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从三份历史文件看庚子之战的性质与起因

2012-1-7 12:2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774| 评论: 0|原作者: 朱东安 |来自: 中华文史网

摘要: 摘要:这里所说的三份历史文件,主要是指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清政府发给各省督抚的关于和战问题的《上谕》、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总理衙门送交各国驻华使馆的《照会》和此前一天同文馆教习丁韪良送交各国公使“核览”的《条陈》,对它们进行辨析和考察清历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以中国干支纪年为庚子年。这一年西方列强组成八国联军打进中国,义和团与清朝军队进行了坚决抵抗,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 ...
六 

从以上情况似可看出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帝国主义确有瓜分中国的图谋。他们干涉宫廷废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进步,而是为了乘机灭亡中国,并千方百计地在政治上迷惑洋务派与维新派,骗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当中国军民在京津地区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时,洋务派与之协议东南互保,自立军起兵“勤王”,客观上都不利于中国的抗战而有利于八国联军的侵略。可以说这都是《丁教习韪良条陈》的政治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慈禧太后肆行己意,不顾国家安危,一心要废除光绪皇帝,致使统治阶级内部思想混乱,意见分歧,亦为帝国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慈禧太后长期把持帝权,甚而肆行废立,从封建法制的角度看,完全出于一己之私;而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看,则是发动政变、反对变法维新的继续,是政治上的反动倒退行为。但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夜加深,帝国主义妄图借机灭亡中国,并不惜发动一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她对西方列强干涉宫廷事务的抗争,则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因为,垂帘听政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慈禧太后就是中国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也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一大障碍。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她的个人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都具有一致性。她后来背叛民族利益、镇压义和团、同帝国主义达成政治上的妥协,则是因为帝国主义放弃了对清朝宫廷事务的干涉,承认了垂帘听政体制和慈禧太后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第三,义和团反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斗争,并不是引起八国联军入侵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因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决心,在甲午战后不久就下定了,德国出兵强占青岛,俄国出兵强占大连,就是他们为此发出信号和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证据。在他们的心目中,清政府已经是一具腐败透顶的政治僵尸,中华民族已经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死人。按照德、俄等国心思,直接瓜分就得了,用不着大费周折。只是英、美等国老谋深算,要玩花样、动策略,以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所以,他们要在慈禧太后肆行废立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制造舆论,争取人心,以便分化清朝各派政治势力,减少政治阻力。然而,清政府无论多么腐败无能,慈禧太后在清朝统治阶级中无论多么孤立,要废除慈禧、推翻清政府,绝不是只靠言词所能办到的。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也就无法压垮清政府,胁迫慈禧太后“归政”。所以,西方列强要公然向中国调兵,就得有一个响亮的借口。本来,慈禧太后肆行废立之事是可以作为军事入侵的借口的,不料她事到临头,嘎然而止,使帝国主义各国抓不到把柄,不得不另寻借口。恰在此时,义和团运动高举“扶清灭洋”大旗,在山东、直隶兴起,并在清朝军队的围剿中很快发展壮大,占据涿州,震动京师。于是,西方列强便以保卫使馆为借口,陆续向北京调兵。他们开始时是调集早已在天津大沽口外停泊待命的海军陆战队,其后是应命从国内赶来的陆军,人数越来越多,由数百到数千、数万,终于形成一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请看下面的时间表: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0年1月17日)英、美、法、德、意五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取缔义和拳。 

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九日(3月9日)各国公使再次要求清政府公布剿灭义和拳之上谕。 

同月十日(3月10日)美国公使康格电请美政府派海军来华。 

十一日(3月11日)美、英、法、德、意五国公使电请本国政府派遣海军来渤海湾。 

十三日(3月13日)各国海军在渤海举行联合演习,向中国武装示威。 

十六日(3月16日)英国公使再次电请本国政府派遣海军来渤海湾。 

三月七日(4月6日)英、美、德、法四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请于两日内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直、鲁两省,代为剿平。 

四月二十日(5月18日)总理衙门照会英、美公使,决心力剿义和团。 

四月二十二日(5月20日)各列强驻华公使团会议,提出调兵来京。 

四月二十四日(5月22日)义和团在直隶涞水打败清军,阵斩副将杨福同。 

四月二十九日(5月27日)义和团进占顺天府涿州城。 

五月一日(5月28日)列强驻华公使开会,决定调兵护卫使馆,德使克林德认为,这些行动是瓜分中国的开始。 

五月三日(5月30日)总理衙门要求各国公使稍待数日,再行调兵入京,遭到拒绝。 

五月四日(5月31日)英、美、法、俄、日、意六国军队400余人到京。 

五月七日(6月3日)德、奥两国军队80余人到京。 

五月十一日(6月7日)俄国派兵4000自海参崴赴天津[34]。 

从表面上看来,西方列强调兵进京好像是为了对付义和团,实际则不然。请看下面的事实: 

五月十三日(6月9日)慈禧太后由颐和园回宫,董福祥率武卫右军(甘军)随行进城。英国公使窦纳乐大为震惊,急电早已泊驻天津大沽口外的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八国联军进京。盖西方列强英、美、法、俄、日、意、德、奥八国军队近500人进入东交民巷各国驻华使馆后,清宫已在其大炮射程之内,社会上开始风传慈禧太后欲向西安逃跑的消息。窦纳乐等各国公使也认为,慈禧太后“十分惊慌,并已决定逃往西部的古都西安府”[35]。不料,她却突然回宫,并把各国强烈要求调离北京的董福祥甘军带回城内,令其驻扎于天坛先农坛,自后监视使馆区。窦纳乐等见情况有变,计划落空,于震惊之余只得大量增兵。朴笛南姆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6月9日)称,“太后已由颐和园回京”,“彼顽固凶横之董福祥骑马后随,旗帜飘扬于道中,以显董军之威,其号手力扬其声,似挟有杀伐之音者。观此情状,殊不能使人安心也”。又说,“今日天已黑暗,复闻惊人之消息,彼顽固凶横之董福祥,率其甘勇重入城中,驻扎于天坛先农坛前之空地”。“使馆至此始大震动,发急电与水师提督,速派援兵,至急至急,但为时已晚矣,真是太晚矣!”“盖中国疏懒之政府,今已奋臂而起,不久将冒险而来攻,或即将来攻[36]。”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政府,并不是义和团。就是说,西方列强向北京调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付义和团,而是为了对付清政府。何况,他们最初还没有料到义和团敢与武器精良的外国侵略军对阵,也没有料到这两个冤家竟会联手抗战。从下面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义和团虽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但并非庚子之战的主角,更不能决定或战或和的问题。 

五月十七日(6月13日)清政府命荣禄、聂士成、罗荣光在天津、大沽一带实行军事戒严,以重兵控制铁路、车站,实力禁阻各国兵队,不准一名洋兵闯入畿辅。但他们以“不可衅自我开”为由,拒不奉命。 

五月十八日(6月14日)义和团在廊坊车站拆毁铁路,力阻洋兵进京,双方展开血战。 

五月十九日(6月15日)荣禄奏称,帮办铁路大臣张翼等同法国驻天津领事杜士兰协商议定,只要清政府发布谕旨,切实负起保卫各国使馆之责,外国军队就暂缓进京。 

五月二十日(6月16日)清政府同时发出两道谕旨,一是命荣禄速派武卫中军实力保卫东交民巷;一是命荣禄、聂士成、罗荣光力阻各国续来入京之兵,以符张翼等与杜士兰约定协议。如各国不肯践言,则衅自彼开,该督等须相机行事,朝廷不为遥制,万勿任令长驱直入,贻误大局。 

自即日起,慈禧太后连续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外和战与对义和团的剿抚问题。 

同日,停泊在天津大沽口外的外国海军将领向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令中国军队于次日两点前交出大沽炮台,过时将武力攻取。同时经由法国驻天津领事杜士兰将该通牒转呈直隶总督裕录。 

是日夜,江苏粮道罗嘉杰派其子至荣禄宅,密禀所获有关《丁教习韪良条陈》的内容。

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罗荣光率中国军队撤走。 

同日,荣禄将罗道密禀转奏慈禧太后,太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第二次御前会议上宣露其内容,大肆鼓动,表示要同列强决一死战。 

同日,清政府命各省督抚派兵星夜骋赴京师,听候调用。 

五月二十三日(6月19日)清政府认为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是对中国首开战衅,有意失和,勒令各国使馆于二十四小时内撤离北京,开赴天津。各使馆要求宽限撤离时间,遭到清政府拒绝。朴笛南姆威尔认为,“今战事已开,从此非拳匪之事,而为政府之事矣”[37]。 

五月二十四日(6月20日)此前奉命保卫东交民巷使馆的武卫中军、武卫后军,因宣战照会规定的时限已到,复奉命开始围攻各国使馆。 

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诏书,向国内官绅军民进行战争动员。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强行向中国调兵,尤其自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三日(1900年6月9日)以来大批向北京调兵,是引发庚子之战的关键所在。且这次战争的双方都隐瞒自己的政治目的,也始终没有公开宣布同对方断交、开战,只是以强行调兵进京和武力禁阻调兵进京的形式进行。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考察,战争双方做得都不甚规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确实是一场战争。因为,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外国军队不经允许进入主权国家或在使馆内屯兵,就是发动侵略战争。至于清政府照会中为什么只令外国使馆撤到天津,而不提出与他们断交、开战,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列强后续调兵进京只是以保卫使馆为名,并没有宣布同中国断交、开战;二是此前有个张翼、杜士兰协议,只要清政府发布谕旨,切实负起保卫各国使馆之责,外国军队就暂缓进京。如今列强不仅大量向中国增兵,还要强占大沽炮台,故清政府认为他们撕毁了上述协议,中国政府也就不再承担保卫使馆之责。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清政府始终不承认攻打使馆,而把此事推到义和团与董福祥身上,自己的责任仅是形势混乱中保卫不周。其实,攻打使馆一事完全是武卫军所为,自始至终由荣禄指挥,同义和团没有关系。从朴笛南姆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一书中可知,义和团个别人员曾与使馆发生过纠纷,那是因同伴被使馆人员抓去,前往使馆要人,且时间上是在使馆被围之前;使馆被围后也曾有一人潜入使馆边缘,但随即被洋兵开枪打死。故书中只有德使克林德捕捉和枪杀义和团的记载,从没有义和团围攻使馆之事。林华国教授曾对此作过专门考证,笔者认为这些考证是可信的。而最后把围攻使馆一事算在义和团的账上,完全是西方列强与慈禧太后做的一笔交易。故在双方谈判“惩凶” 问题时,西方列强装聋作哑,只追究董福祥的个人责任,根本不提荣禄,更不追究清政府的责任。当时,西方列强指控中国的最大罪名是杀使臣、围使馆,他们为追究战争责任杀了那么多清朝满汉王、大臣,但却杀不了董福祥,最后只好以将其革职了事。 

西方列强之所以会这样做,与其中途改变战争目的有关。他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最初目的,本来是要废除慈禧太后,推翻清政府,复辟光绪,瓜分中国。但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下,他们不久发现自己对中国的认识有误,没有清政府的合作根本就无法对付中国人民的反抗。遂改弦更张,放弃瓜分中国的政策,重新回到联合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共同对付中国人民的老路上来。就拿“惩凶”一事来说吧,他们认为既然从自身利益出发,“惩办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的”,也就不能“废弃中国整个国家组织”[38],即清王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体制,也就不能执意严惩她的亲信了。所以,从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看,参战三方——西方列强、慈禧清政府和义和团,都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最初目的。西方列强没有达到瓜分中国的目的,只是捞到九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和在中国的一些权益,其清除顽固派和强迫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做法,则可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归根到底还是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慈禧太后虽然保住了皇位,但却牺牲了顽固派,清政府从此成为洋务派的天下,失去了原来的制衡机制。尤为严重的是,被迫实行的新政为立宪派的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却将清政府引入进退两难的绝境,最终送掉了卿卿性命。义和团临危受命,以自己的巨大牺牲击败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虽未实现彻底驱逐外国侵略势力的愿望,但却保住了中国的半独立地位。他们热爱祖国、英勇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榜样,其不够明智之处也为后世留下教训。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付出最大的是义和团,而受益最多的是袁世凯北洋集团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立宪派,清末民初的20几年简直就成了他们的天下。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 者:朱东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以下简称《义和团》)(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4页。 
[2]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152页。 
[3] 张海鹏:《追求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15、216页。 
[4] 林华国:《义和团史事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81、85页。
[5] 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第320—325页。
[6] 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7] 林华国:《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8]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45页。
[9]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37—38页。 
[10] 《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782页。 
[11] 《清实录》,第57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1025页。《义和团》(四),第10—11页。
[12]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誌》下册,第1024—1063页。 
[13] 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14] 《国闻备乘》第81页。 
[15] 陈夔龙:《梦焦亭杂记》第1卷,第11页。1925年木刻线装本。 
[16] 刘坤一:《刘忠诚公遗集·电信》(以下简称《刘忠诚公电信》)第1卷,第14页。宣统元年木刻版。 
[17] 窦宗一:《李鸿章(日)年谱》,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396、398、408页。 
[18] 《李鸿章(日)年谱》第396页。 
[19] 《清实录》,第57册第776页。 
[20] 《李鸿章(日)年谱》第395、396页。 
[21] 《李鸿章(日)年谱》第397、398页。
[22] 《清实录》第58册,第11页。 
[23] 《李鸿章(日)年谱》第407、408页。
[24] 《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第312页。 
[25] 《德国外交文件》(二),第2页。转引自《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第285页。 
[26]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第二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43页。 
[27]丁韪良:《北京之围,中国对抗全世界》,1900年英文版,第145页。转引自《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第324—325页。
[28]《北京之围,中国对抗全世界》,第145页。转引自《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324页。
[29] 左原笃介等:《八国联军志》,《义和团》(三),第229页。时间有误,应为一千九百年八月十八号。文中标点不甚恰当者亦略有改动。
[30]《北京之围,中国对抗全世界》第145页。转引自《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324—325页。 
《义和团》(三),第229页。 
[31]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33页。 
[32]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义和团》(一),第48—49页。 
[33] 《袁太常公行略》,转引自林华国《历史的真相》,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0—121页。
[34] 《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第528—530页。《近代中国史事日誌》下册,第1063—1073页。 
[35] 《英国蓝皮书》第82页,转引自《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第289页。
[36] 《义和团》(二),第214、215页。 
[37] 《义和团》(二),第234页。
[38] 孙瑞芹:《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第126、130页。商务印书馆,1960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13:38 , Processed in 0.03176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