到宠幸,想要当皇后。这个想法遭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强烈反对,因为当时的皇后来自于太原王氏,属于门阀世家。褚遂良对皇帝说:你要想换皇后可以,但应该在门阀家族里面挑选,绝不能选出身微寒的武则天。

 

李治对此很生气,之前他就已经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擅权很不满了,现在竟然连换皇后这种纯粹的皇家内部事务,都要受到他们的限制,实在忍无可忍。此时,没有门阀背景的老臣徐世绩——也就是《隋唐演义》和《说唐》里面著名的徐茂公,他是农民起义出身后来归降李世民——表态支持皇帝,说“这是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徐世绩是开国元勋,跟随李世民消灭窦建德、平王世充,带兵平定江南,建国后又与李靖一起征讨突厥,活捉颉利可汗,最牛的一仗就是以三千骑兵翻越阴山,大破处于鼎盛时期的少数民族薛延陀部落,斩首和俘虏五万多人,从此薛延陀部落走向衰落,直到四年后被唐军彻底消灭。高宗时期仍然在朝为官的开国元勋中,数他的战功最为突出,在军队里面最有威望。他的表态至关重要,意味着军方站在了皇帝一边。只要军方不出问题,文官系统是搞不定皇帝的。此外,很多不来自于门阀贵族的官员如许敬宗、李义府等也纷纷表态支持皇帝。李治遂下定决心,把武则天封为皇后。

 

武则天原本未必对政治抱有多大的野心,只不过想当上皇后,为此多次向两位宰相示好,希望顺利上位。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过分托大,让她明白,自己卑微的出身绝不可能得到门阀贵族的尊重,要想当上皇后、当稳皇后,必须寻找新的政治势力支持。

 

她运气很好,正好赶上了中华帝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政治结构剧变: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来自中下层的精英分子通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向正在没落的门阀贵族阶层发起了挑战。

 

武则天和李治一起,大力打压门阀贵族,先把褚遂良贬谪到边远之地,又以谋反的罪名逼死长孙无忌,清洗他们的家族和党羽,非高门士族出身的官员得到重用提拔。

 

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 把李世民编的《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就都可以入谱,只以官位来定尊卑,在官方意识形态上彻底取消了贵族门阀的特殊地位。又下令增加 “殿试”,皇帝直接选拔科举考试的优胜者,加强皇权与科举精英们的直接联系,并把初唐时期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加为20人,然后又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选拔推荐人才,培养独立于门阀贵族的政治势力。又新设“武举”,用比武测试的方式来选拔军官,削弱关陇军事贵族对军队的控制。

 

李治对武则天言听计从,在生病期间就把朝政完全委托给她处理。从664年起,二人同时上朝与大臣讨论政务,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史称“二圣临朝”。其间的原因,不仅是李治被女色所惑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武则天的政治路线与他完全一致:通过打击门阀和贵族来加强皇权。

 

李治死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执掌大权,更无所顾忌,任用来俊臣等酷吏整肃门阀世家和关陇贵族, “海内名士 ,皆遭灭族,亲旧连坐流窜者千余人”,同时也把分封到各地的李氏皇族屠杀殆尽。一切准备成熟以后,就废掉儿子,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对于女人当皇帝这种惊天巨变,仅靠政治阴谋是不可能实现的。核心原因是新兴的科举精英集团需要突破门阀贵族的压制。武则天抓住了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与这股政治势力结盟,采取铁血政策镇压门阀贵族,把帝国官僚系统作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这些新任官员需要武则天长期执政以保证他们的政治地位,于是就满足了她当皇帝的梦想。等他们把位置坐稳以后,进士出身、被武则天大力提拔上来的宰相张柬之就发动兵变逼迫她退位了。此后,科举精英们垄断了文官系统,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就不再被允许了。宋朝和明朝的太后们连专权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当皇帝了。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武周革命”。

 

——有人(如历史学家陈寅恪)把武则天的整肃行动视为山东士族对关陇贵族的攻击;而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则认为这是“庶族地主”对“士族地主”的革命,是地主阶级内部的革命。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

 

首先,褚遂良不是关陇贵族,而是江南士族。王皇后也不是出身关陇贵族,而是传统门阀士族。陈寅恪的说法在这两个关键人物身上就立不住。

 

第二,武则天的用人原则与经济地位无关,最重要的还是通过科举考试等非血缘标准来选拔人才,排挤依靠家族势力取得官位或者军权的人物。她在当皇帝以后提拔重用的最有名的几个大臣: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出身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

 

“武周革命”后,仍然有很多出身于以前的“望族”、“大姓”的人物成为政府高级官员,但他们主要是通过科举和政绩来获得的地位,而不是依靠出身。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在教育后代方面仍然具有优势,武则天及其之后的统治者也尊重这种优势。科举制度并不是消灭名门望族,而是通过引入公平竞争避免了这些望族的腐朽和堕落,反而让他们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同时也为非名门望族的人才提供晋身之道。

 

所以,“武周革命”本质上是“科举革命”,是官员选拔标准的革命,用地域来划分或者用阶级属性来划分都比较片面的。

 

 

四、雄猜之主:朱元璋、武则天、毛泽东和汉武帝的铁腕治吏及其效果

 

 

朱元璋、武则天和汉武帝这三个最著名的铁腕皇帝,在整顿吏治方面都很舍得下重手,但各自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朱元璋主要就是反腐败;武则天是消灭门阀贵族的政治特权,用科举出身的人才来主导帝国官僚系统;汉武帝则主要是打击豪强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合流。

 

这几个皇帝,对臣下并不怎么讲仁义道德,而是更多的是强调监督和处罚,用比较血腥的、恐怖的手段来保证自己的意志得到贯彻。在古代的正史记录中,形象都不太好,被认为是残忍好杀、猜忌多疑的“雄猜之主”。

 

现在我们把这几位“雄猜之主”跟朱国桢所说的“三大圣君”的治国绩效来做一个比较。分为军事、内政,以及去世之后五十年内的国家状况 。

 

这张表的对比应该很能说明问题了。在这三个方面中,内政问题的最难以考证的,因为根据儒家官员的记录,一般都是把他们视为圣君的皇帝治理之下描述得十分美好,而把他们认为是暴君的皇帝治理下的社会描写得民不聊生。而这个“民不聊生”里面到底是哪一部分“民”很有可能是一笔糊涂账,也许真的是普通老百姓,也许说的只不过是豪强世家、权贵阶层。在没有确切的证据情况下,我们基本还是采信正史的记载,但只作为参考。

 

真正比较可靠、难以作假的记录,应该是农民起义、对外战争的胜败和去世之后五十年的国家大事。这些大的事件,任谁来记录历史,都是无法篡改或抹杀的。

 

对外战争的胜负跟人民生活之间,不完全是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个方面,发动战争需要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消耗物资,会增加人民的负担;

 

第二个方面,不管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御,战争对于保卫人民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没有平民保护观念的古代。一旦外敌入侵中原腹地,就会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死亡,这是比任何兵役和税赋都要可怕的灾难。所以,战争带来的负担不能片面理解为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比如杜甫写的《石壕吏》,描写了安史之乱后政府强制征兵,给一对贫苦老年夫妇造成的悲惨状态。但当时国家陷于一片混战,首都被叛军攻占,人口死亡数以百万计,这里面的人间悲剧就更多。如果政府不能狠心征兵来稳定局面,就会造成更多的悲剧。这是一种在当时条件下无法解决的矛盾——不可能既让大家都安居乐业,又成功的镇压藩镇军事叛乱、抵抗外族入侵。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的指责《石壕吏》中的政府官员残暴无情、中央政府专制独裁。

 

古代社会的生存竞争非常残酷,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所过之处基本都要屠城。因为他们不想留下军队来镇守,这样会影响他们扩张的速度和广度,所以就把征服之地的人民全部杀光。金兵南侵、蒙古灭宋、满清入关,造成的死亡人数都以千万计。《石壕吏》中的家庭虽然悲惨,但好歹还能留下老翁和儿媳妇养育孙子。“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也就是说三个儿子中间还有两个活着。安史之乱平定以后,最好的状态甚至可能是老妇、两个儿子都活着回来,跟老翁、儿媳、孙子团聚。那么这个悲剧就结束了。

 

简单来说,一个国家民族要保持内部和平、人民生育繁衍,在古代社会,不可能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制造出许多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如果人人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也不出来承担这份牺牲,那最后灭亡的时候只会更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记录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是很有人文关怀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战争的意义。

 

第三个方面,军队战斗力和政治腐败程度直接相关。我们前面说过,军队不可能独立于官僚体系保持清明或者腐败。如果对外战争能够不断胜利,一般来说,内政就应该是比较清明的。像唐太宗、朱元璋、毛主席时代,能够不断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可以推断出来国内的官僚体系必然是比较清廉高效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所以,我们可以用战争的规模和次数来衡量人民的负担,以战争的胜率来衡量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再参考农民起义的情况,就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粗略、但是比较客观的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是掌握着历史话语权的文官们无法作假的。

 

朱元璋和毛主席时代,对外战争次数不多,但胜率极高,基本就是全胜。毛时代几乎不存在农民起义的问题;朱元璋建国早期农民起义很多,但大都是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就是陈友谅、张士诚这些敌对势力的残部。陆续平定以后,到了洪武中后期农民起义就基本绝迹,呈现出天下太平的状态。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两个时代,对底层老百姓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状态。

 

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武帝时代,对外战争次数很多,胜率同样极高,说明内政应该比较清明。李世民大力反腐败,汉武帝铁腕整治豪强,都是有效果的。但力度与朱毛比起来有所不如。战争太多,有一些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李世民征讨朝鲜以失败告终,汉武帝征讨大宛和朝鲜也只是惨胜,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到了贞观后期,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的情况比较突出。武帝后期,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情况。这就比朱毛时代要差一些。

 

比较特殊的是武则天时代。武帝、唐太宗、朱元璋、毛主席都是没有什么私心的,整顿吏治也好、打击豪强也好、发动战争也好,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但武则天不一样,作为女人,不管是以太后身份执政还是当皇帝,她的权力合法性都存在问题。在任用酷吏的过程中,既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有比较重的巩固个人权位的私心,故意制造了一些冤狱,用来镇压政治反对派。

 

这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一大批有才干的军事将领被错杀。在武则天从皇后到当皇帝这段时间,军队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对突厥和契丹的战争接连失利。如果她以太后的名义长期掌握实权,那么她既不会遭遇晚年兵变,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得更好。所以这些问题主要都是她自己的野心和虚荣心作怪。不过,等皇位稳固以后,新的将领被培养起来,军队战斗力恢复,局面得以改观,最终成功镇压了契丹的叛乱,军事实力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害,经济社会仍然继续向前发展。

 

然后就是汉文帝,对外基本无战争,人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负担,国内经济快速的恢复性增长。但对内过度放任自流,豪强势力坐大,经济增长的好处大部分没有落到人民头上。这段时期国内保持和平,几乎没有农民起义。人民生活状态整体应该好于唐太宗和汉武帝时期。但也是把很多问题留给了景帝和武帝去解决。武帝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人民负担沉重,也是在为文帝的和平政策还债。因为匈奴的威胁早晚要消灭。就像毛主席说的:“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你不打匈奴,匈奴始终会在那里,还会跑来打你。而且越晚开打,匈奴势力越强。对豪强也是一样,你不去收拾他们,他们就会日渐膨胀。所以文帝得了仁慈的好名声,让景帝和武帝来给他收拾残局,把任用酷吏、刻薄寡恩的坏名声给揽到头上来了。

 

如果文帝能够像唐太宗一样,一边对内休养生息,一边对外采取必要的战争来打击匈奴,一边适度的反腐败和打压豪强,那么后来武帝面临的内外军事经济压力就会小很多。

 

——当然,也许关键问题还是文帝不是开国皇帝,没有李世民、朱元璋和毛主席那样的战争指挥能力,在建国之初就能对外大打出手,只能休养生息,把经济底子打好,军事问题留给后代去解决。

 

至于像宋仁宗、明孝宗这样的,虽然儒家学者把他们记录成圣君,称赞其内政治理的功绩,但对外战争连续的惨败,以及身后连续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大变法则将其内政的腐朽显露无疑。

 

这张表里面还出现了两位前面没有细说的皇帝,需要补充介绍一下。一个是汉景帝,一个是明宣宗。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4 18:27 , Processed in 0.01453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