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查看评论
引用 老汉 2014-12-7 18:15
“公务员贫困是台湾社会贫富严重分化的结果, 而不是公务员贫困可以造成社会财富平均。至于台湾香港贫困可以收获两地的民心,看看克里米亚心甘情愿回归俄罗斯,就知道为什么了。” 中国两极分化是世界领先,怎么中国的公务员没有贫困化?说明中国的资本主义比台湾更坏。 中国能和俄罗斯比吗?人家苏联时期的社会保障都在,我们连毛泽东时代的有的社会保障也取消了,比俄罗斯好的就是两块牌子还在,俄罗斯把社会保障可以给克里米亚人民,大陆连自己的社会保障还不如台湾、香港,拿什么给人家?中国首富马云的户口也落到香港去了,大陆的妇女多少嫁给了台湾人。民进党竞选口号是“票投国民党,台湾变香港,” 这次国民党要下台,原因也在于此,台湾人民不喜欢大陆的制度。
引用 棲霞客 2014-12-6 13:34
台湾中產阶级(含基层公务员)的贫困化不等於台湾的贫困化. 事实上台湾资產阶级越来越有钱, 只是所佔人口比例越来越少而已. 其大财团多半和"特色权贵"有利益交集, 也因為有此交集才能在大陆吃得开, 这种两级分化的起因在两岸都是类似的.

台湾一般民眾受到右翼意识形态洗脑, 把新自由主义的祸根误认為来自"中国因素", 海岩先生认為这样将新自由主义进行到底然后利用其恶果而来的"促统"有任何进步意义吗? 这样做只是更加淡化欧美资本主义全球化所扮演的黑暗角色而已!
引用 海岩 2014-12-5 13:07
“如果台湾的公务员都成了贫困的一代,说明台湾的两极分化缩小了”,老汉不知如何得到这种认识,你是不是认为台湾公务员成了贫困一代,就实现社会主义了? 或者在你的老观念里,毛时代干部穷,现在如果台湾公务员变穷,就和毛时代的中国差不多了。这种认识很可笑,现在台湾选举没有丝毫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公务员贫困是台湾社会贫富严重分化的结果, 而不是公务员贫困可以造成社会财富平均。至于台湾香港贫困可以收获两地的民心,看看克里米亚心甘情愿回归俄罗斯,就知道为什么了。
引用 老汉 2014-12-5 12:55
“跪台办应快点调整政策,跟上大陆的民意。”   民意是西方的假民主,跪台办还没有被西方洗脑,可是习强人在干啥,连跪台办都领导不了,算什么强人?不过今日什么领导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不能像过去那样吧责任推给下面了。
引用 老汉 2014-12-5 12:36
海岩的话无逻辑,如果台湾的公务员都成了贫困的一代,说明台湾的两极分化缩小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谁还愿意和严重两极分化的大陆 和平统一?
  面瘫虽然无能,但国民党还在台上,习的能力强,国民党快下来了,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又要上去了,他们的竞选口号是“投票国民党,台湾变香港”, 看来台湾人民对习的对香港政策是不买账的。
引用 海岩 2014-12-5 11:35
“我们这一代是生活最艰困的世代”----你们只有成为最贫困的一代,中国和平统一台湾才有可能,这一天会很快到来。跪台办应快点调整政策,跟上大陆的民意。
引用 海岩 2014-12-5 11:31
两个字,“活该”,每天“西方民主”大法洗脑,反中反共的垃圾,自寻死路。
引用 解廌角 2014-12-5 07:42
老汉: 水边同志的话从理论上说可能有理,马克思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破世界资本主义,可是今天的现实,连中国自己内部都不能团结打破资本主义,怎么可能去 ...
即使在科技落后且中央集权并未实际形成的蒋介石时代,如果没有日本的入侵和国际共运特别是苏联的直接组织参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功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中国,会像俄国那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突破口吗?我是不信的。印度共产党正在真枪实弹浴血奋战,中国无产阶级还在做中国梦。有可能成为突破口的,可能是印度而不会是中国。
引用 老汉 2014-12-4 21:57
水边同志的话从理论上说可能有理,马克思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破世界资本主义,可是今天的现实,连中国自己内部都不能团结打破资本主义,怎么可能去帮助台湾人民打破资本主义呢!
引用 远航一号 2014-12-3 12:42
报刊荟萃的文章必须要填写文章来源。
引用 解廌角 2014-12-3 07:33
现代的民主由1人1票,变成1元1票。有人由反对1元1票,变成了反对1人1票。
1人1票选不出共产主义制度,但是起码可以让大家看到究竟是谁在裸泳,起码可以让政客哪怕是伪装也要顾忌一点民意,起码可以避免官员公开叫嚣“你们这些人算个屁!”。
引用 水边 2014-12-3 05:37
对于台湾老百姓来说,认识到不跟大陆人民团结起来就没有办法打破资本主义,而不是单靠选一个新人出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1 11:53 , Processed in 0.012020 second(s), 5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