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版图

2012-1-3 23:4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5094| 评论: 4|原作者: 高超群

摘要: 1992年之后问题变为:要什么样的改革,学者们纠结争论的问题是“左的还是右的?”。正是在个时候,发生了体制内外的断裂。在体制内保守派和激进改革派,特别是主张政治改革的力量都被清洗、或者边缘化了。体制内实现了短暂统一。这个时期形成了三个主要派别,一个是体制内的市场改革派,是主流。体制外则分裂为要求政治改革的自由派和反对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新左派。 ... ... ... ... ... ...

二、自由市场派

这个派别大约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最为持久的一个了。他们的基本主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太大变化。虽然这种主张从未得到官方认可,但它始终承担着为改革提供方向和评价标准的功能,甚至在政治领域。这种主张从20世纪80年代的全民信仰,现在基本演变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旗帜。近年来,它的政治地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他们的思想主张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简单地说主要包括:在政治上实现自由化和民主化,通常非常重视选举民主,特别重视法制,主张社会自主发育,反对政府过度介入社会本身。在经济上主张市场化,非常激烈地反对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在文化上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他们主张对每个个体的尊重,特别是对每个人的利益的尊重。在对外关系上,通常比较亲西方。

但对于以上这些主张,他们通常都不能决绝地贯彻。虽然不满专制,对于专制的现实,却有很高的容忍度。因为他们却从不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改变现实,还经常出卖他们当中的激进者,划清自己和他们的界限,从而导致了那些激进者从他们当中溢出,成为政治民主派。虽然主张法制,但每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的时候,往往会动员各种资源,寻求特殊保护。虽然主张保护产权,但对于别人的利益保护,却并不那么在意,有时甚至还加以蓄意侵犯。

20世纪80年代,这种主张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它与官方的意识形态反思形成了良好互动,并为改革派提供了巨大的舆论支持,助长其成为中共的主流派。在90年代以后,这种主张深入大众,尤其是在媒体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它在体制内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大部分官员在私下都会高度肯定这种主张的正当性。在他们处理具体的行政、司法事务时,都会尽可能地效仿西方的成例,并以此作为改良他们工作的方向。

虽然媒体与体制内官员都受到这种主张的影响,但二者之间并未成为同盟,他们在思想上一致,在政治立场上却尖锐对立。这种情况从90年代后期开始,并逐渐加剧。主要表现为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的对立,媒体对体制的批判日益犀利,1989年以来知识精英的对立情绪也无法消除,只能部分缓解,而政治精英逐渐地对知识精英与媒体也丧失了政治信任。经过长期对峙,二者渐行渐远,结果是:前者丧失了影响政治的能力,后者丧失了舆论的支持。

进入新世纪以来,官僚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官僚接受了温和国家主义派主张的官员,开始反思自己先前对于自由市场的过份信任,并努力寻求新的合法性依据,探索新的出路。主张市场改革方向的官员往往首当其冲地成为指责与反对的对象,有时甚至会腹背受敌。他们无力开拓新的改革领域,却要为改革的所有问题买单。这一派别从改革伊始,就始终遭到来自体制内的质疑,因此,体制内的质疑并不能削弱他们,反倒会激发他们的斗志。对他们最大的打击,或许来自于民众的不信任,媒体的批判。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主张本来就是与自己的集团利益相悖的,是为了百姓、未来中国的。而且,长期以来来自民众的道义支持是他们最大的资本,今天却遭到唾弃,所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或许正是因为民众支持的弱化,使得他们极为现实地寻找新的支持点——民族资产阶级,这样一来其主张与利益之间的重合度反而大大提高。

总体来说,这种主张由于其在行动上的软弱、主张上的僵化,在主流精英中,成为被攻击、诘难、乃至嘲笑的对象,逐渐处于守势。他们往往口头上非常激进,在行动上却非常克制。这一方面使得反对者觉得他们色厉内荏,另一方面,拥护者则觉得他们虚伪、自私。他们也许很快就会从改革的主导者,成为旁观者。这种主张的支持者,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仍然广泛存在,甚至在权贵阶层中也不乏支持者,但已经过了自己的上升期,其动员力开始下降。在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它未能实现组织上的整合, []使得今日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呈现出一幅无可奈何、任人宰割的悲惨模样。

它的基本支持者大多转而支持政治民主派。这种主张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改革与保守的矛盾、是市场与计划的矛盾、是法治与人治的矛盾。

在他们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他们本有机会成为民族命运的担纲者,把他们的利益诉求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要求,使自己成为民众的领袖。但他们错过了历史的机遇。或许在内心里,他们也在期盼一个拿破仑式的强人,为他们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吧。他们从没有想过成为自己的主人。

由于温和国家主义派的逐渐得势,这种主张从一种隐性的、背景式的普遍信仰成为一个单独的派别。它的作用在于凸显精英集团内部的矛盾。但从总体上来说,这种主张的内部整合程度并不如温和国家主义派,或许因为后者是以反对派、挑战者的面目出现的,因而更容易界定自己的边界。而自由市场派似乎还没有在这个挑战者面前清醒过来,它还在用老的办法,比如指责对方反对改革,来打击对手,而没有实现真正有效的思想更新(针对如何实现强大国家,如何让民众生活幸福等等问题)、组织收缩(在政治上,与温和国家主义者鲜明决裂,而不是把矛头对准对改革有怨气的民众)。因此,这一派别下落的态势似乎还没有终结。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路石 2012-1-6 11:43
不是一个用阶级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所以静态地看,说得还是很有些道理,有参考和思考的价值;动态地看,作者只有一个主观期待,其本人也迷失方向了。不过作者的确已经算是自由派中的有识之士了。
引用 玉宇澄清 2012-1-5 09:38
阶级斗争决定一切.离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这个纲,任何社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更不用说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论了。
引用 周承友 2012-1-4 10:38
缺乏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本质分析。前三派基本上属于红色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营资产阶级等资产阶级内部的各派。
引用 xiaoliwencai 2012-1-4 09:04
我以为,称得上社会主义纲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路线,亦即公有制,同时,还得有落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宪政民主体制。两个,一个都不能少。与此相对应的,是反社会主义的私有制和反宪政的党国官僚专制体制。自然,我们对于各派的划分,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而来。

1、许多糊涂的左派(社改派)只看到路线是个纲(包括螺丝钉),却看不到宪政这个纲,这是片面的,因而是不对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落后的,没有前途的。

2、许多主张民主的资产阶级右派看到了宪政这个纲,却举起了新自由主义或者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他们无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强大,无视国内官僚资产阶级的强大,无视国际国内无产阶级的反抗,一意孤行地坚持在中国补资本主义的课。殊不知,这是绝无可能的。三十多年的实践,早已宣布了这一条路线的彻底破产。

3、而特色派亦即修正主义派高举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党国官僚体制下干资本主义,则是彻底走向了反动。三十多年的实践,把偌大一个中国,搞的像一个烧得通红的火药库,即便是傻子也已经明白,这一条修正主义路线,分明已经走到了尽头。

4、第四派是无产阶级革命派。他又分为两派。其中一派坚持干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把一般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捆绑起来,一起打倒,实行宪政社会主义。而这是行不通的;另一派主张只把官僚资产阶级作为当前的革命对象,一般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目前来说,还是无产阶级团结的对象,是下一步革命的对象,现在,无产阶级要组织起来,联合一般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进步力量干宪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其革命前途是建立以无产阶级的公有制为主体辅之以非公有制的宪政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只有在这个目标实现以后,方能开启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向着更高级的宪政社会主义迈进 。我以为,这是中国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走出困境的不二选择。因此说,发生在中国的这场大争论、大革命,具有世界的意义。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02:13 , Processed in 0.02351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