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二卷第八章)

2023-5-16 04:28|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13397| 评论: 0|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但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不是软弱的万历皇帝,而是铁腕的天启皇帝和魏忠贤。地方势力被迫妥协,交出了五个带头闹事的人。这五个人被逮往北京处决,商税仍然继续征收。后来东林党衣钵传人,复社领袖张溥写了《五人墓碑志》来纪念这五个人,把他们称为“豪杰”、“志士”。

十二、宁锦之战

 

 

抗金援朝的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东江军实力严重受损。皇太极以为后方已经稳固,立刻就跟袁崇焕撕破脸皮,回信指责说:我们还在议和,你却不停地在修筑锦州、大凌河等城堡,是什么意思?明显就是在忽悠我,不想议和。你这样骗我我很伤心,以后咱们一刀两断。

 

天启七年五月初三,皇太极送走了朝鲜国王的使者,跟朝鲜达成和平协议的事情就算办完了。三天以后,就亲自统帅十万大军,出征广宁。大凌河堡、右屯这些地方的守军不战而逃,还有两千人降金,袁崇焕辛辛苦苦的修的三大城其中的两座只用了一天就被后金摧毁,还剩一个锦州。

 

五月十一日,后金开始围攻锦州。

 

皇太极这次出征的基本战略是围城打援。在给锦州守将赵率教的信里面,他就说:“我知道你们在等援军,所以不肯投降。但难道我们是傻瓜吗?我们也在等着你们的援军来呢。”。在围攻锦州的二十四天里,只组织了三次攻城,其它时间都围着不动,等着明军的援军过来。

 

袁崇焕先派了两百人出去打听虚实。这两百人出城之后就再没有回来,杳无音讯,不知道是被后金消灭了?投降后金了?还是半路逃散了?反正是消失了。接着,五月十六日,他又派了两千援军出去,大败而回,损失惨重。

 

这下袁崇焕就彻底没辙了,不敢再派出援军,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下那些兵去跟后金野战就是作死,派出去太多可能连宁远都守不住。

 

皇太极见袁崇焕不再上当,锦州这边也没啥仗可打的,就派了一支部队过来打宁远。

 

按照之前的作战计划,金兵围攻锦州,宁远负责派兵支援;金兵围攻宁远,山海关负责派兵支援。所以宁远一被围,山海关总兵满桂马上就带了一万人马出关救援。跟后金交战不利,退入了宁远城内。

 

孙承宗督师辽东时,袁崇焕跟满桂都在宁远,袁崇焕是宁远最高文官,满桂是最高武官。宁远保卫战的具体战斗就是满桂指挥的,打完之后袁崇焕被提拔为辽东巡抚,满桂被提拔为辽东总兵。但袁崇焕很讨厌满桂,上疏弹劾他脾气不好,谩骂同僚,恐怕他会耽误边疆的大事,请把他调到别的兵镇,把关外的事权交给赵率教。辽东经略王之臣觉得满桂是个人才,把他留在了山海关当总兵。辽东总兵就成了赵率教。

 

皇太极打过来的时候,赵率教守锦州,袁崇焕守宁远,王之臣和满桂驻扎在山海关。赵率教归袁崇焕节制,满桂归王之臣节制,就是这么一个格局。

 

袁崇焕一看满桂来了,非常开心——这个对头正好可以拿出去送死,执行朝廷救援锦州的命令。于是把满桂的一万兵马留下八千守卫宁远,剩下两千让满桂带着去救援锦州。

 

满桂这一次出击比较谨慎,没敢怎么深入,只是在外围进行骚扰。赵率教在锦州得知宁远派了援军来了,也找机会带兵出城跟后金厮杀了一番,以为呼应。这样锦州和宁远彼此配合,后金两头都没占到太大便宜。不过关宁军出击的兵力还是太少,不能真正给后金制造麻烦,小规模的交锋之后,满桂和赵率教都退回城内,局势重新陷入僵持。

 

与此同时,东江军毛文龙这边也没有闲着。后金撤军以后,在镇江等地留了两三千人马监视朝鲜和东江军。毛文龙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继续用他的游击战术,相继端掉了这些金兵的据点。也就是这段时间,皇太极在放心大胆地围攻锦州,而不用担心后方遭到东江军的袭击。但是等六月初东江军拿下那些据点之后,毛文龙就再次亲自带兵前往海州,试图切断后金的退路。

 

皇太极听说海州又被东江军围攻,吃惊不小,想不到毛文龙元气恢复得这样快。打下锦州、宁远短时间内也无希望,只得于六月五号退兵。

 

皇太极一退兵,袁崇焕就赶紧上疏,宣布取得了“宁锦大捷”,称之为“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把功劳归结到自己、赵率教和锦州镇守太监纪用头上,还拍了一下魏忠贤的马屁,说“厂臣帷幄嘉谟”;鄙视了一下毛文龙,说金兵是“乘东江方胜之威”打过来的。

 

宁锦这一仗打得还算可以,大捷肯定算不上,但勉强可以算是平手了。根据赵率教的报告,后金“伤亡两三千人”,《满文老档》里也说:“是役也,兵士阵亡甚众”。明朝这边的损失是:一些小城堡里面的守兵有两千人投敌,袁崇焕派出的两百援军消失,两千援军死伤惨重,大凌河、右屯、小凌河、塔山等诸多小城堡被后金摧毁,物资被后金获得。总的来说死伤相当,比上一次宁远之战又要好了很多。

 

这一次跟宁远之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魏忠贤往宁远和锦州都派了镇守太监,对战争的过程可以有更清楚的了解。所以朝廷虽然大力表彰了“宁锦大捷”的功臣,但表彰名单上却没有袁崇焕。

 

这是摆明了要让袁崇焕走人。袁崇焕只能上疏请求辞职,天启皇帝立刻批准。他最后给袁崇焕的评价是:“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准其引疾求去。”①辽东巡抚一职暂时由辽东经略王之臣兼任。

 

这是把朝鲜之战和宁锦大捷合到一起,跟袁崇焕算总账的结果。后金打毛文龙的时候,袁崇焕拒绝救援,反而与后金议和,借口就是可以抓紧时间修筑好锦州、大凌河和右屯三座城。

 

他在四月份给朝廷的奏章里面,宣称自己的这种堡垒战术,是“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步步活掉,处处坚牢”。

 

但是等后金真的打过来的时候,这个战术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

 

首先是那些花了很多钱修的小城堡完全不堪一击,在上面花的银子白费了,来不及逃走的士兵马上投降,里面的粮草物资相当于白送给了后金,“守则一节顶一节”的期望落空了。

 

其次,锦州这种大城,孤悬关外,后金大军一包围,完全无法救援。只能请求上天保佑后金早点退兵。这次后金围了二十四天之后就走了,那要是他们包围半年、一年,让锦州粮食耗竭怎么办?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从未提出过能让人信服的办法去解锦州之围,更不要说采取有效的行动了,只能坐在宁远城里等着皇太极退兵。“战则一城援一城”的策略也落空了。

 

同时,宁锦之战还暴露出来一个很大的问题:袁崇焕在宁远训练出来的军队根本没有野战能力,第一次派出两百人的“敢死队”直接消失,第二次派出的两千人惨败而回。袁崇焕也同样需要对这两次惨败负责。

 

把袁崇焕免职之后,天启皇帝和魏忠贤,又作出了两个重大的决定:

 

第一,放弃锦州,把防线后撤到宁远。

 

后来皇太极得知这个消息,派了三千人到锦州来把城墙给毁了,但是没有占领,继续撤退到三岔河以东。至此明朝已经两次主动放弃锦州了,第一次是熊廷弼在广宁失守以后,那次努尔哈赤也是派人来毁了锦州城,然后撤退了,依然没有占领。这说明锦州确实是一个“白送给敌人都不要”的鸡肋之地,而不是孙承宗、袁崇焕认定的战略要地。皇太极带十万大军来打锦州,不是因为锦州重要,而是想围城打援,消灭从宁远和山海关过来的援军。

 

第二,给东江镇的军饷从原来的银、米合计四十万两计划在来年增加到一百万两。

 

之前因为移镇的争议,魏忠贤派了四个太监去皮岛和朝鲜实地考察,看看毛文龙在东江到底在干些什么。这四个太监在东江镇呆了有半年,多方调查,亲眼目睹了后金进攻朝鲜和毛文龙出兵海州这段时间的一系列战争,回来向魏忠贤和天启皇帝作了汇报。汇报之后,天启皇帝就作了这个决定。同时,将老是克扣东江镇粮饷的登莱巡抚李嵩免职,任命收复澎湖列岛的民族英雄孙国祯为登莱巡抚,为毛文龙提供后援支持。

 

这两个决定说明,经过几次战争的检验,天启皇帝认可了毛文龙的战略思路,决定把恢复辽东的主攻方向从关宁防线转移到东江镇这边来。多给东江的银子,可以从放弃锦州节约下来的经费里面出。

 

《明熹宗实录》卷86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19:06 , Processed in 0.01621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