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第13讲】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必然招致经济危机

2012-1-9 10:4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3075| 评论: 0|原作者: 马克思主义100讲

摘要: 如果说有哪句话能够一语概括出有史以来一切经济危机的产生机制,那么答案就是——“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我们还处在一个资本追逐利润的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就一直不会远离;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越高明、范围越广阔,经济危机也会爆发得越猛烈、散播得越遥远。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再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
马克思主义100讲 透过《资本论》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之二

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必然招致经济危机

作者:王佳菲

如果说有哪句话能够一语概括出有史以来一切经济危机的产生机制,那么答案就是——“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我们还处在一个资本追逐利润的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就一直不会远离;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越高明、范围越广阔,经济危机也会爆发得越猛烈、散播得越遥远。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再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2008年8月,当时正在参加总统竞选的奥巴马在一次选战辩论中声情并茂地讲道,“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他毫不掩饰地抨击华尔街“贪婪、不负责任”。 正式当选美国总统后,奥巴马一方面拿出大笔纳税人的钱为金融机构注资“输血”,为华尔街老板们过去的贪婪买单,另一方面又不止一次地以“贪婪”来痛斥华尔街高管在经济衰退时仍收取丰厚分红的行为。曾几何时金光闪闪的“华尔街”招牌俨然成为“贪婪”的代名词,人人喊打。

说华尔街贪婪,这并不假;但贪婪并不是华尔街的“专利”,也不见得是华尔街的“耻辱”。无休止地追逐利润原本就是一切资本的天性。

《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 在这里,“商品”表达了两层意思:

首先,工人是自身劳动力商品的出售者,因此,工人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劳动力,这绝对是一种大大有用、物超所值的商品,“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这就是资本家希望劳动力提供的独特的服务。” “劳动力维持一天只费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却能发挥作用或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一天的价值大一倍。这种情况对买者是一种特别的幸运”。 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超出劳动力自身价值(后者通常来说即为工资)的部分,就是价值的增殖部分即剩余价值,它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创造出来了,但是还得等到商品顺利出售后才能最终实现。

其次,老板们之所以要购买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既不是为了养活工人,也不是爱好收藏机械,更不是为了生产出大堆东西来直接供自己一家老小享用,而是因为这样可以生产出商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为卖而买”  。“为卖而买”当中就蕴含着生产与消费相脱离的可能性,蕴含着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运动,因而埋下了过剩危机的隐患。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来作个比较。

简单商品流通中的“为买而卖”,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占有各种具体的物品(即使用价值)来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所以这一过程的重复或更新是以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两头都是货币(即交换价值),钱才不怕多得没地方存呢;而且,这个货币是作为资本来进行流通的,其目的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获得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总而言之,资本主义生产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为了追求价值增殖不得不生产使用价值,所以它的生产不可能是按消费的要求来决定的,而是尽可能地扩大生产,尽可能地去占领市场。这样一来,自然会出现超过有效需求的商品过剩。

第一个特征弄清楚了,那么第二个就不难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 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是资本积累不断扩张的原动力,资本的天性和使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它必须这样行事——若不在激烈的竞争和疯狂的贪婪中抢得一席之地,就等于甘愿一败涂地而血本无归。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或一位资本家的贪婪,在道德上是无可指摘的,“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借工人之口描摹了衣冠楚楚的资本家如何诠释自己的角色——“你可能是一个模范公民,也许还是禁止虐待动物协会的会员,甚至还享有德高望重的名声,但是在你我碰面时你所代表的那个东西的里面是没有心脏跳动的。”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1年,曾经笼罩着 “美国500强第七名”、“全球领先企业”、“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等诸多光环的安然公司爆出账务舞弊丑闻并走向了破产;2002年,IT业界陷入多事之秋,世界通信公司财务欺诈一波未平,施乐虚报利润事件一波又起,原本在人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高科技企业批量性地发生震荡。想当年,美国总统布什也曾接二连三地对这些欺诈行为提出过严厉谴责,可又有什么用处呢?如今这一次,轮到华尔街站到了风口浪尖,倍受政府和舆论的口诛笔伐,谁知道下一次又会轮到哪里?戏剧还远没有落幕。

话说回来,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的泡沫是整个资本家阶级集体创作的杰作,而华尔街精英们则把这部作品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资本在有限的空间内不停地追逐利润、扩大生产就难免出现过剩,这些行业的利润率也会呈现下降趋势 。前面已经提过,本世纪以来美国的资本闲置率很少低于30%。资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要挪到能够提高利润的地方去。就像《资本论》中所说的那样,“如果利润率下降,那么一方面,资本就紧张起来,个别资本家就用更好的方法等等把他的单个商品的个别价值压低到它的社会平均价值以下,因而在市场价格已定时赚得额外利润;另一方面,就出现了欺诈,而普遍助长这种欺诈的是狂热地追求新的生产方法、新的投资、新的冒险,以便保证取得某种不以一般平均水平为转移并且高于一般平均水平的额外利润。” 这是千真万确的,美国的过剩资本把这两个办法都用上了。

一种出路是“出国淘金”,即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为了追逐更多利润,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将大量的制造业生产向中国等国家转移。这不仅压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率,也壮大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后备军队伍,从而有利于压低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这些原高工资国家工人的谈判能力。这种玩法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在进行着,使得美国经济不断地空壳化,除了一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核心产业外,制造业能转移的都转移出去,到2005年,美国的实物生产只占了GDP的13% 。

另一种尝试是“赌场捞金”,从生产领域转入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投机领域。美国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早已超过制造业,2001年—2006年始终保持在2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同时,国民经济已高度金融化,金融繁荣对整体经济运行态势举足轻重,尤其是在2001年刺破了新经济泡沫之后,房地产业及其金融化成为维持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的主要途径。更何况,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稳坐第一把交椅,把持住这方面的优势,好处是说不完的。全世界资本参与,美国政府支持,不亦乐乎!货币金融体系,本来是为了适应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壮大的,但美国把它建成了世界赌场的中央大厅。千万不要忘记,这里面,有些资本是靠碰运气赚钱的,有些资本则是靠开赌场或坐庄赚钱的。虚幻的财富梦将越来越多的小资本,包括劳动者的血汗钱吸引到赌场当中来。但操纵这个大赌场的主要力量却是资本势力雄厚的银行家、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华尔街和他们后台老板的贪婪得到了巨额的回报,赚了个钵满盆平;而众多投资者则最终梦断此处,哀鸿遍野。不知你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膨胀起来的金融资产泡沫总有一天会崩塌的,但是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货币却不会销毁消失,那么,危机来临后到处是亏损赔钱的哀鸣,那些钱究竟去了哪里?看吧,这还不是个一般的秘密。

如果简要地把上述内容按照危机发生的逻辑顺序重温一遍,那么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类似下面这样的图式:

资本追逐利润—→收入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发展消费信用—→债务清偿困难—→爆发经济危机

归根结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一切经济危机共同的根源所在,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必然招致危机的频繁光顾。“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因而是必然到来并周期发作的。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如何孕育、产生、发展、激化、爆发,客观上就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本质根源、具体原因、表现形式、作用影响、发展趋势等等,这一系列洞见贯穿于整部《资本论》当中。

例如,关于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信用体系而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信用的伸缩只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各阶段更替的征兆,所以“政治经济学的肤浅性也表现在,它把信用的膨胀和收缩,把工业周期各个时期更替的这种单纯的征状,看作是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 另一方面,信用对危机又会起到加速和强化作用,以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 这些论述无疑在启示着我们,必须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演化与当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变化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地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根源,以及其具体诱因和新的表现形式。

可以说,每一场危机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诸多现实条件交互作用下各种矛盾的具体演化,因此,我们的分析不能就此止步,还有待于接下来继续探秘。(待续)


参考文献:
——————————————————
1资料来源:新华网,2008年9月23日。
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5-996页。
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4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178页。
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7页。
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8国际著名左翼学者罗伯特•布伦纳等人认为,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利润率的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制造业持续性的产能过剩”(参见蒋宏达、张露丹译:《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5期)。在马克思看来,竞争和资本的生产过剩并不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而只是它的一种伴生现象,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了的。无论怎样,生产过剩与利润率下降是密不可分的。关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书第二章将进一步讨论,这里不再展开。
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0数据来源于梁孝:《赌钱 借钱 抢钱: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载《博览群书》2009年第1期。
1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1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0页。
1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500页。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08:42 , Processed in 0.01813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