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回忆毛主席送毛岸英同志到我村参加劳动的经过

2013-9-13 22:0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45| 评论: 0|原作者: 郝光发|来自: 东方红网

摘要: 回忆毛主席送毛岸英同志到我村参加劳动的经过时间:2013-09-13 21:02来源:来稿选登作者:郝光发点击:7 次仇越按:朋友,认真地向你推荐这篇《陕西日报》于1977年5月4日发表的文章。看了这篇不足二千字的短文,你就能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就能理解毛泽东的好多所作所为,就能多少理解毛泽东思想。在东风浩荡,举国欢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大喜日子里,我看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送毛岸英同志 ...

回忆毛主席送毛岸英同志到我村参加劳动的经过

时间:2013-09-13 21:02来源:来稿选登 作者:郝光发 点击: 7 次

       仇越按:朋友,认真地向你推荐这篇《陕西日报》于1977年5月4日发表的文章。看了这篇不足二千字的短文,你就能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就能理解毛泽东的好多所作所为,就能多少理解毛泽东思想。

        在东风浩荡,举国欢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大喜日子里,我看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送毛岸英同志去上劳动大学的画幅,顿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当年的情景,又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眼前。
        早在一九三九年,毛主席就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毛主席指明了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必由之路,是知识青年前进的指路明灯。毛主席不仅这样教育广大青年,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那是一九四六年二月,毛岸英同志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回到延安不久。一天,毛主席在王家坪住室门外的小石桌旁亲切而严肃地对毛岸英说,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习的是书本知识,你还要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岸英同志听说让他到农村去劳动锻炼,十分高兴。
        过了两天,我到毛主席的住处。主席对我说,我想叫岸英到你那里,上一段劳动大学。你就当他的教授。我听后,很惊讶地说:“我斗大的字识不了几布袋,咋能当教授呢?”主席和蔼地问我,你会掏地吧?我说会。主席又问,你会种庄稼吧?我又说会。主席便高兴地说,好!就让岸英跟你学这个。
        时隔不久,岸英背着背包,步行来到我们吴家枣园。我当时是村长,岸英一见面就拉住我的手说:“郝叔叔,我到这里学习来啦,请叔叔多指教。”我们把岸英同志领到窑洞里,打开背包一看:马列的书,一床粗布棉被,还有四十多斤小米。我开玩笑地说:“还怕到这里把你饿着不成?”岸英也笑着说:“我爸爸怕增加乡亲们的负担,叫带来的。”
         新的生活开始了。晚上,岸英同志和杨培中一起睡在窑洞里,白天,和乡亲们一块上山劳动。
        一开春,我们变工队冒着刺骨的寒风抓紧掏地。岸英同志总是和我们一起,从早干到晚。我们都怕把他累坏了,叫他少干些。可是,岸英同志不同意,他说,“我是来跟你们一起劳动,向叔叔们学习的,怎能特殊呢?”我们掏地是左右开弓,挥镢自如,移动向前,岸英开始时,只能一边使镢,照直向前,很是吃力,不大一会,便满头大汗。休息时,见我们手上都有那么厚的茧子,他便说:“我也要锻炼得和你们一样。”
        那时上山开荒掏地,山坡上全是杂草烧成的灰,十几把镢头舞过去,尘土飞扬,象土路上跑汽车一样。大家满身灰土,一脸汗水。掏热了,我们脱掉棉衣甩去鞋子干,岸英同志也跟大家一样,有时候,他还光着膀子干呢!中午,我们一块在地里啃窝窝头。他饶有风趣地说,窝窝头比外国的面包吃着香。
        刚握上镢头,加上用力过猛,岸英同志的手打起了血泡。但他不吭声。血泡磨破了,鲜血染红了镢把,大家发现了,都心疼地问他:“手疼的厉害吧?”他笑笑说:“不妨事。”说罢,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把手一裹,又干起来。我当时很感动,劝他:“你刚劳动,不能跟我们比,干一阵歇歇。”岸英同志诚恳地回答道:“我年青,需要好好磨炼磨炼。”他就是这样,出色地上完了二十多天的“掏地课”。
        季节不等人。我们掏地一结束,就赶紧送粪。一大早,哨子刚响过,岸英就和我们一起起圈、装粪,赶着毛驴上山送粪了。春播到了。种洋芋,岸英也象我们一样,脖子上挂个装种子的布袋,一手抓粪,一手点种。看到我们犁地费劲,他也争着去学。他不但对体力活坚持苦炼,而且勤学好问,把谷子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洋芋为什么要施肥下种等问题,都详细地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
        在一天繁重劳动之后,虽然十分疲倦,晚上岸英还爬在炕上认真钻研马列著作。乡亲们看他学习不方便,给他做了个小木桌。岸英同志既感激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大了,还认真地写了不少读书笔记。他利用休息和晚上空闲时间,把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大家听,使我们懂得了很多的革命道理。
        岸英同志是毛主席的儿子,又是从列宁的故乡留学回国的。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白天,他干活卖劲,晚上学习睡得很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给房东家担水、劈柴、扫院子,他生活朴素,穿的是灰粗布衣服,盖着土布被子。他和房东家一起喝稀饭,啃窝窝头,跟群众打成一片。他常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走家串户,了解群众生活,熟悉农村情况。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他,愿意接近他。
        一九四六年下半年,蒋匪帮调动大军准备进犯延安,时局一天天紧张起来。我们为了岸英同志的安全,经请示中央,决定送他回去。他惋惜地说:“我锻炼的时间还很短,劳动大学还没毕业呢!”我们在场的几个人都满意地说:“你已经完全毕业了!”村里的大人小孩听说岸英同志要走了,把他住的院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乡亲们看着这个身穿粗布衣,头包白毛巾,皮肤晒得黑黝黝的年青人,打心眼里高兴。人们争相握着他长起厚茧的双手,恋恋不舍地把他送到村口。岸英同志激动地向和他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说:“我的学习还差得很远,以后还要来补课。”说着,他劝大家回去。但乡亲们谁也不愿离开,站在那里一直看着岸英同志不断回身招手的身影消失在山峦之中,才回村里。
        岸英回去的第二天,毛主席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我到王家坪去。毛主席向我打听岸英锻炼的情况。我说,他掏地、送粪、播种、犁地等庄稼活都学会了。主席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学不完的。
        自从岸英走后,我们吴家枣园的群众经常想念他,议论他,希望他能再到吴家枣园来。我们做梦也不会相信,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中,光荣牺牲了。噩耗传来,吴家枣园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岸英同志住过的窑洞前,开了个隆重的追悼会。人们含着眼泪回忆着岸英同志在吴家枣园期间的一幕幕动人情景,为失去一个忠实执行毛主席教导,脚踏实地与工农密切结合,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青年而悲痛。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老人家指出的,毛岸英同志实践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吸引并鼓舞着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
                                                                       (原载1977年5月4日《陕西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5 04:07 , Processed in 0.02856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