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反思文革系列之五洲震荡风雷激(下篇上、中部分)

2013-1-9 15:57| 发布者: 刘杰| 查看: 9171| 评论: 0|原作者: 右而左|来自: 右而左

摘要: 红色中国网曾在2012年12月7日刊登右而左的系列文章《五洲震荡风雷激》。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下篇的上中部分。我们将陆续对系列文章的后续部分进行更新,欢迎关注。

 

 

这一节或许是个多余,算是一个小结吧。

 

八届十一中全会不但对于刘少奇本人,而且对于其组织路线上各个层面的人来说,都是个政治分水岭,此前刘少奇可以直接操控文革方向,不惜代价保护他自己和这些人,此后他无法直接操控文革方向,这些人心里明白,如果不能自觉团结起来,成功让文革无法进行下去,迫使毛泽东停止继续文革,那么,就都会和刘少奇本人及其政治路线一道,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他们的基本判断。也正因为如此,出现的实际局面就是:即使没有刘少奇的明确指令,他的组织体系只要看到他还没有彻底倒掉,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就自动健康运转,能够自觉团结在陶铸等人周围,借用周恩来的影响力,不惜一切代价护主,力保其东山再起。这里面当然包含有谭力夫的功劳在内,谭力夫820号的讲话,如前所述,是几乎被操控文革实际主导权的人当作中央文件发到全国,代替刘少奇本人向全国刘邓路线执行人发出保卫刘邓路线的通令。

 

这里明显看到,刘少奇组织路线上的人(其实也包括其他派别的人),或许除了少数人之外,多数按照传统的宫廷斗争的惯性思维,迷信血统论,迷信一朝君子一朝臣,无法理解或者接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无法接受斗、批、改,无法接受文革。于是按照他们的传统宫廷斗争的方法,不择手段搞斗争,结果把一场伟大的涉及全社会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运动,搞得后来人以为是一场宫廷内斗,没有其他。他们不想要社会主义,也看不到毛泽东(及其思想)对于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大踏步超越,带着江青、张春桥等少数几个人已经进入了现代政治文明之中,而并不是要和他们几个人搞清一色,更不是搞清一色一条龙(有后来的大联合为证)。尽管毛泽东一再声明文革是要清除一小撮走资当权派,不是要打倒所有领导干部,甚至在毛泽东于915日第三次接见红卫兵后,陈伯达控制的《红旗》引用林彪的讲话发出社论说,这次文革的目的绝对不是斗争一切领导干部,也绝对不是斗争群众,但是刘少奇路线上的人还是人人自危,担心自己是被打倒的一小撮中的一员,于是只好一起做困兽斗,另一些不是刘邓路线的人,做过一段时间观潮派、骑墙派之后,纷纷作出选择,基于各自的判断,加入两大阵营,当然也有始终是观潮派、骑墙派的,像周恩来这样的传统文化下的政治太极一流高手,则乘机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个情形是两架不同构造的阶级斗争机器——一架是完全现代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一架是完全封建的,目标是封建的资本主义”——在同一个党内为争夺对这个党的改造权,以实现各自目标的超极限碰撞。这两架阶级斗争的机器一旦发动,就都没有自觉停止下来的可能,必须是其中一架遭到摧毁。也就是说,这次冲突在当时是无法避免的。这或许就是毛泽东要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如果未来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历史的教训该如何借鉴?这是一个政治哲学范畴的艰难课题,中国要真正进入现代政治文明时代,必须需要政治家先改变传统宫廷斗争思维方式,超越一朝君子一朝臣的观念局限。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弊端之一,不是1020年,甚至100200年能够实现的。惟其如此,毛泽东说社会主义是几百年的事业,文革则每隔78年就要再来一次。

 

社会主义者要完成这个超越,就必须认真总结此次文革的教训,要想到社会主义运动未来再次兴起之后,政权如何延续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这个问题。资产阶级的学者,无论他们怎样诅咒毛泽东,其实也必须面对这个艰难的政治哲学课题,因为它是中国腐朽的传统文化提出的问题,不是毛泽东捏造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只是把它用文字写出来了,用话语表达出来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如果说这是阶级斗争语言,不值得一谈,那么改一下,让其成为现代社会阶层和阶层冲突如何?惟此一改,资产阶级学者的虚伪面纱也给彻底撕下了,不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故作人道、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本性,就昭然若揭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1 17:54 , Processed in 0.01688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