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大传》(第五卷 谁主沉浮)第201--202章

2013-12-11 23:3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069| 评论: 0|原作者: 东方直心|来自: 东方红网

摘要: 《毛泽东大传》(第五卷 谁主沉浮)第201--202章时间:2013-12-11 11:46来源:作者:东方直心点击:41 次“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 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第201章“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毛主席诞辰纪念版《毛泽东大传》实体书,只收工本费。作者东方直心联系方式 ...
9月24日17时15分,济南战役结束,因为国民党援军未敢轻动,济南守军14.4万人全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衔、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被活捉。同时,华东野战军乘势攻克了长清、齐河、历城3座县城;马鞍山、千佛山国民党守军亦分别于25日、26日向解放军投降。
攻克济南捷报传到西柏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都非常高兴。毛泽东的一个卫士调皮地说:
“主席吃了红烧肉,指挥打仗没有不赢的!”
济南战役的胜利证明,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蒋介石得知济南失守,他暴跳如雷,竟然将收音机摔得粉碎,说:
“该城失陷实出乎意料之外。过去不惜任何牺牲以坚守强固据点或主要城市的战略,必须改变。”
9月25日下午,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的陈毅、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转粟裕的电报,他们在电报中说:
“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电报中还说:白崇禧正调集张淦、黄维两兵团“破坏我豫西区之中心腹地。如此着实现,对我秋季群运、屯粮、冬衣储计划妨害甚大。”我们“拟采取分遣歼敌方针”,以1至2个纵队南下,配合桐柏、江汉军区部队,先破击信阳至汉口段铁路,然后分歼江汉地区之敌;野战军主力位于南阳附近,吸引敌人西进,“如敌转向东北,则我亦向东北机动均可。”“此一行动计划可争取在江汉歼敌一部,可保持豫西基本区,于东战场亦可配合得宜。”
9月25日傍晚,毛泽东在他的办公室里认真地阅读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2封电报,紧张地思考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意见。国共双方在中原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粟裕的建议虽然不错,只是把战斗限于两淮和海州,战役的范围设想得较小,对作战的第一个目标也认识不足,是不能达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于江北的目的的。眼下华东野战军一战而定山东,不应转为休整,而应乘胜打第2仗、第3仗,力争尽快解决徐州问题。一个更大的战役计划在他的脑海里酝酿。
面对徐州国民党的60多万重兵,人民解放军必须投入更多的部队,这可不同于济南战役那样双方二十几万人的角逐,而将是又一场规模宏大的大搏杀啊!
毛泽东分析了形势,认为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敌人主力歼灭于淮河以北,从而为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国奠定基础。在此情况下,必须坚定敢于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信心。他感到农舍小屋里有些憋闷,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在夜幕下踱步沉思起来。
刘峙、白崇禧两大军事集团有110万大军,装备精良,又有津浦、平汉和陇海3条运输线,确是两个硬敌,不可等闲视之。但是,蒋介石要防白崇禧“尾大不掉”,把一个完整的中原战区一分为二,表面上刘峙、白崇禧一东一西,各据徐州、武汉,互成犄角之势,可他恰恰疏忽了战略上的联系,增加了我军从战略上分割敌人的可能性,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可乘之机。
毛泽东不禁摇了摇头,有点替蒋介石惋惜。他快步走进屋里,拉近了地图,把目光集于华东一隅。徐州集团国民党军的部署是星罗棋布,其重要将官有刘峙、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
毛泽东对这些将官一一排队点名,他对国民党的将官像对自己的部下一样熟悉。谁是淮海战役的首取目标呢?刘峙、杜聿明坐镇徐州中心点,左有邱清泉、孙元良,右有李弥、黄百韬,还有4个绥靖区,形成一字长蛇阵。他逐个分析着,绥靖部队不负责机动作战,部队素质也差得多,谈不上首取主要目标;东西两侧的4个兵团,数黄百韬离徐州最远,而他的东面是滔滔大海,天绝其退路。更重要的是黄百韬兵团是土军阀出身,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他一旦被围,邱清泉、李弥等都不会拼死力相救。对!先打黄百韬!于是,黄百韬兵团就成了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的首取目标。
毛泽东把他的思考意见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人通了气,大家一致赞成。
9月25日19时,毛泽东亲拟的电文发给中共华东局饶漱石、华东野战军粟裕并告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和陈毅、李达,他在电文中写道: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等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期休息,然后留1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
1、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百韬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2、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3、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3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敌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因此,你们应在10月10日以前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
毛泽东根据东北战场上的敌我态势,也作出了先打锦州之敌的作战部署。
原来9月24日,东北野战军南下的4纵在兴城东北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切断了兴城与锦西之间的联系,牵制了锦西、葫芦岛的敌人。9纵位于锦州、义县之间,以渗透战法,插向锦州以北,并夺取了帽山屯和锦州以北诸高地。8纵由八面城出发,经彰武等插入锦州以北。7纵渡过大凌河,插至锦州西南地区,并协同4纵攻占塔山、高桥。11纵攻占了昌黎及其以西地区。
9月27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等说:
“如能同时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应同时打两处;如不能同时打两处,则先打山海关还是先打锦州,值得考虑。”如先打山海关,然后以打山海关之兵力回打锦州则劳师费时,给沈阳之敌以增援的时间。“如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
9月28日,毛泽东修改和批转了辽东第3纵队关于诉苦教育经验的总结。
9月29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东北野战军应力求在援敌迫近之前,迅速攻克锦州,这是取得战役主动权的关键。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复电中央军委、毛泽东说:
“锦州是敌薄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长春敌亦必乘机撤退。”“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我们将极力争取这一胜利。”
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先打锦州,后打锦西,计划甚好。”“照此贯彻实施,争取大胜。”将作战重心放在义县、锦州、锦西3点,如果感到力量不够,可从沈阳以西各纵队中抽调部队。
9月30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北平,要傅作义增援东北。
1948年10月1日,罗荣桓签发了《准备夺取锦州,全歼东北敌人》的战斗动员令,东北野战军相继攻占了昌黎、滦县、北戴河、义县、绥中等地,控制了从山海关到义县的几乎整个辽西走廊;孤立包围了锦西、山海关和锦州。
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指挥的3纵7、8、9师及2纵第5师、热河独立师、炮纵主力5万余人,在攻打义县时,炮兵司令朱瑞在察看义县城墙时,踏响了地雷,成为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时年43岁。
朱瑞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炮兵学校学习过,是一位学者型的将军。
10月2日,蒋介石飞临沈阳,他不顾卫立煌的反对,亲自部署战事:
以沈阳地区的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廖耀湘统一指挥,进占彰武,新立屯,策应长春守军突围,然后西进,与将要组织的“东进兵团”夹击锦州共军。
以5个师编成“防守兵团”,由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防守沈阳及铁岭、抚顺、本溪等地。
毛泽东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蒋介石飞到沈阳了,这下子我们胜利就更有了把握。”
周恩来说:
“蒋介石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仗就好打。他历来是瞎指挥。”
正当箭在弦上之际,林彪在10月2日晨乘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列车到了郑家屯,获悉葫芦岛又增重兵的情报,他顾虑打锦州时,有被敌人从沈阳、锦西、葫芦岛两面夹击的危险。
10月2日晚22时,林彪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名义,给中央军委发出了“AAAA”字的万万火急电报,提出两个行动方案,要求改变作战方针,放弃打锦州,回师攻打长春。
3日清晨,罗荣桓得知林彪发电报的事情后,马上拉着刘亚楼找林彪。林彪向他俩说出了发电报的原委,坚持说打长春可靠一些。罗荣桓说,现在几十万大军已拉到了辽西前线,锦州外围据点已肃清,敌情变化不大,不能轻易改变中央已确定的作战方针。他强调说:
“这是抗拒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违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是影响全国战局的。”
在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说服下,林彪才要秘书到机要处追回那份电报,但是,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此时,毛泽东尚未复电。刘亚楼问怎么办?林彪不作声。罗荣桓说:
“检讨一下,再发一份电报,说明我们仍然要打锦州。”
林彪嘴里说同意,就是不起草电报。罗荣桓马上起草了电报,经林彪修改后,于3日上午9时发出,电报称:
“我们拟仍攻锦州。”
并拟定了如下作战部署:
“以4纵和11纵全部及热河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敌两个师;以1纵、2纵、3纵、7纵、8纵、9纵及6纵之第17师共16个师的兵力及炮兵纵队主力,攻打锦州;以5纵、6纵(欠第17师)、王宏坤的10纵(附1纵第3师)在新民以西以东地区,牵制敌“西进兵团”;12纵南下通江口地区,准备参加新民方向的打援和截击长春突围之敌;以1纵(欠第3师)位于高桥为总预备队。”
10月3日17时,毛泽东看了林彪要改变方针的电报,非常生气,他征得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同意,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批评他们说:
“5个月前(即4、5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2个月前(即7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州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第1、第9两军已调走,你们却又因新5军从山海关、95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的。”“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计划,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
10月3日19时,毛泽东发完上一封电报,还是不放心,又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一电,说:
“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于10天内外攻锦州,并集中必要力量与攻锦的同时,歼灭由锦西来援之敌4至5个师。”
“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10月3日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致电第一批抵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等,表示慰问。
是年秋,章士钊在河北西柏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的好友杨度,是我们的人,是共产党员。杨度在病危期间,写了一幅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曾留学日本,曾师事王闿运,也曾投靠袁世凯,后追随孙中山。1926年始与李大钊来往密切。1929年秋,经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1931年在上海逝世。
10月4日凌晨1时30分,中央军委收到罗荣桓起草的电报,毛泽东得知林彪坚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及调整作战部署后,这才放下心来,他在4日清晨6时的复电中说:
“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从你们部队开始行动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1个月之久,你们才把攻击重点问题弄清楚。从这件事,你们应取得两个教训:第一个教训是你们的指挥所应先于部队移动到达所欲攻击的方向去,由于你们没有这样做,致使你们的眼光长期受到限制;第二个教训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主力攻击一点,而不要平分兵力。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蒋介石已到过沈阳,不过是替丧失信心的部下打气,他讲些什么,你们完全不要理他。坚决按照你们3日9时电部署做去,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时间愈快愈好。”
10月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指挥所到达锦州西北距锦州30多里的邙牛屯,立即电告中央军委他们指挥所的位置。
10月6日,毛泽东收到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来电,立即回电说:
“你们到锦州附近指挥甚好,但你们不应距城太近,应在距城较远之处,以电话能联络攻城兵团即妥,务求保障安全。另设攻城直接指挥所,委托适当人员,秉承你们意旨,迫近城垣指挥。”
10月6日,蒋介石在葫芦岛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海空军协同地面部队向锦州增援,他要以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及从华北、山东抽调的7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侯镜如统一指挥,由锦西向北增援锦州。
欲知国共双方决战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更精彩的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5 14:04 , Processed in 0.01535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