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钢筋水泥:澄清政治谣言,恢复历史原貌(续七)

2013-7-14 16:33| 发布者: 愚公移山| 查看: 454| 评论: 0|原作者: 钢筋水泥|来自: 国内网站

摘要: 钢筋水泥:澄清政治谣言,恢复历史原貌(续七) 二十三、调整农业经济 土地革命让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但劳动力和农具牲畜并不均衡,特别是大型农具和耕牛不能做到每户都有。单一的个体农户生产,时有困难,制约生产发展,另有孤寡老人和妇孺弱小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够,势必也使这些农户生产生活困难,需要帮助,否则经历几年又会出现两极分化,卖地典身。如何避免农民再重回剥削压迫的旧社会,就要设法让每个农 ...

钢筋水泥:澄清政治谣言,恢复历史原貌(续七)

二十三、调整农业经济

土地革命让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但劳动力和农具牲畜并不均衡,特别是大型农具和耕牛不能做到每户都有。单一的个体农户生产,时有困难,制约生产发展,另有孤寡老人和妇孺弱小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够,势必也使这些农户生产生活困难,需要帮助,否则经历几年又会出现两极分化,卖地典身。如何避免农民再重回剥削压迫的旧社会,就要设法让每个农户都能有保障。显然,任何个人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只有农户抱团合作起来才能战胜困难,帮助老弱。所以社会主义农业的方向是走集体发展的道路。

农户抱团互助当然好,这要农民自愿,孤寡妇孺愿意,但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愿意,身强力壮人丁兴旺的农户就不一定乐意,这便需要做思想工作,说服农户,今天年轻力壮不意味着永远年青,总会变的年老力衰,今天可以有能力帮助别人,若干年后,老了也需要别人帮助;今天小孩多,劳力少的农户需要人帮助,过些年子女大了劳动力强了也可以帮助别人。所以从长远看,农户抱团合作是有利于大家的。可以大大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并给孤寡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人总会老的,旧社会为了给自己老年多点保障,农民不得不“养儿防老”,但并没有做到每个老人晚年的生活都有保障。新中国要改变这个状况就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合作起来,让集体来给每个人提供保障。

劳动力差不多的农户组成互助组好说服,但与劳动力弱的妇孺农户互助就难说服了,很多农民会觉得“吃亏”,此时榜样的力量胜过空洞的说教,农村基层党员就主动与老弱农户结成互助组。共产党员的带头让农村的合作化运动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

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互助组,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之后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1951年到1958年,中国农民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历史阶段。

1958年,部分农村的合作化做的较好,高级合作社的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主义愿望,在农民的要求下成立了人民公社,这本是农民土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经济模式,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体。这是一部分或大部分农民的要求,并不一定是所有农民都有这样的觉悟,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需要分批逐步地成立人民公社。却在中央和国务院少数一线领导的“更快”愿望引导下,一刀切。不管农民意愿到没到人民公社的程度,统统搞,而且求大求快,出现了过“左”的势头,甚至把集体所有误导为全民所有,把社会主义误导为共产主义,搞高指标,搞“一平二调”穷富拉平,剥夺农民,刮“共产风”,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甚至搞“消灭家庭,男女老少分别编班,分开做事,分开居住”对农民进行准军事化管理。

这的确遭到有些农民的怨言,毛泽东了解到少奇同志的做法后也反对。

19581121,毛泽东就压缩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问题说:“我再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变成低调空气,先搞少一点,如果行,有余力,情况顺利,再加一点。这有点泼冷水的味道,右倾机会主义了。他说: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要减轻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不要搞那么多,你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否则有断弦的危险。

毛泽东对少奇同志鼓吹“穷过渡”进行了批评。毛泽东说:“中国是个大国,是个大穷国……现在有些县委(按:指山东寿张县。刘714日到那里视察,作了重要指示后,他们提出“苦战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见吴冷西《忆毛主席》137页)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苦战三年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不是发昏说胡话?说是“穷过渡”,马恩列斯哪里说过共产主义还很穷的呢?要“穷过渡”,这样的共产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和吸引力呢?

毛泽东又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按:此指刘、邓和彭真——笔者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五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一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谈到这里,毛泽东很动感情地说:“反正我不准备急急忙忙的过渡。我今年65岁,即使将来快要死的时候,也不急急忙忙过渡。”

毛泽东强调“过渡要有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要有国际条件。不具备条件宣布过渡也没有用。”

在中央和国务院一线领导热情高涨,期望一步登天的时候,毛泽东一直在给他们泼冷水,降温度要求他们头脑冷静不要急于求成。

在经历特大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后,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又刮起来了。19601230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听取汇报时,毛泽东严厉批评:没有料到,一九六○年天灾更大了,人祸也来了。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今年一平二调比一九五八年厉害,一九五八年只有四五个月,今年是一整年。”(1960年《坚决退赔,刹住“共产风”》)因此,毛泽东命令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毛泽东看到了“一县一社,全县统一核算,统一收支,贫队和富队拉平”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必要对核算单位进行调整,所以毛泽东指出把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

自然灾害的困难和官僚作风的危害,使少数富裕农民不愿意受老弱农户拖累想分田单干,这并不奇怪。但这时,地方的少数领导也暗地倾向“包产到户”分田单干搞,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就背地擅自开展了“三自一包”。

一九六一年,毛泽东到江苏太湖之滨的无锡考察。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下放问题,毛泽东说:“贯彻要快一点,一传达下去可以调动积极性……不是讲底子薄吗,主要是生产队底子薄,要使生产队由薄变厚,就要发展生产力,就要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要肥料就要养猪,要把猪养好,把牛养好,也是生产队来管。要明确大队干什么,生产队干什么,不弄清楚,生产队的积极性起不来。”毛泽东特别指出一点:“包产到户这事,不可干。

到山东济南,听了山东省委负责人谭启龙、裴孟飞、白如冰、苏毅然等人汇报后,毛泽东说:“权力下放,实行大包干后,生产队三十户是否大了可以搞十几户。山区里三户五户的怎么办二十户规模就是大的。”由此看,对生产队的规模,毛泽东倾向小一些才好。

到山东汇报,牲口已经停止死亡。毛泽东说:“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牲口就不会死,农具破坏也不会那么严重。大平均主义六年没有解决,现在解决了。有人说,这是不是退步,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不是退步,按劳分配就是社会主义。照顾五保户、困难户,有共产主义因素。

下放了基本核算单位,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农民们除了已有的耕地尽力种好外,还见缝插针开垦十边田。在河边、岸边、渠边、路边、墙边、田边、墓边、岗边、井边、树边等。只要尚有半步或小半步的弹丸余地,只要能种植庄稼。都开垦成田地,农村的十边田,十边地星罗棋布,农民们争抢种植。

国民经济的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江苏棉花超产,原定征购一百五十万担到二百万担,实际完成二百二十万担。猪、家禽、外贸、财政情况都比较好。1961年底,各省农业粮食收成都开始好转。

经济在好转,但是个别省份“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三自一包”也在萌芽。(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6 18:32 , Processed in 0.05880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