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红色人物 查看内容

上海“龙华24烈士”史料查考

2011-12-29 22:01|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5072| 评论: 0|原作者: 恽仁祥

摘要: 今年是上海“龙华24烈士”就义80周年,本人于清明节专程去上海,率恽雨堂、李文两位烈士的亲侄孫女和侄孫女婿一行六人为“龙华24烈士”扫墓。在陵园工作人员陪同下,扫墓后,参观了陵园为烈士们牺牲80周年专门陈列的展览馆。在展览馆里,陈列的烈士们的史料、遗物以及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烈士的刑具等,较10年前我去扫墓时增加了几倍,并安原图纸修建了囚禁烈士的牢房…… ...

  王青士:

  王青士(1906—1931),原名王之绾,化名王青石、汪秋实。霍邱县城关人。13岁离家去北平求学,先在北平美术研究会学习。1923年入北平俄文法政学校,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次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回霍邱城关与他人合办“开明书店”,秘密出售进步书籍,传播马列主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退出国民党。同年秋由王冶秋、李何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与李何林、李力果、戴铸久、王冶秋等参加中共霍邱县委组织的文字暴动,一夜间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军阀”、“杀死贪官污吏”、“拥护朱毛”等标语广贴霍邱城乡,为避国民党当局通缉,决定与李何林等去上海,由于未能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便转赴北平,经“未名社”同乡介绍,参加了“未名社”工作。当时“未名社”在北平景山东街四十号有一售书处.青士公开身份是书店的店员,和李何林一起分工印刷、校对和出售从上海各书店、出版社交换来的进步书刊。青士擅长绘画,常为“未名社”出版的新书画广告和设计图书封面。其中一些封面受到鲁迅先生赞赏。为扩大“未名社”的影响,将售书室改为开架,供顾客随便阅读,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也给“未名社”增添了生机。这一期间,他还担负着沙滩共青团支部工作,积极开展地下斗争,利用店员身份先后保释十几名被捕的革命同志。离开“未名社”后,先后在北平、山西、山东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冬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兼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山西特委书记,11月调天津任中共顺直省委委员,12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兼青岛市委书记等职。

  注:以上参见《龙华革命烈士史迹选编》和互联网报导。

  蔡博真:

  蔡博真岀生年月不详,汉族, 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曾参加过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后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任上海青年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和中共江苏省委沪中区委书记。

  伍仲文(女):

  伍仲文,1903年生,原名伍杏仙,广东南海人。早年她就追求进步,敢于冲破封建习俗的束缚,到县城唯一的女子高等学校求学。在校期间,在大革命浪潮影响下,成为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她经常走上街头,演剧、演讲,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1924年到广州,入何香凝领导的妇女职业学校半工半读,接受革命的熏陶。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在妇女部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冬赴苏联学习。1928年秋回国,在上海中共法南区委工作,负责指导青年运动。1929年先后在吴淞区委、闸北区委工作,领导丝厂、纱厂的女工运动,曾担任共青团闸北区委书记。1931年1月被捕后,在狱中坚贞不屈,她常说:“列宁、斯大林坐过不少次牢,被放逐过,这是一个革命者不平凡的大学历程”。

  注:参见《龙华革命烈士史迹选编》和互联网报导。

  阿刚:

  阿刚1908年生,又名段楠,湖南酃县人。北京大学预科班学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酃县西区区委常委和西区游击队第三路指挥。参与领导酃县三月暴动。1929年5月起任中共上海沪中、沪东区委及上海工会联合会秘书。

  注:参见互联网报导

  费达夫:

  化名费德甫,上海市人,1925年入党,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8年回国,1930年任沪东区工联主任。

  费达夫1907年诞生于杨树浦韬朋路(今通北路)98号,在家排行第二,很小就与弟弟一起在八埭头读私塾,后考入聂中丞华童公学(今市东中学)求学。他受进步老师的教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学生会领导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四所工部局学校的学生组成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宣布罢课,参加全沪学生总会,费达夫积极动员全校90%的学生参加罢课,到南京路去游行,发传单,搞义演活动,历时一个月。1926年,党组织派他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8年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0年10月至1931年1月,任沪东区工会联合会主任,经常深入到怡和纱厂等工厂从事工人运动。

  注:参见中华费氏网

  汤士伦:

  汤士伦,江苏如臬人,中共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干部。牺牲时年仅24岁。

  汤士佺:

  汤士佺(同王士伦是同胞兄弟),江苏如臬人,中共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干部。牺牲时年仅29岁。

  彭砚耕:

  近日(2011年7月22日报导),彭砚耕烈士后代专程从湖南来我园祭扫,他们是第一次来上海祭拜先辈。在陵园龙华二十四烈士墓碑前他们为亲人献上鲜花,随后又来到彭砚耕烈士的牺牲地祭拜亲人。接着他们又来到龙华烈士纪念馆,看了展览“丹心碧血为人民”。

  彭砚耕烈士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过五卅运动。曾在党中央机关工作,后任上海总工会秘书。

  柔石:

  柔石1902年生,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在宁海城关北面建有以烈士命名的宁海最大的公园——柔石公园,在离故居百米的地方有以烈士命名的学校——柔石中学。

  柔石1918年入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新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 1920年18岁的柔石遵父母之命,与长他两岁的同乡吴素瑛完婚。婚后他们育有两子一女,后来长子赵帝江、次子赵德鲲和女儿赵小薇皆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1924年春在浙江慈溪县城普迪小学任教。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1926年春因生活无法维持离京南下。至秋到浙江镇海县镇海中学任教。1927年回到家乡宁海中学任教。1928年初,在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力量支持下,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1928年6月在上海,结识鲁迅,并得到帮助发起成立“朝花社”,创办《朝花周刊》。1929年1月,接《语丝》的编校任务。不久,与鲁迅合编《近代木刻选集(1)(2)》等,并出版合译作品集《奇剑及其它》、《在沙漠上》等。11月创作并出版小说代表作《二月》,同时积极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1930年参与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后成“左联”机关刊物)编辑工作,并创作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控诉封建社会。同年春天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及左联,并任左联常务委员。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撰写长篇通讯《一个伟大的形象》。柔石一生共留下55万字的创作作品和63万字的译作。2002年9月10日,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柔石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推出“柔石百年诞辰文物展”。

  柔石故居坐落在浙江宁海城关西门,"柔石故居"四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1960年1月题写的。

  鲁迅也十分欣赏柔石,他说:“我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了青春的活力。”

  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根据左联作家柔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于2004年为纪念作家柔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此前本片已在2005年第17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获最佳音乐奖,在2004年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获得星光奖最佳影片奖,2004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获“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奖。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1983年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是新中国电影的一个"异数"!十七年故事片巅峰之作!

  丁 景 唐介绍: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和其他十八位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或活埋之后,鲁迅为了抗议国民党反动派杀戮革命战士,悼念烈士的光辉事迹以激励人民群众继承烈士们的战斗任务,对反动派进行斗争,曾先后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小传》、《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鲁迅和柔石又有着深厚的友谊。鲁迅在《柔石小传》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都提及柔石翻译过《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高尔基的《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记述了他和柔石合作,创办朝花社,编印《朝花周刊.》、《朝花旬刊》、《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和《艺苑朝华》,亏损很大,欠了一笔债,于是柔石就拚命的译书,将《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卖给商务印书馆以便还清债务。鲁迅在文章中以为这两部译稿,已被"一·二八"的兵火烧掉了。

  根据鲁迅的设想,二十多年来大家也都以为柔石这两部译稿早巳被毁,未曾出版。今年夏天,我们为了编辑左联五烈士(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研究资料,多方设法收集左联五烈士的著译,查阅了商务印书馆的书目和《万有文库》书目,查得有金桥、淡秋合译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赵璜翻译的高尔基《颓废》(即《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我们就怀疑这两部译稿有可能为柔石同志所译。于是就又查对柔石在《朝花旬刊》、《北新》半月刊、《奔流》和《东方杂志》上翻译的丹麦短篇小说,二者译文完全相同,证实确系柔石同志的译作。后来又写信给柔石同志的战友林淡秋同志,完全证实《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颓废》为柔石所译。

  《丹麦短篇小说集》中共收有丹麦作家安徒生等十五位、作品十七篇。文章之前有原编者Hanna Aatrup Larsen的序,后附译者编写的《作家生卒年表》。金桥的译文十一篇,淡秋的译文六篇。金桥所译的十一篇为: 


  S.S.Blicher:《凡尔培的牧师》

  M.A.Goldschmidt:《亚伏洛姆契·奈丁甘尔》

  J.P.Jacodsen:《芳斯夫人》

  S.Schandorph:《斯得纳做了农民的妻》

  H.Drachmann:《教堂中的船》

  Herman Bang:《在罗森般公园内》

  A.Wied:《大小孩》

  K.Larsen:《农人》

  Johan Skjoldborg:《潘·海华的夏日》

  J.V.Jensen:《安和她底牝牛》

  J.V.Jensen:《失去的森林》

  《丹麦短篇小说集》曾列为朝花社《北欧文艺丛书》之四,早在1929年4月朝花社编印出版的《奇剑及其他》(《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韵版权页后即刊登了预告。但这本书随着朝花社的亏损结束而流产。后来收集在《丹麦短篇小说集》中的十一篇译文都分别在《朝花旬刊》等刊物上发表过。按照刊物上发表先后的次序为:

  《在罗森般公园内》

  1929年2月28日《朝花周刊》第九期

  《农人》

  1929年4月23日《语丝》第五卷第七期

  《大小孩》 

  1929年4月25日《朝花周刊》第十七期

  《凡尔培的牧师》 

  1929年6月10日、17日、24日《语丝》第五卷第十四、十五、十六期

  《安和她底牝牛》 

  1929年7月20日《奔流》第二卷第三期

  《教堂中的船》

  1929年9月1日《朝花旬刊》第一卷'第十期

  《失去的森林》 

  1929年11月《奔流》第二卷第五期 

  《芳斯夫人》 

  1930年6月1日《北新》半月刊第四卷第九期 

  《斯得纳做了农民的妻》 

  1930年9月25日《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第十三期

  

  《亚伏洛姆契·奈丁甘尔》和《潘·海华的夏日》没有在报刊上找到,可能是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把这些报刊上已经发表过的译文和《丹麦短篇小说集》对校,完全相同,只有个别的文句曾有修改。由此可以确切地证明鲁迅认为已经被"一·二八"炮火烧毁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却是出版了的。但是由于出版者惧怕国民党反动统治,不敢出版柔石烈士的译作,不得不设法改姓换名,不仅柔石在生前未曾见到,而且直压到鲁迅逝世后半年,在一九三七年三月才列为《万有文库》第二集内分上下两集出版。《丹麦短篇小说集》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另一种合集本,列为《世界文学名著》本之一,于一九三八年七月出版。

  《颓废》即鲁迅在《柔石小传》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提及的柔石翻译的高尔基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这本译稿也是柔石同志在生前译好,为了还清朝花社亏损的债务卖给商务印书馆的。《颓废》是柔石同志在一九三O年译竣。那时他正忙于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工作,从事革命的文艺运动,在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挤时间翻译的。据林淡秋同志的回忆,柔石同志的翻译态度非常认真负责,下了一番苦功才将高尔基的《颓废》译竣,并且将译文请友人校阅,当友人指出译文的错误以后,他又虚心地按照友人的指点,将译得不够妥贴的地方,一句一句地校正重译:

  "正因为如此,他翻译作品就非常吃力。他的外国语程度较差,又不肯马虎,就觉得很吃力,有时吃力得比创作还难下笔,他说创作有较大自由,可以随意选择字句,翻译就没有这样自由了,要受原文后边的形象和概念的严格限制,有时想不出适当的用语,真是苦透了。但他最初还有自信,虽然吃力,还可以做。到了高尔基的《没落》译稿被一个朋友校出许多错误之后,他一边照着朋友的指点,一句一句改正,同时也失掉原来那点自信了。他亲口对我说,他以后决不再译书了,因为外国语太差。他以后的确没有译过书,他对原作者和读者是那样的负责。"(引自一九四七年二月六日出版的《文萃》周刊第二卷第十八期:《忆柔石二纪念柔石遇难十六周年》) 

  《颓废》是柔石同志最后的一个译本,它和另一本卢那卡尔斯基的剧本《浮士德与城》同在一九三O年翻译的,但《浮土德与城》被鲁迅编入《现代文艺丛书》之一,在当年的九月间就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而《颓废》和《丹麦短篇小说集》都在一九三O年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但直到柔石同志牺牲了几年之后才改名出版。甚至这两本书的出版,连柔石同志的许多战友都不知道。因此,大家都深信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载,以为这两部译稿在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中"已被兵火烧掉了"。 

  高尔基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系高尔基一九二五年完成的一部巨著,它描写了俄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家庭三代兴替的历史,和一九二七年写竣的另一部卷帙繁多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又名《四十年》)描写俄国知识阶级兴替的历史巨著,同属高尔基在十月革命后所写的两部长篇小说。柔石同志是最早将高尔基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柔石同志原译作《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1934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改名《颓废》)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但因译稿在商务印书馆搁了几年,所以出版反而在陈小航译本《没落》 (1932年8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之后,1934年3月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上两种译本都是由英文转译的,以后又陆续有了三种译本:树华译的《阿路塔毛奥甫家的事情》(1937年1月天津生活知识社出版)和耿济之译的《家事》(1940年1月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1950年3月--一1953年6月又有上杂出版社的重印本)都由俄文译出,1946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又有汝龙从英译本转译的《阿托莫诺夫一家》出版(1957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之一,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兴起、衰落和灭亡,深刻地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的兴起、繁荣与灭亡的过程。高尔基的笔,象一把锐利的解剖刀,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人吃人的血腥本质,描画出一长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史画。

  柔石同志从介绍丹麦短篇小说进而翻译了高尔基的长篇巨著,正反映了柔石同志的思想感情和立场已从一般的对文艺的爱好,进而掌握了文艺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飞跃的进程。他的译文和他的创作一样,都是留给我们可纪念的遗产。

  一九五九年九月

  注:

  ① 金桥是柔石同志的另一个笔名。柔石同志曾用金桥的笔名在《朝花旬刊》上写过诗,如1929年9月1日第十期即有金桥的诗:《遐思》(1929年7月作),1929年9月21日第十二期有金桥的诗:《晚歌》。

  ②《柔石小传》中作《阿尔泰英诺夫氏之事业》。

  ③ 林淡秋同志在《忆柔石--纪念柔石遇难十六周年》中提及的《没落》,即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颓废》。

  ④ 这个译本以后曾重版,译者署名为贺非,又改为罗稷南。

  ⑤ 1947年时代书报出版社出版罗果夫、戈宝权合编的《1947年高尔基研究年刊》中《高尔基作品中译本编目》,错作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胡也频:

  胡也频1903年5月生,原名胡崇轩,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福州的一个戏剧世家。1908年入私塾上学,1914年进外国教会开办的崇德小学。爱好文艺,喜爱演戏。因父亲经营的戏馆破产,被迫停学,1918年进一家金铺做学徒。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杰出的革命作家、著名的左联烈士。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阅读上海报纸,引起了对外部广大世界的关注和向往。1920年春,因不堪忍受铺主的欺凌,愤然逃往上海,进浦东中学就学。1921年到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学习机械制造。因学校停办,去北京度过了3、4年穷困的流浪生活。

  大革命时期,1924年开始创作小说,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发表的《雷锋塔倒掉的原因》一文,曾引起鲁迅的关注。1925年与丁玲相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春,与丁玲怀着一种股俄的希望迁居上海,主编《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1929年1月至8月,又创办了《红黑》和《人间》半月刊。当时受到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列宁主义的书籍,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活力。在1929年写作的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标志着他的创作正在向革命文学转换。1930年春,去济南省立高中教书,热情支持学生成立文学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受到学生们的拥护,但却遭到反动当局的迫害。5月被迫返回上海。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丰满形象,揭示了革命青年的光明前途。作品发表后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和不少进步青年的好评。同年8月加人“左联”,被选为执行委员和工农通讯委员会主席。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推选为将于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代表之一。

  胡也频在小说、诗歌、戏剧创作上均有建树。其小说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农村的愚昧落后,农民的悲惨人生;描绘知识分子的爱情、苦闷与追求。早期小说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牺牲前创作的《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充满革命热情,标志着其创作的新发展。

  注:参见《龙华革命烈士史迹选编》和互联网报导。


  殷夫:

  殷夫1910年生,浙江象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本名徐孝杰,字柏庭,学名徐祖华,在他短暂的五六年写作生涯中,所使用的笔名除殷夫外,还有白莽、徐白、殷孚和徐文雄等。

  殷夫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1920年秋他考入象山县高等小学;1923年进入上海民立中学,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1926年7月转入浦东中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被捕关押3个月;1927年秋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2月重返上海,从事共青团和工运工作,同年7月因组织上海丝厂工人罢工第三次遭捕,出狱后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诗坛骄子 胜似翻译家:

  殷夫虽不是职业翻译家,却胜似翻译家。他的译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精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作《自由与爱情》,于1929年被这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翻译了过来。

  《自由与爱情》有两个中译本:自由与爱情,我需要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牺牲了我的爱情。(匈牙利语翻译家兴万生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殷夫译)。

  兴万生译文“忠实”原作。而殷夫的译文是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追求自由的不羁的灵魂。殷夫译此诗有着深刻的个体生命体验、个人情感和思想在内,他的诗作是用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的精神熔铸而成。他的诗作具有了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鲁迅先生在为“左联五烈士”所作的悼文中悲愤地写道:“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殷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他本姓徐,谱名孝杰,小名柏庭,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祖华、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任夫、殷夫、白莽、殷孚、沙菲、沙洛及Lven等,殷夫则是他较为普通的笔名。 

  六月十一日(清宣统二年端午节),殷夫出生在象山县怀珠乡大徐村(即今大徐乡大徐村),故居坐落在村南“沙朴树下”。父亲徐孔甫是个农民,识一些字,无师自通,会一点医道,擅长妇科、麻疹等,后来是乡间比较有名的土医生。母亲钱月嫦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农家妇女。她对殷夫特别关心,后来知道殷夫参加革命,也未加阻拦,只是经常叮嘱说:“柏庭,你要小心呢!”殷夫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徐培根、三哥徐文达在殷夫参加革命前后,都是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校级军官。他们(特别是徐培根)总是企图以自己的模式来塑造殷夫,但殷夫却毅然决然地摆脱了他们的羁绊,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殷夫从小就受到比较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很早就教他认方块字、背诵古体诗。大约在六、七岁时,入大徐村徐姓义塾,读了三、四年“四书五经”与初小课程。一九二O年秋,他是一岁时进丹城就读于象山县立高等小学校。当时,县立高小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较大,师生们经常在校内外宣传打倒列强,反对军阀。这使殷夫思想上受到了较深的启迪与教育。

  一九二三年秋,殷夫在县立高小毕业,由徐培根接往上海,考入民立中学“新制初中一年级”。这时,他开始了新诗创作,今存有组诗《新脚时代的足印》八首。诗中,他流露了对社会的隐隐不满,希望改变现状,但还不知道如何去寻求希望。因此,他沉吟:

        “希望如一颗细小的星儿,

           在灰色的远处闪烁着,

          如鬼火般的飘忽又轻浮,

          引逗人类走向坟墓。”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爆发,民立中学师生积极参加“三罢”斗争,使殷夫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卅”运动后期,他一度回乡,在丹城和大徐家中认真阅读了许多革命书刊和理论著作,并参加过象山旅甬进步学生组成的革命团体“新蚶社”的活动,还在该社举办的《新蚶》小报上发表过抨击封建礼教的新诗。同年九月,他仍会民立中学,读完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于一九二六年夏初中毕业。同年秋,他考入上海浦东中学,越级插班就读“高三级”课程。其时,浦东一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小,革命活动十分活跃,是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在浦东中学,殷夫进一步接触了革命,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殷夫因一个广西籍同学“獐头小人”的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囚禁三月,险被枪决,后由徐培根托人保出。这次逮捕,对刚刚踏上革命征程的殷夫,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在狱中写下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里,对这次被捕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他面对“一切将随风散殒”的逆境,时刻准备献身。因而,他告别朋友啊:

          “朋友,有什么呢?

           革命本身就是牺牲,

            就是死,就是流血,

            就是在刀枪下走奔!”

  他奋起号召:

            “同志们,快起来奋争,

             你们踏着我们的血、骨、头颅,

            你们要努力地参加这次战争。”

   出狱后,他曾回家暂避一段时间,写下了《呵,我爱的……》等诗,以抒发不忘革命之情:

             “看,她有如仙嬛,

              胸中埋着我的情爱,

              呵,我的爱是一朵玫瑰,

              五月的蓓蕾开放于自然的胸怀。”

   一九二七年九月,殷夫通过女友盛孰真借得上虞人徐文雄的高中毕业文凭,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学习。在那里,他结识了共产党员王顺芳、陈元达等同学,并经常与他们一起参加校内外的秘密革命活动。他还办过油印文艺刊物《漠花》,在青年学生中鼓动革命情绪。后来,他又被推选为学生代表,多次在学生会上宣传革命道理,并跟反动学生进行过坚决地斗争。这时他由团转党,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一员。一九二八年初,殷夫又在校外参加了共产党人蒋光慈、钱杏 等人组成的“太阳社”,党的组织关系也编入该社,属闸北区第三街道支部。同年四月,他写下了《啊!我们踯躅于黑暗的丛林里》一诗,反映了革命者(我们)在斗争中锻炼成长的新风貌:

           “啊,我们踯躅于黑暗的,黑暗的丛林里,

            世界大同的火灾已被我们煽起,煽起,

            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喷着怒气……

           大火中我们看见了天上的红雾,旖旎!”

  一九二八年秋,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再次逮捕。后由大嫂张芝荣转托徐培根在上海的熟人保释。获释后,他又会同济大学学习德文。党组织考虑到他和王顺芳、陈元达等人的安全,决定让他们暂时转移到象山。 

  十月,殷夫先到丹城,在他二姐徐素云任校长的县立女子小学作代课教师。随后,王、陈也到象山(王载象改名汪涅夫),也在女子小学教书。他们三人都以“小学教员”作掩护,向师生宣传革命理论,并组织学生排练宣传反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新剧目,进行街头演出,观者人山人海。他们以游览名胜为名,在丹城西寺、东乡珠山、爵溪沙滩、白墩码头等处秘密商讨革命问题。不久,女子小学放寒假,王顺芳、陈元达离象。殷夫则因大嫂张芝荣未给川资,不能同往。直到一九二九年三月,他才在二姐徐素云的资助下,重返上海。 

  这次回象山,殷夫前后住了五个多月。期间,他曾随母寄住丹城西寺,写下了一系列立志献身革命的诗作。现存的有《给母亲》、《地心》、《归来》、《我醒时……》等。他向他最敬爱的母亲辞别:

              “此后,我得再造就我得前程,

                收回转我过往的热情,

                热情固灼燃起青春旧灰,

                但也叫着我去获得新生。”

                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

                “我的诗和彩虹一样,

                  从海起入天中,

                  直贯着渺漠的宇宙,

                  吹嘘着地球的长孔。”

          他还立誓:

                 “我枕着将爆发的火山,

                  火山要喷射鲜火深红,

                   把我的血流成小溪、骨成灰,

                   我祈祷着一个死的从容。”

  殷夫于一九二九年三月重返上海后,经过一段“流浪”生活,又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从此,他完全投入了地下革命斗争,从事青年运动工作。这时,他的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写给一个姑娘》一诗中,他庄严宣告:

              “我不是清高的诗人,

               我在荆棘上消磨我的生命,

               把血流入黄浦江心,

               或把颈皮送向自握的刀吻。”

  面对白色恐怖,殷夫好似一团燃烧着的烈火。他以饱满的激情和高亢的诗笔,写下了《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我们的诗》等,被后人誉为“红色鼓动诗”的革命战歌。他在诗中直截了当地号召人们:

                 “打倒国民党!

                   没收机器和工场!

                   打倒改良主义,

                   我们有的是斗争和力量!”

  他断言:

                   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周年的时候,他写成《别了,哥哥》一诗,以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勇气概,断然宣布与反动哥哥彻底决裂: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注:以上参见互联网有关文章介绍。

  冯铿(女):

  冯铿,又名岭梅,1907年生,广东潮州人,中共党员。自幼爱好文学,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曾作为潮州学联代表,积极参加反帝斗争,以后又参加了迎送北伐军的工作。1929年春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她经常出席“左联”领导的各大学里的读书会。与青年学生一起研究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谈论时事政治。许多青年学生在她的启发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5月,她代表“左联” 出席上海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上,来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赤卫队的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代表人物的讲话,极其强烈地缴荡了她的革命情感。会后,她根据大会上获得的丰富材料,从事文学创作,又积极投入准备召开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秘书处的工作。

  注:以上24烈士中的几位作家的介绍,主要参见有关网上 “烈士展览馆》。

  贺林隶:

  贺林隶,中共党员,1930年任上海华德路小学党支部委员。

  罗石冰:

  罗石冰,1896年生,汉族,江西吉安人。1911年,考入吉安庐陵高等小学。1919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回县受聘于县立高等小学。“五四”运动时,领导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发起驱逐反动校长的学潮。1924年2月,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 为上海大学中共支部委员,并在沪西区从事工人运动,其间积极向家乡传播革命思想。1925年2月,发动沪西4个纱厂2000余名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五 卅”惨案后,任上海总工会会计科副主任,参与领导全市总罢工。8月22日,与8名同志为保卫总工会,同反动当局雇用的五、六十个流氓暴徒英勇搏斗,身负重伤。1926年1 月,奉中共中央指派来江西巡视工作,并赴吉安考察,领导建立了中共吉安小组和中共吉安支部。4月,任中共江西地委书记兼宣传部主任。8月,任宣传部主任兼 中共吉安特别支部书记,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军入城。1927年1月,当选为中共江西区委委员兼中共吉安地委书记。4月,任中共江西区委宣传部主任。6 月,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主持省党部工作。7月,出席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江西省委,当选为省委委员。8月1日,参加南 昌起义,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委员,后随起义军南下,管理财务工作,途中不幸被俘,伺机脱逃,辗转赴厦门。不久,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1928年初,赴上海。同年春,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秋,回国,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组织了新的市委领导机构,迅速恢复了党的活动,成立了青岛各产业工人联合会。1931年1月,到上海参加党的会议。

  注:参见网上《烈士展览馆》。

  刘争:

  刘争化名王和鼎,湖南南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生,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在华德路小学任教。在沪东下海庙一带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牺牲时年31岁。

  李云卿:

  1910年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1929年到上海工作。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14:31 , Processed in 0.02249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