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新工人诗歌”20首选编及点评

2014-2-15 00:0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223| 评论: 0|原作者: 李云雷|来自: 李云雷的博客

摘要: 《“新工人美学”的萌芽与可能性》一文,是我为《2013新工人文学奖作品集》所写的序,《天涯》杂志主编王雁翎老师读后很感兴趣,建议我选编一些优秀的诗歌加以评点,并与这篇文章一并发表。

“新工人诗歌”20首选编及点评

作者:李云雷 发布时间:2014-02-14 来源:李云雷的博客 字体:   |    |  

  选编说明:《“新工人美学”的萌芽与可能性》一文,是我为《2013新工人文学奖作品集》所写的序,《天涯》杂志主编王雁翎老师读后很感兴趣,建议我选编一些优秀的诗歌加以评点,并与这篇文章一并发表。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主意,一则我的文章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新工人美学”的可能性,虽然介绍了几篇作品,但没有展开对更多作品的详细分析,选编一组作品可以弥补理论探讨的不足,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新工人的创作,而点评的形式则可以更侧重对作品艺术性的分析;二则“新工人美学”可以说是一个新事物,理论问题的提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优秀作品的出现,以及在作品、理论、社会现实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有机互动,在这个意义上,推荐更多优秀的作品与读者见面,可以有效地促进这样的互动,也可以促进理论问题的研讨。需要说明的两点,一是这里所选的20首诗歌,都来自《2013新工人文学奖作品集》,要特别诗歌的作者,以及“新工人艺术团”的孙恒、许多、王德志、曹阳等朋友,二是“新工人美学”是一个新事物,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从什么样的角度点评,都没有一定之规,此处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选出了14位作者的20首作品,并以自己的美学经验与视野做了一些分析,或许会有遗珠之憾或不当之处,请朋友们多加批评。我也希望这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新工人诗歌”、“新工人美学”,我相信只有在不同意见的讨论、商榷与争鸣中,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新工人美学”的探讨。

  唐以洪,《大地上的素描》组诗选二

  《蚂蚁的腿太少了》

  蚂蚁的腿很黑很黑

  黑得数不清究竟有多少条

  蚂蚁的腿很细很细

  细得看不见哪一条在爬坡

  哪一条在下坎,哪一条

  在趟水,哪一条在转弯

  那一条在拭汗,哪一条

  在擦泪,哪一条到过北京

  哪一条到过深圳,哪一条

  到过温州……为了一颗大米

  它们在大地上奔跑,匆忙

  忙得恨不得长出一对

  会飞会折叠的翅膀

  忙得常常恨自己的腿长得太少了

  忙得不知道自己的

  哪一条腿跑弯了,哪一条腿

  受伤了,哪一条腿

  活生生地跑断了

  点评:此首诗想象奇特,但又自然贴切,写蚂蚁,写的也是打工者的漂泊,开头写“蚂蚁的腿很黑很黑”,以蚂蚁起兴,但从“哪一条在下坎,哪一条/在淌水,哪一条在转弯”开始,思维便发生飞跃,将打工者的个人体验投射到蚂蚁这一意象中,接下来写的既是蚂蚁,又是打工者,两个意象重叠交织,如同卡夫卡的“变形记”,在蚂蚁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打工者的卑微,奔忙,漂泊,这是一种超现实的想象,也是一种异化。此诗的叙述自然而别致,有一种独特的语感,亲切,又暗含着一种幽默感。

  《母亲七十岁了》

  母亲七十岁了

  她的头发七十岁了

  她的耳朵七十岁了

  她的眼睛七十岁了

  她的嗓子七十岁了

  她的牙齿七十岁了

  她的腰杆七十岁了

  手和脚七十岁了

  孤独和皱纹也七十岁了

  她用七十岁的肩膀

  颤巍巍地扛着

  我们扔在故乡的家

  生活啊 你是知道的

  再小的家,也有一千吨

  一千吨,就这样

  压在母亲的身上

  你也明白的

  一个女人活到七十岁

  她的力气就只剩下一岁了

  我的母亲,一定还在

  用她一岁的力气洗衣做饭

  养猪喂牛,搬动粮草

  一定还在用她一岁的力气

  抗着她的腰痛,咳嗽

  和从不间断的头晕

  忙完手中的活计

  我就回去看看母亲

  生活啊,你是知道的

  母亲的的心脏也七十岁了

  你也是明白的

  儿女的重量,对于母亲来说

  比天重,比地重

  我们远走他乡

  把一生的重量 全部

  扔在了母亲七十岁的心脏上

  忙完手中的活计

  我就回去看看母亲

  记得还在故乡的时候

  我亲眼看见,很多的母亲

  就是这样被儿女扔下的家

  一寸一寸地把腿压进了黄土

  把腰压进了黄土

  把肩压进了黄土

  最后,整个儿被压进了黄土

  苦苦地扛了几十年的家

  一下子掉在了大地上

  那么空空荡荡

  生活啊 请允许我

  忙完手中的活计

  就回去看看母亲

  在黄土外剩下小许的母亲

  让她七十岁的眼睛

  看见我已回家了

  一下子就亮成三十岁

  点评:写母亲的诗歌很多,打工诗歌中写母亲的也有很多,但此诗仍然颇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此诗直抒胸臆,“母亲七十岁了”,开首一句简单自然,看似平常,但由此而引出的“她的头发七十岁了/她的耳朵七十岁了”一段,在渐次罗列中,既将“母亲七十岁了”具象化,让我们感觉到母亲身体各个方面的衰老,同时也让看到了作者凝视母亲的目光,担忧,关切,心疼,以及无法陪侍的愧疚,“她用七十岁的肩膀/颤巍巍地扛着/我们扔在故乡的家”以下,将家庭的重量、儿女的重量与母亲的无力进行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孤独负重,独自支撑起一个家的无奈与难堪,“我亲眼看见,很多的母亲/就是这样被儿女扔下的家/一寸一寸地把腿压进了黄土”,一方面由自己的母亲扩展到了“很多母亲”,另一方面也借用“黄土埋人”这一民间说法,形象而残酷地写母亲的衰老以至死亡的不可抗拒,以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担忧与紧迫感,最后“生活啊,请允许我”的呼吁,既充满无奈,又有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整首诗毫不夸饰,以自然而然的方式,书写了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怀念与担忧,以情动人,其心可感。

  吴开展《在远方(组诗)》选二

  异乡

  像一棵针

  锐利,只露出一个小小的针尖

  没了我安放喘息和魂魄的地方

  我只能如一股颤栗的风

  一张惊慌的影子

  把骨头支在苍茫的岁月

  四处打听它的针孔

  整整十五年粗粝的时光啊

  爱或者恨,甚至死亡

  太多的碎片,已无法言说

  假如生命可以重新来过

  我就选择降生在十冬腊月

  天将明未明的那个时刻

  让我一生下来就知道什么叫寒冷

  什么叫蹉跎

  什么叫势单力薄

  什么叫苦苦挣扎

  如果给我权利选择

  做儿子的孝道,做父亲的榜样

  做丈夫的相伴到老的诺言

  我就决绝地跟这活不起的异乡

  一刀两断

  点评:“在针尖上”,或许没有比这能更形象地表达出打工者在异乡的感受了,此诗前十行以这一意象入手,让我们感受到在异乡的局促、紧张,诗歌的语言精准、独特、犀利,“把骨头支在苍茫的岁月/四处打听它的针孔”,想象奇特,传达出苍凉、荒寒的感觉,“太多的碎片,已无法言说”,在欲说还休的踌躇中,又包含着多少人生感喟。后半部的两个假设,显示了对世事艰难的洞彻,也显示了对“活不起的异乡”生活的决绝态度,以及对一种正常生活的向往,但决绝与向往,只能止于假设,愈发显出世事艰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7 00:29 , Processed in 0.0110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