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房比人多,人比房老

2013-12-21 23:0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220| 评论: 0|原作者: 湘鄂西农村观察|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人、各种优势资源和矛盾都已集中在城市,衰退和濒临死亡留在了辽阔的乡村。单向度的工业文明造成的城镇化无限扩张,是各发达国家必然衰退的根本原因 (当然,其终极原因是私有制和资本)。

(三)结论与思考

 

  1,我们不仅现在是、而且未来还将生活在毛主席他们那一代人创造的世界里。今日大陆中国人,有谁不想生活在毛主席创造的世界里都不行,除非你是不吃不喝的神仙,或移民到外国。这是我观察最深的感受之一。正像一首歌词里唱的“是您开出了幸福泉啰,千秋万代流不尽。”毛主席那一代人创造的持续的和平环境就不用说了,新中国农村的全部水源建设和保护就是证明。如果不是毛主席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改造江河,用小车推,肩膀挑,不舍昼夜建设起来的大大小小水库和开挖的灌溉引水渠,80年代分田单干,就必然如同旧中国蒋介石统治集团统治时期那样,有几亿人不知不觉的就不见了。毛主席时代建设的所有水库的蓄水,是现在人民群众饮用、灌溉、厂矿和商业用水的唯一水源。因为几乎所有小河和溪沟的水都被污染,而原来农户门前堰塘要么由于30多年没有清除淤泥已不能蓄水,有的被腐烂的水草填满。没有毛主席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中国真的还可能在“黑暗中摸索”,四分五裂,甚至有多国殖民者的军队驻扎。我们想搞建设是根本不可能的。

 

  2,农民是一个伟大的阶级。数千年来,人类对于农民阶级的价值和贡献远远地低估了。尽管比起工人阶级来,农民阶级有其自私自利,眼光不够远大,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等不足之处(而这些不是农民阶级自身,而是由于统治阶级造成的),但是,农民阶级的朴实,勤劳,无奢望,吃苦耐劳精神及其持续地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创造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社会赖以扩大生存和充分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类自从第一次大分工,有了农民阶级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才有了根本改变(当然也离不开火的发明),也才加速了人类的扩大和发展。工人阶级的主体实际上也来源于农民阶级。

 

  3,农耕文明永恒。“耕者,生之本也。”“民为国本,谷为民命”。考古学证明,人类种植谷物的历史已经有万余年了。余多少呢?说不清。工业文明固然可以促进农耕文明,但工业文明离不开农耕文明,更不能代替农耕文明。英国起初的工业文明,也以其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为基础,在其工业文明快速发展之前,曾经经历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农业大繁荣。

 

  ——我们的祖先“重农抑商”,是一个深奥而伟大的智慧。中华民族所以能够持续绵延5000年不绝,我们智慧的祖先重农抑商政策的持久推行,是根本原因之一。“重农抑商”,一方面是始终重视农耕文明;一方面是节制“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无限膨胀(不要以为古代就没有城市化问题);农耕文明的持续繁荣造成的巨大需求,是工业文明的雄厚基础和工业文明的巨大动力,还是工业文明的巨大市场。农耕文明同工业文明的互补,形成一种永恒的良性循环。而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的城市化建设水平,据考古发现是非常现代化的。但由于他们都没有我们祖先重农抑商这样的智慧所以他们的文明彻底地衰落了,尽管他们也有过一些圣哲。

 

  ——毛主席提出和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粮为纲”和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深邃智慧和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当前,欧美日正在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后尘。他们现在开始的衰退,正是他们忽视农耕文明,一味追求“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打造巨无霸都市,追求享乐和奢华,给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生理与心理都带来了过去农耕文明未曾出现过的巨大破坏和各种病态的必然结果。他们目前采取对于农业的补贴政策,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们的政府,本身就靠借债度日;而他们的腐朽和堕落则是高度“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必然恶果,是不可克服的。他们非经历一场古罗马、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和玛雅文明似的死亡或革命,不能复生。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得到比“城市化”还要高的重视程度,时时刻刻都要警惕粮荒。中国自古以来的统治阶级都非常注重农业基础和粮食生产。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和政治家,亲耕籍田,祭祀土神谷神,命令官员学习时令,军事屯田,移民,垦荒,修水利,赐种子,灭蝗灾等等,都是重农抑商和重视粮食生产的具体表现(当然,那个时代由于没有良种、化肥等等,粮食单产很低)。在人们的生活里,十天半月没有钱问题不大,但一两天没有粮食就要出现全国性恐慌。为着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克服欧美日的“市场化”和“城市化”综合症,应加强县域经济圈的建设力度,削弱省会一级大都市目前极度膨胀的“城市化”建设,引导各种优势资源适当分散到县域经济圈内,推动农耕文明持续发展,以保证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和繁荣。

 

  4,保证长期有劳动力资源在乡村种粮,是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真正的硬道理。离开了这个硬道理,对于像我们这样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绝对是天大的灾难。我国现在这批60岁以上的老农一旦离世,有些地方的农民很可能就濒临绝迹了。那个地方没有人,资本家是不会带着钱自己去种粮的,而要资本家花高价钱雇人种田,也是不可能的。依我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保证,特别是种粮食的劳动力资源,市场是根本决定不了的,只有靠正确的道路和政策来决定。而“发财致富”的观念和“城市化”,又只能加剧种粮食的劳动力资源的枯竭。城市里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这本具有客观性),而广阔的乡村的人则越来越少,这将同欧美日所走的发展道路和恶果没有区别。在今年9月纪念毛主席逝世三十七周年祭文——《大圣人37周年祭及当前首要之事》中说到的“三空”——“人才空,田野空,国库空”,我不是随意就说出来的。

 

  5,中国当代的农民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农民,我们要善待他们。他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没有普世价值们那样的狼子野心,他们最容易满足。“一月给55块,不收税,还要哪么搞”(“还要哪么搞”,非常满意的意思;也有说“55块,搞个什么。体现一下政策”)听到老年农民的话,令我感到非常心酸。正是他们这批老农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三十年的艰苦建设中,为着改造山河和水利建设,为国家提供了粮食,为一系列工业基础建设,贡献了他们的青春;后三十年又是他们在农村种田、在新开办的工厂矿山和许多基建工地上的低报酬的艰苦劳动,贡献了他们的壮年,甚至在资本家的掠夺性生产灾难中献出宝贵生命,保证了“GDP”不断增长。这些在农村的老年农民,有些就是曾经的打工者。正是他们,供养了官僚资产阶级、汉奸买办、肥头大耳的暴发户们和部分殖民者们的奢华生活。“55/月”?远远不能补偿他们的贡献和牺牲。我们太对不起他们。

 

  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观察表明,1958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并不像这些年伪精英们诬蔑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是象有的人污蔑说“耽误了二十年”。在现在甚至将来还要继续作为饮用、灌溉、厂矿和商业用水的主要水源的大大小小水库、数百万里的大大小小水渠,正是这那个年代修建的。还有,工业上,象武钢等一批大型钢铁企业和汽车工业,也是1958年开始建设的。这些企业对于这些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核技术、导弹也都是那个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六十多年,已经明确地分为前后两个三十年,事实证明,恰恰是前三十年的人们栽树,后三十年的极少数人乘凉。

 

  7,硬性规定劳动力留在农村种粮是不可能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主义集体化、机械化和科学化。1领导干部到农村去带头种粮,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很多优越性。但可能较难持续。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加以明确规定,实践证明,也不见得能够保证。2再来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吗?在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下,显然是不太实际的。3增大补贴的政策是否直接有益于种粮的农民?能否持续?4资本也不可能花大价钱雇佣种粮的劳动力。所以,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改善农业劳动者福利,方便劳动者生活和教育后代;通过机械化和科学化,改进农业耕种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农业劳动程序,让劳动者在乡村劳动感到快乐,以吸引劳动者自愿地留在乡村。

 

  8,官民分离成了当今社会完全不同的两大群体。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两大不同的阶级。我所走过的这些地方(全国大体一样),没有看到一个官员同群众劳动和一起娱乐的场面(当然,这段时间是农闲季节)。前面说过,在乡村的田野和有人聚居的地方,我甚至没有碰到过一个官员。也许,现在乡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官员下去也无事可做;也许,群众并不愿意官员下去打搅他们平静的生活。这种分离是当前官民一系列不同待遇造成的:一辆小汽车,几个随从和依靠公安干警的“权威”,加上大款“朋友”们,很自然地就把官同只有靠自己谋生的民,分成了不大相容的两个群体。

 

  9,我国应从更宏大的视野,从人类社会更深远的历史空间,自现在起,就着手制定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如何协调发展的蓝图。为使中华民族永不衰落,继续绵延不断,毛主席“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和“以粮为纲”的方针,必须永久坚持。

 

  三中全会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表述及强调某种农村经营形式的基础性地位,对于一味盲目地追求“城市化”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还不够。必须充分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尽快研究落实才是有意义的。习近平同志11月下旬关于粮食战略的永恒性课题讲话,已经超越了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的认识水平。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粮食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同期召开的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强调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三中全会,都是一个进步。但认识还有待于加深。

 

  10,此次观察还表明,希望深入农村动员群众开展革命运动的想法是比较幼稚的。那坐在房前晒着太阳,一边听着“火了火了中国”的流行歌曲的老农,我怀疑他们有革命的冲动和体力。至于他们的后辈——新青年,早已逃离了乡村,尽管其绝大多数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

 

  11,人、各种优势资源(包括医疗、教育、文化体育、水、电等等)和矛盾都已集中在城市,衰退和濒临死亡留在了辽阔的乡村。单向度的工业文明造成的城镇化无限扩张,是各发达国家必然衰退的根本原因(当然,其终极原因是私有制和资本)

 

  因此,再次到乡村去,重振农业文明的繁荣,也许是人类彻底克服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城市化”所有病症的根本途径。

 

  下面,用几句谁都能看懂的文字来描述一下形势:

 

  这么少的粮食,这么多的房子;这么少的事务,这么多的官员;这么辽阔而年轻的田野,这么少而又老的农民;这么少的补偿(60岁以上农民55元/月)就很满意,这么多的财富(26.99亿美元)还觉得不够(有的家族);这么衰退的乡村,这么奢华糜烂的城市!

 

  最后要公开指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供养的“洋大人”——佐利克先生,与殖民基金豢养的茅于轼(他根本连价值和利润的关系都没完全搞懂,“交换产生价值”的谬论就是证据)一类伪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或“报告”,与我们民间的许多先进分子的研究报告、情况和建议比较起来,不过是一些应丢到茅厕里的毒垃圾!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毛主席思想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我们!

 

  2013-12-9完成初稿  18日定稿

 

  关键词:毛主席诞辰120周年 中部农民  粮食 央视 湘鄂西观察  农业基础性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0 13:38 , Processed in 0.029638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