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3-8-19 21:2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303| 评论: 1|原作者: 常海思|来自: 东方红网

摘要: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间:2013-08-19 17:10来源:来稿选登作者:常海思点击:185 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就不会使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锋队的作用。所以,一切真正的共产党员和有志于革命的人们,都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就专门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谈谈马克 ...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历史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的重大成果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正确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人类对于社会历史的认识第一次成为科学。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表现,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形成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完整体系,向我们提供出一副社会发展的统一的图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社会历史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地反映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我们把握社会生活、社会历史的基本线索;阶级、国家、革命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表现,是我们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指南;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从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观察社会现象的一个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抓住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个基本事实,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找到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他们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他们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4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出发点,即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立足点,用人们的社会存在来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坚决批判了以主观动机、“绝对观念”、人类理性、抽象的人和人性为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
      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一定的生产方式是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者之中,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是特别重要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是起决定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一般是处于主要矛盾方面,这原因不是别的,因为人们结成生产关系就是为了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界的,就是为着发展生产力的,离开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生产关系就不能产生也是没有意义的,动物没有生产,所以它们之间也用不着什么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否则就不会产生,当一种生产关系由适合转向不适合时,它迟早必将灭亡,这是一条最根本的历史规律。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人不能停止消费,所以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人们生产时为了解决人们吃喝穿住的物质需要的,不进行生产,这种需要便不能满足,而满足了某种生活需要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就不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在生产工具产生以后引起了新的需求,这新的需求推动人们去改造已有的生产工具和发明更新的生产工具。同时生产力的现有水平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人们的这个要求不断变成现实。
     当生产力发生根本变化以后,就要求生产关系必须跟着发生变化,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3页)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起重大作用。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就是证明。当它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时,生产力就会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就是证明。
      发展生产力是改变生产关系的目的,而改变生产关系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反过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史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巩固新生产关系的物质保证。在什么时候以何者为重点?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主要是抓改变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已经适合生产力的情况下,主要就是巩固新的生产关系,充分发挥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来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历史上每一社会形态都是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这两种公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以及按劳分配关系这三方面的总和。
     历史唯物主义形象地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它的地下部分是经济基础,地上部分是上层建筑。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的总和。
     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部分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精神的东西,体现着人们之间的一定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设施,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政党等国家机器或政治组织。这些制度和设施,体现着人们之间的一定的政治关系,通常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地位最有力的工具;而政治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灵魂。
     这样我们就有了完整的社会形态的概念,一定的社会形态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就是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向前发展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经济基础不同,所以上层建筑也不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公有制经济为主已被私有制经济为主代替了,其上层建筑必然会变成资本主义性质的。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虽然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上层建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消极的因素,它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它运用政治权利和思想影响竭力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并通过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革命的进步的上层建筑对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巩固起促进作用,加速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反动的落后的上层建筑竭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对新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巩固起阻碍作用,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当前,资本主义庞大的上层建筑竭力维护已经过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是已经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仍在延续的重要因素。这就是美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要用其思想文化腐蚀中国人民的根本原因。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这就是说,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起何种作用,归根到底看它是否同经济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在原始公社解体之后,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阶级、国家、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中特殊的历史观象,也是各个阶级社会形态中的共同现象。三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的集中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手中的暴力工具。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的理论,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研究和处理阶级社会的重大问题,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中有阶级存在,发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梯也尔和米涅等人,就叙述过欧洲中世纪以来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就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级从收入方面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方面的新贡献是:“(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32—333页)这些新贡献,揭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及其客观规律。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区别。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阶级并不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力有了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从而也就没有任何阶级的存在。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为剥削和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扩大,逐渐产生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来剥削他人,于是就产生了阶级。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说:“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4页)恩格斯也说:“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2卷,第560页)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阶级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式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一定生产方式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首先,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阶级起来进行斗争,才能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其次,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也表现在一个社会形态本身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阶级社会中的每一社会形态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进步,一般说来,是同阶级斗争相联系的。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阶级的斗争,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统治者作某些调整和改良。最后,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还明显地表现在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上“最后的斗争”。通过这场斗争,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也消灭了阶级本身,使人类社会从阶级社会过渡到无阶级的社会。
     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就出现了国家。国家是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国家,都是剥削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是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不同的新型国家。它是人民对剥削者和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的专政,对广大人民的最广泛的民主。马克思认为,不间断革命是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应有之义。他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04页)它的任务是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的条件下,消灭阶级,从而也消灭国家。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其实质是革命阶级用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实现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6页)
     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舍此就不能完成社会的飞跃。社会革命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唤起人民群众的觉悟,寄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和热情。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象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历史唯物论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它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内容,包括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国家,劳动人民(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个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用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上,第32页)。但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成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正像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取代一样,资本主义也必然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道路。
     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首先通过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宣言》还提出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主要任务:“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宣言》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提出,但又看到消灭私有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提出了一些“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过渡性措施。《宣言》还把确立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提出,指出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而两个彻底决裂,不承认和实践两个彻底决裂的人,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要争得解放,必须“组织成为政党”,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要由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中最革命、最有觉悟的部分。“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宣言》,第40页)共产党人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宣言》中还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设想成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第50页),即后来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宣言》还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策略原则,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同上,第61页)这个原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宣言》还强调各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应当相互支持、团结协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宣言》的这些基本思想,表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现在已经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而是意味着深人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4卷第197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那时候还会有新的矛盾要解决,有新的未知领域要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在不断地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过程中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发展观是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的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它批判了思想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的。它认为认识是人的大脑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它不仅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它揭示了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包括生产实践、改变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教育、军事、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先是从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飞跃。这个过程是多次循环,一次比一次更高的。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还揭示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它不是谬误,是绝对的。二是指按人类认识的本性和可能来说,它完全可以正确地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作为每个人来说,认能力是有限的;而作为世世代代无限延续的人类来说,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绝对的。而且,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一所以,承认人类能够而且正在逐步地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毛泽东指出“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72页)既没有脱离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脱离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每一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过程中,一个个相对真理,如同一颗颗水滴,汇成无尽的绝对真理的长河,人类正是通过相对真理,日益接近并实现着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他第一次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论述了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分析了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人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过程,主张认识要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坚持了认识的辩证唯物论。这些问题由于过于专深,就不做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人,可以阅读有关原著,加深理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前朝遗民+ 2013-8-20 17:14
现在人的文章在这里就不应该登,多数应该都是修正主义的东西。

中国洋奴哲学爬行猪头团的成员 啊!,失敬,失敬。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8 10:30 , Processed in 0.01718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