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成长——我们曾经走过的路(3)

2011-11-15 18:1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6081| 评论: 0|原作者: 陈恩普

摘要: 成长—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续四(第二章七、八、九节) 老红军陈恩普革命回忆录七、六战六捷反围剿横扫千军如卷席1931年5月,我中央苏区痛快淋漓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大围剿”。6月蒋介石亲任围剿总司令,何应钦任副总司令,指挥近23个整编师又3个旅共计30万人实施“围剿”。主力是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蒋鼎文等嫡系部队。配置了5个航空队几十架飞机,并请来英、日、德等国军事专家当顾问。7月1日敌军分兵三路,以“ ...
(第二章)          八、建立苏维埃政权 当选苏维埃代表
 
1931年9月,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失败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连占我东北的沈阳、海城、四平、长春、营口、抚顺等大片国土。东北军丢枪10万、丢炮3千、丢飞机260余架。日军烧杀奸淫、洗劫掠夺,国人震惊。蒋介石忙于“围剿”及应付两广军阀倒戈,竟提出:“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们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由国联主持公道”。张学良将军背着黑锅,把东北军撤进关内,引起全国各城市学生市民游行、示威、请愿,掀起了“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民主运动。中共中央,于9月22日发表了《中共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评击蒋介石的妥协卖国、坚持内战的政策,号召全党广泛发动群众,投入到反侵略的战争中去。蒋介石一边实施武装镇压群众反日运动,一边提出“以和平对野蛮,忍痛息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这让国民党各派系找到借口,同床异梦地出现了广州南京两个政府,国民党内部分崩离异,昔日为友,今日为敌,各怀鬼胎,翻云覆雨,开始了逼蒋介石下台的闹剧,12月蒋介石再施“以退为进”的伎俩,无奈下野。
国民党内外交困、貌合神离、争权夺利,互相暗算,使我中央苏区有了一个喘息机会。在总结第三次反“围剿”战果中,红军开始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三大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筹给养。红军稍适休整,立即投入地方工作,抢收抢种,恢复苏区经济。新解放区实施土地改革,掀起拥军爱民,扩大红军运动。军事上实施对外扩张,准备在赣南、湖南、闽西再争取夺占20个县400万人口的区域。
首先在苏区内实施“清扫土围子”军事行动,坚决拨除几百个地主武装据点,清除经济军事的阻碍,以巩固苏区的红色政权,确保发展壮大。
10月初,我三军九师转回余都,集中兵力打马鞍石和上堡的土围子。上堡土围子高约五六丈,厚有丈余,红石条垒砌,围长约一里。估计明清时已构筑,又经数年加固,墙楼设碉堡、枪眼,内有房屋近百间。土豪地主纠集千余靖卫团裹胁百余群众固守抵抗,有充足储备及井水,四周广野平地,无任何地形掩护,极难接近。为了不伤及土围子内的平民,我军没有直接向土围子内调射迫击炮,以枪炮直打土围子厚墙,但丝毫没有作用,数次云梯攻进,被其密集火力击退。我军采用政治攻势,做匪兵亲属工作,去喊话又遭其枪击。靖卫团总竟按“联座法”,在墙头枪杀来喊话家属的靖卫队员。我们派出谈判代表 “竟宰来使,挂头于城门”。这暴行引起了红军百姓愤慨,也动摇了靖卫团队员的斗志,群众愤而自愿支援红军打土围子。我们在群众支援下,挖交通沟逼近土围子,再打地下坑道一步步逼近高墙之下,匪徒从墙上投手榴弹和黑火药炸药包,阻止我军进攻。我们调集全军最优秀射手,一个个敲掉敢于冒头的敌人,吓的敌人不敢往墙下看。用了半个月时间,坑道挖到厚墙之下,推进一两口上好棺材,装足炸药,实施“棺材爆破”。爆破前三天,进行日夜不断骚挠,硬弓射传单、射火箭或调上两炮,弄的靖卫队员疲惫不堪。预定临辰5点炸药,攻击土围子,我们炊事班设法弄了一顿好吃的,3点送上前沿。随着两声巨响,炸垮了厚厚的围墙,部队和赤卫队在机枪掩护下冲进了土围子。我们炊事班举着扁担跟着冲了进去,一阵“缴枪不杀!”“放下枪!红军优待俘虏! ”逐屋分割,顽抗的敌人立即被击毙。不到一个小时,天刚亮,千余靖卫队员举着手投降了,许多敌人来不及穿衣服,光着屁股跑出来:“别开枪,我们投降!”共缴枪几百枝,大刀、梭标、土枪、土炮堆成山,缴获了万担粮食。太阳刚升起,被绳子捆成串的匪徒们被押出土围子,数千群众跑来观看,怒不可止的群众咒骂甩石头,咬牙切齿冲上去给仇人两拳,老百姓对这些穷凶极恶、鱼肉百姓的家伙恨之入骨。
接着我军打余都城东北的马鞍石的土围子,土围子处在群峰林立之间,自然形成的红石山,岩峰突立险峻光滑,半山腰和山顶有庙有房,仅有几条夹在石缝间的石台阶路能通山上,处处设有碉堡工事,真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上多是当地最大最凶残的靖卫团骨干,经过国民党特殊武装,武器配备极强。在三次“围剿”中充当着国民党军队的马前卒,烧杀报复极为凶悍。我军采用炮击,逐山头使用吊索云梯攀进,夺其水源,整整打了半个多月,终于拿下了这个“土围子”。
经过苏维埃政府的公开审判,召开了万人公审大会,举证了其屠杀苏区干部、群众,红属的种种罪行,坚决地抢决了一批首恶骨干,极大的震奋了苏区人民。
4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在各路红军,在地方武装、赤卫队、少先队及群众奋战下,基本拔除了插在苏区里的百余个靖卫团的土围子、土匪团伙。少数残余靖卫团逃到赣州城或更远的国民党占领区去了。至此中央苏区的红色根据地基本形成,已基本连片占据了石城、长汀、瑞金、余都、兴国、会昌、武平、宁化、清流、归化、泰宁、建宁、寻乌、安远、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万安、赣州郊区等20个县的广大地域。
正当革命澎湃发展之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三中全会,会议局部纠正了王明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左倾”估计,成立了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但也仍然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执行夺取中心城市的计划,以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主张。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仍遭到排挤,这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一个很长的艰难曲折的过程。由于这个“左倾”路线,国民党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报复行动,在白色恐怖下,党中央的地下机关已无法在上海立足,开始陆续地迁往中央苏区,中央苏区把政治中心由兴国也迁到苏区中心位置瑞金。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我鄂豫皖苏区、湘鄂赣苏区、赣东北苏区、洪湖苏区、川陕苏区、琼崖地区都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现了十多个革命政权的苏区,有必要也有条件成立一个统一的全国革命政府,以对抗反革命的国民党政府。中央决定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原定的会期因第三次反“围剿”一再推迟,现各苏区党政军,开始自下而上的选举产生大会代表,要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真正体现工农兵当家作主的特点。经动员和充分的酝酿,提出侯选人再返回基层讨论,那真是“充分肯定,广泛评功摆好”,把群众民主气氛提到空前的热烈。我不仅在连里,而且在团里也被通过当选为代表,同志们评价我革命性坚定,打仗勇敢,干一行爱一行,能动脑筋,能吃苦耐劳,能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连队的三大民主工作搞的出色,是最能吃苦最能奋斗的好同志……摆功把我弄的一身是汗。其实我没有那么好,我仅仅完成了我应完成的工作。这摆功成了我革命的动力,我从心里感激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这么多首长、同志的关心,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只能以更坚定更勇敢的决心,去拼命为革命事业奋斗,以回报战友们对我成长的鼓励。
这些代表多数是战斗英雄、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普通士兵代表占到部队代表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代表是在非常平等民主中,由群众精心挑选的,我们感到了真正的政治平等。我这个种田、放牛、打铁的穷汉竟能当上国家一级的代表,是党和军队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党在一步步促进我成长。
11月初,是永远值得我纪念的日子,红三军几千人只产生了十多名代表。黄公略军长召开全军大会,滕代远政委把代表一一请上主席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一把代表作了介绍,当场给我们代表发了一套暂新的军装,佩戴上大红花。
黄军长,滕政委以军人特有的风范,以最高的规格,带领全军将士们向我们代表致以崇高的军礼,战友们全付武装,夹道致持枪礼,在鞭炮声中送我们去参加大会。这是最高的信任,是最高的荣誉,也是最高的史命,这是战友们期盼一个新生共和国的呼声。
1931年11月6日我们来到瑞金,7号在端金叶坪沙洲坝的一个很大的词堂里,各省市及地下党的600多名工农兵代表,代表着全国16个红色根据地,出席了全国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中国历史上,这象征着第一次由工农兵掌握政权的开始。
那一天整个瑞金沸腾,成千上万群众,赤卫队、少先队、红军部队手执红旗、纸彩旗、五颜六色的造形灯笼,从四面八方涌向叶坪。象过盛大节日那样兴奋热烈,锣鼓喧天,龙腾狮舞,嗦呐声冲天,人山人海挤满了会场外的稻田广场。
宣布开会,鞭炮齐鸣,山神炮轰响震憾大地,百龙齐舞。这是自北伐战争以来,群众早已期盼的时刻,一个由工农兵专政的共和国即将诞生,那将是一个新社会,新制度在中国开始的时刻。
由叶剑英任阅兵司令,指挥着威武的红军阅兵部队开进会场 ,盛大的步兵方队、炮兵方队、机关枪方队、骑兵方队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苏维埃政权万岁!”“人民万岁!”的口号,在声震大地的整齐步伐中行进。这是自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大阅兵。几百人一个方队,整齐威武,使群众振奋和大开眼界,也使我们这些只经过出操演习、打仗的战士们大开眼界,我们有了这样的威武之师定能天下无敌。
上午和下午国民党的几架飞机从空中飞过,哼着盘旋了几圈。群众几乎没有兴趣理会它,照样热热闹闹办自己的喜事,那飞机没味道地飞走了,倒是有些群众指手划脚地咒骂着,添了几分热闹。
会议从7号开到27号,不断地进行各种议程,分组讨论各位首长的报告及提出的各项草案、机构人选。我是第一次那么近的看到了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这些优秀的中国人民的儿子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张闻天等几十位同志。毛泽东的报告做的深入浅出,热情而幽默,博学而深刻,实事求是而现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代表。
我们代表 壮重地举手通过了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经济、军事政策的决议。选出了全国工农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选举毛泽东、周恩来、项英、刘少奇、任弼时、瞿秋白、王稼祥、彭德怀、贺龙、关向应、邓子恢、方志敏、张国焘等64人为中央委员;27日召开的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上,选举毛泽东任临时政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从此毛主席这个称呼就深入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为应对长期而残酷的战争,又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即中革军委,由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宪、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15人组成。选举朱德任主席并担任红军总司令,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叶剑英任总参谋长,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范树德任总经理部长。中革军委成立后,取消了红一方面军总部,从此所属的江西红军统称中央红军,但在之后的长征前后,仍把中央红军习惯称做红一方面军。
当一个人走过人生的历程时,会从心底闪烁出许多明亮的征途光辉,不灭的火花始终照亮着更伟大的征途,使自己更加明确,更加充实,更加无怨无悔为这一真理的事业奋斗到底。会议中我听到了更加深刻的革命道理,我明白了阶级斗争的因果关系学说,不论在什么历史朝代,占多数民众的劳动阶级与剥削阶级的长期的利益摩擦,必然会产生利益意识形态的对立,当这种“忍耐”突破“极限”的时候,必然要导致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无论统治阶级怎样粉饰“剥削有理”的合理性,终究压制不住反抗和最后要推翻剥削阶级的结局,不站在为多数人民谋利益立场的阶级、政权、政党,终究要被人民用革命暴力所推翻,问题是时间的迟早。
这个历史的规律,也应该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所引起警惕的问题,是毛主席从建国前就提出的警示,时刻站在多数劳动者一边,把权利交还给人民,而不是剥夺他们已获得的权利,那么我们的党就是有希望的英雄伟大的党。
我也进一步了解了去实现这个阶级斗争胜利的方法和方向,那就是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一起奋斗到底!
人应该怎么活着?应该立志为谁去奋斗?我这个从小放牛,耕田、打铁的普通农民,还仅仅带着为个人复仇的极朴素阶级情感参加了红军,而这个转折,促使我们向一个更加成熟,更自觉的革命方向去成长。从自我革命转变为自觉革命,从个人的利益转变为阶级利益,并且要抛弃一切私利为这个真理去奋斗终生。否则个人的革命性必然带有随意性,动摇性及投机性,即使他在极为艰苦或生命危亡的关头,也能在群体支援下挺得过去,一但有时机或在某种利益诱惑下,他仍会背叛自己的誓言,背叛自己曾为之奋斗所走过的辉煌历程。
中央红军经过调整和重新编制后,开始了正规化训练,由叶剑英总参谋长制定了一系列作战、通讯、号谱、情报、电台的统一制度,逐步克服了红军的游击习气,按步兵战斗条例、条令开展正规化、制度化的军队建设工作。
新政权的建立,全国抗日高潮的掀起,又迎来了双喜临门,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化下,国民党第26路军在共产党员赵搏生等人带领下,同旅长季振同及董振堂、黄中岳所率领的1.7万人,于12月14日在宁都举行起义。中央立即派肖劲光任政委、刘伯坚为主任,派去一批高级将领实施改编组织工作,第26路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先由季振同后由董振堂任军团长,下设三个军。
改编后的红五军团,由宁都开往瑞金,全苏区沿路举行了盛大欢迎慰劳仪式,起义的兄弟们感到从没有过的温暖和激动。我们第三军开到大柏地之北为红五军团警戒,两军会师后,各团营派代表欢迎和慰问,从此我们配合作战,成了亲密的兄弟部队。
扩大红军的工作更加深入,单兴国县先后有三万多人参加了红军,我们赣县有一万多人参加了红军。特别是不少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也来当红军,最小的才十二岁。后来以兴国县“少年团”为基础,把各部队的十三、四的青少年调进“少年团”,1932年发展到2000多人,正式组建成“中华少年共产主义国际师”(外称少共国际师),年仅16岁的萧华担任了师长,不到29岁的萧劲光担任了师政委,中国的少年们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至此中央红军有了一、三、五三个军团,下设第三、第四、第十二、第七、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少共国际师)、第二十五,共八个军,以及彭德怀领导的第三军团,相当于军建制的一、三、四、六共四个师,还有陈毅率领的江西省军区六个独立师,后改编为二十二军,总兵力接近6万人,是红军鼎盛时期的开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9 03:49 , Processed in 0.01761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