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国企就是造成中国创新低的因素

2014-4-9 21:3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07| 评论: 1|原作者: 张维迎|来自: 财经网等

摘要: 博鳌亚洲论坛8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宪政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打响了博鳌“第一炮”,这一次他又谈创新。张维迎昨称,政府根本不应该关心创新,因为那是企业家的事。当有人问,中国何时能成为跟美国一样成为创新大国时,张维迎答曰:我活着的时候没戏。

“宪政专家”张维迎打响博鳌“第一炮”:国企就是造成中国创新低的因素

2014-04-09 19:22:26  来源:财经网等  作者:记者

  博鳌亚洲论坛8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宪政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打响了博鳌“第一炮”,这一次他又谈创新。张维迎昨称,政府根本不应该关心创新,因为那是企业家的事。当有人问,中国何时能成为跟美国一样成为创新大国时,张维迎答曰:我活着的时候没戏。

  4月8日,在“经济学家六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论坛上,张维迎认为,现在整体来讲,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主要是体制原因。创新需要两个关键因素:自由和产权保护制度,使企业家感到安全,而现在中国缺乏这两个因素。

  他说,“政府不应该关心创新,创新是高度不确定的,应该交给市场和企业家;政府关心创新会带来权力寻租,尤其是在中国。”

  不仅如此,张维迎还认为,国有企业本身就是造成中国现在创新低的因素。现在中国国企改革中,实施混合所有制过渡,只能是个过渡不可长期。“若是把混合所有制作为长期制度,则会造成腐败。”

  而当被问及,中国创新何时能够赶上美国时,张维迎笑道,“我活着的时候没戏。”当主持人追问他能活多少年,张教授笑称“我估计也活不过150年。”

  


 


  以下是张维迎发言实录:

  张维迎:尽管中国个别的企业很有创新能力,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不够的主要的因素还是我们的体制。其实我们要想说,创新的关键因素就两条。第一自由竞争。第二有效的产权保护。政府根本不应该关心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事。政府关心创新的时候会制定很多的政策,制定政策就会影响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中国制定很多产业政策和鼓励创新的政策,然后给很多的补贴,这诱使一些企业家学坏了,成天想办法怎么样申请政府的补贴,申请之后并不真正的创新,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政府需要使得企业家对于未来充满信心,一般来讲创新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产业政策。政府老想批准,说哪一个东西有前途,然后应该支持,如果微软四十年前政府也批不准,谷歌十年前政府也批不准,重大创新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出来,只有少数人可以想到,但是要冒很大的险,最后市场说了算。这样才是创新。如果我们事先都知道能不能成功的东西不能叫做创新,这个创新应该高度不确定,这个只能留给市场。

  我想中国的企业家很多对于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们更喜欢套利就是短平快的钱。我们确实很多的企业很优秀,总体而言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我觉得考虑三五年之后的人不是很多。

  嘉宾:我想问一下张维迎教授,就是您怎么看待国企所有制改革的前景,有人说这个羊入虎口你是怎么样看的?国企改革和创新有无关系?

  张维迎:这个当然有关系。国有企业他本身是中国经济创新能力低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我认为,如果中国不能解决国有企业这么庞大的国有企业问题,不要指望中国的企业整体上很好的创新,因为大量的资源、最好的资源其实都是在国有部门。

  另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我认为短期来讲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措施是可以的,就是将来国有企业要逐步民营化,并且私有。但它不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稳定制度,混合所有制作为长期稳定制度一定会产生严重的腐败。

  “我活着的时候没戏”

  在论坛尾声的时候,主持人胡祖六请各位嘉宾预测中国的创新能力何时能超过美国。“最后我问五位嘉宾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经济学家预测2020、2030年中国可能成为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GDP,跟我们今晚晚上讨论主题有关的,我问各位您认为需要多少年,中国有望缩小跟美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是10年、20年、100年或者还是需要1000年。大家给一个数字,不需要解释。跟美国一样成为创新大国。”

  对此,张维迎脱口而出说:“我活着的时候没戏。”

  “请问你能活多少年?”主持人追问道。

  “我估计我活不了150年。”张维迎笑称。

  陈志武也表示:“跟张维迎差不多的判断吧。但是有一点,在目前体制下我觉得不要有太多指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边 2014-4-9 21:44
编辑 水边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0:24 , Processed in 0.01334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