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俄罗斯通过混合经济削弱寡头垄断 增强国有控股

2014-5-29 21:3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09| 评论: 0|原作者: 陈树林|来自: 山东社会科学

摘要: 苏联的集体主义重回人们心中,混合经济是为了增强国有,削弱寡头垄断。

俄罗斯通过混合经济削弱寡头垄断 增强国有控股

2014-05-29 14:52:01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作者:陈树林

  苏联的集体主义重回人们心中,混合经济是为了增强国有,削弱寡头垄断。

 

  

  苏联时期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对保守主义的解释是:信仰一切旧的、过时的东西,仇视一切新的、进步的东西。[1]

  但是,今天对保守主义的理解并非如此武断,而更多的是把它看作也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是伴随俄罗斯社会变革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潮,这种文化思潮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所形成的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同时又与政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相融合、相重叠,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从理论上准确把握俄罗斯新保守主义,对于透视俄罗斯社会的文化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首先,俄罗斯激进自由主义改革受挫唤醒了保守主义。在俄国的历史上,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思潮往往是一种共生关系。俄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和历史发展决定了这两种思潮的重要地位。由于俄罗斯文化传统深刻地打上了欧洲文化印记,因此,欧洲文化类型和大西洋主义文化取向被大多数俄罗斯人所认同。罗斯受洗、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以东正教为核心的欧洲基督教文化基因所决定的某些共同文化特征,这些因素导致俄罗斯人以自己属于西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特征为荣,以加入西方世界阵容和与西方世界发达国家为伍作为归宿。西欧的文明、西欧的社会发展道路一直作为俄罗斯民族学习的榜样和进步的理想,由此,在俄罗斯的重要社会转折关口,以学习西方、照搬西方经验的西化派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潮就会凸显出来。18世纪的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时期出现了以恰达耶夫为代表的西化派自由主义思潮如此,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会改革同样以自由主义思潮为急先锋同样如此。在最近的俄罗斯社会变革和转型中,自由主义思潮在变革初期也占据了上风。自由主义以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和经验为标准来衡量历经了70年的苏联体制,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导致了俄罗斯偏离了欧洲发展轨迹进而招致误入歧途和落后的命运,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是一种国家社会主义,苏联体制是毫无民主和自由的专制制度等。因此,自由主义对历史采取了虚无主义态度,主张全面否定苏联的一切,推翻原有的一切。以盖达尔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采用休克疗法,一夜之间将苏联变成西方式的宪政国家。但是,自由主义的激进做法招致了两个可怕的后果:在国内,全盘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导致俄罗斯历史的断裂,从而使社会陷入原有价值坍塌而新的价值缺位的真空状态,思想混乱、政治动荡、经济瘫痪、民族危机等成为俄罗斯社会的常态;在国际上,全盘消解苏联时期的一切,特别是苏联丧失世界强国地位而沦落为西方的附庸。苏联解体后,北约不断东扩,独联体国家也发生很大变化,原苏联的地缘政治空间和势力范围逐步缩小,俄罗斯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小。俄罗斯所面临的这些不利局面显然与自由主义激进的做法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使俄罗斯摆脱不利的国内外局面,作为自由主义对立面的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应运而生。新保守主义思潮显然是以对自由主义,特别是对激进的自由主义的反叛和矫枉过正的一剂良药被祭出的。

  其次,持续动荡的俄罗斯社会迫切需要稳定和秩序。苏联的解体尽管是在相对和平中进行的,新的体制也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但是,这种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生效。从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到新俄罗斯诞生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社会转型极为困难。运行了近70年的苏联旧体制轰然倒塌,而新的体制顷刻间确立,尽管在表面上有了新的宪法、选举了新的总统、组建了新的政府管理机构、私有化改革也在快速推进,但是,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秩序被打破,社会陷入了动荡和混乱局面。经济指标直线下降、多党政治之争导致权力失控、社会犯罪率飙升、腐败现象丛生,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等一切靠诚实劳动生存的人陷入了失业、丧失生活保障的窘境,道德水平下降、人心涣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状态。如何摆脱社会的无序状态并重拾人们对生活的信心,迫切需要一种俄罗斯本民族的、被人们所能够接受的价值原则。因此,包括东正教原有的弥赛亚精神、博爱精神、罪感意识、宽容精神,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原则重新在人们心中燃起,回归传统、回归秩序、寻求稳定的诉求催生了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

  第三,多党竞争需要执政党建构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立了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政治体制。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被废黜,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政党在俄罗斯大地上诞生,苏联共产党的力量也受到严重的削弱。这些政党中既有代表自由主义激进改革力量的右翼力量联盟,也有极端民族主义的祖国团结阵线党,还有代表寡头利益的政党。由于苏联时期一直是苏共执政,而且实行的是党禁和报禁政策,并没有其他在野党的存在,苏联解体后,尽管一夜之间诞生了许多政党,但是,这些政党除了共产党之外,甚至有影响的政党都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也没有进行细致有效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很多政党往往是一些乌合之众的临时组合和拼凑,既缺乏理论基础,也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政党的领袖大多都是苏共出身,缺乏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包括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内,国家政治精英及其所在的政党都缺乏自己的思想基础。尽管俄罗斯1993年颁布的宪法明确规定,在俄罗斯,任何政党不能以任何一种理论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全体公民,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社会核心价值却不可或缺。任何执政党在执政理念上如果不能顺从这种被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的潜在的核心价值,就无法获得选民的信任,也就很难获得执政的机会,更不会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的恢复。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政党选举之后,许多政党开始了自己的思想建设。例如,普京等领导的俄罗斯统一党作为执政党开始寻求自己的治国理念,而新保守主义无疑就是这个政党的首选思想资源,以此与共产党和自由主义政党划清界限。

 

  二、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的主要内涵

 

  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既有当下的社会现实原因,也有对历史上保守主义思想的继承。俄罗斯的历史上有丰富的保守主义理论资源,斯拉夫主义、民粹主义、欧亚主义等都可视为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的理论资源。例如,俄罗斯的救世情怀与大国主义雄心抱负思想具有深刻的宗教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俄罗斯人认为自己生来就被上帝选定,并有义务将天意传达于万民。俄罗斯人心中隐藏着对全人类巨大的宗教关怀,即他们的弥赛亚精神。俄罗斯人是自愿地背起十字架的人,并且以此为荣耀和幸福。他们有一种不但要拯救自己,而且还要拯救全人类的巨大抱负。俄罗斯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样传统深厚,在古老的村社中逐步养成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根深蒂固。在村社里社员、邻里之间收成共享、好处均摊,这里过的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集体主义观念根深蒂固,相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观念则缺乏基础。这种集体主义传统在苏联时期的工厂、农庄、机关、家庭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组织中也得到良好的保存和延续,同时,新保守主义也继承了苏联时期的某些思想观念。当今的俄罗斯尽管是苏联解体的直接产物,而且是在推翻苏联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基础上建立的。然而,历史无法割断,无论喜欢与否,传统决不会在一夜之间被完全埋葬。事实上,苏联的意识形态,在团结了整个社会后,保障了苏联的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并使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苏联依靠自己的意识形态敢于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全球秩序和世界稳定的支点之一。在普京看来,苏联的崩溃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时期也有可以保留的东西,我们要强化对历史的尊重,尽管历史上存在问题;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要尽最大努力维护全社会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团结俄罗斯社会[2].

  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多博林科夫所指出的,对于20世纪90年代因自由派的激进改革而正经受着严峻的制度危机的俄罗斯而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在我们看来,使俄罗斯摆脱危机并且复兴,这只有在保守的意识形态下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形态要求以我们多民族人民传统价值为取向,即权威的和负责任的政权、集体主义生活方式、支撑东正教和俄罗斯其他宗教的精神。[3]

  他认为,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精神和道德的复兴;强大的国家;多种经济结构的强大国有成分;强有力的国家领导人;社会关系领域的构建必须从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历史传统出发;必须制定和着手实施使国家摆脱沉重的人口危机计划;从自身的内部结构来看俄罗斯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俄国人民是俄罗斯族人民和文化主导下的各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坚决抵御犯罪和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正确对待移民问题;俄罗斯应当恢复自身在20世纪90年代所失去的超级大国地位,这个超级大国是支撑国际关系和反对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支点之一。[4]

  在统一俄罗斯党大会上,格雷兹洛夫指出:保守主义的常量是文化、精神、爱国主义和国家力量,其变量是指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5]

  我们抛开一些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俄罗斯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内涵。

  第一,价值观上的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爱国主义和强国意识不仅在历史上曾经是俄罗斯民族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念,同样也是当今俄罗斯全社会的精神支柱。尽管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诉求有所不同,各政治派别分属不同阵营,但是,他们都把爱国主义和强国意识作为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俄罗斯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这种价值观对内有助于整合国内力量与增强国家认同感,对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如果说在其他问题上不同社会阶层或政治派别存在争论或持有不同的政见,但在对待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问题上却从未有过不同意见,历来都能达成高度的一致。无论是历史上的西化派与斯拉夫派,还是今天的激进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其他党派都是如此。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是当今俄罗斯社会的最大共识,也是俄罗斯社会得以发展的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普京当选总统后,始终把增强国家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作为俄罗斯的主流价值观。在普京第三次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后,他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再次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普京指出:在21世纪经济、文明和军事力量的新分布的背景下,俄罗斯应该成为一个主权的、有影响的国家。我们不仅应该自信、坚定地发展,同时还要保持自己民族的、心灵的统一性,不要失去民族自我特性,俄罗斯就是俄罗斯。……在公民义务中、在爱国主义中,看见我国政治巩固基础。[6]

  正是如此,才使普京赢得了民众的高度信任和支持,西方越是反对普京,百姓就越是支持普京。即便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首的左翼更多地强调俄罗斯发展的独特性以及一些俄罗斯传统的价值观,但其中的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选项。他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特殊的文明类型,它所体现的文化和道德传统是以共同性、集体主义(聚合性);爱国主义,个人、社会和国家紧密的相互联系(大国思想);对体现真理、善良和公正的最高理想追求(高尚精神);所有公民不分种族、宗教和其他差别一律平等和具有同等价值(国民性)为主要价值观的。[7]

  第二,政治制度上的主权民主思想。普京在1999年执政之后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所谓的俄罗斯新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一方面,市场经济和民主是一种超国家的普遍有效的全人类价值观;另一方面,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等俄罗斯传统的价值观是社会团结的思想基础。2008年又提出了主权民主(Сувереннаядемократия)思想。所谓主权民主就是强调在俄罗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制度。具体而言是指,在俄罗斯能否继续存在,它的政治制度是否是独立的、有影响的前提之下才关心俄罗斯采用包括民主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民主只是作为振兴俄罗斯的手段时才更有效。在此,一方面强调民主手段的普世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民主制度的保障前提和最终目的。俄罗斯的改革、对民主制度的引进除了会遇到本国国情的一些阻碍,还会经常遇到西方世界的各种指责。西方世界自以为站在民主制的高地上,往往以老师教训学生的口吻对俄罗斯的民主制度指手画脚,更有甚者经常拿一些所谓的超越国家主权普世民主强加给俄罗斯,这种指责引起了俄罗斯政治家的警觉和反感。普京表示,俄罗斯会依自己对民主的解读而走民主道路,不会理会外界给我们设定的标准。在普京的政治智囊苏尔科夫看来,所谓主权民主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政权及其机构和行动完全由俄罗斯国家来选择、组成和调整,从而为全体公民、各社会团体及各民族谋取物质福利、自由和公正。总之,新保守主义所期待的是一种可控制的民主.

  第三,民族关系上的民族有机统一体思想。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既有被视为具有强势地位的斯拉夫民族,也有中亚、高加索地区的其他民族,还有包括蒙古族在内的东方游牧民族的后裔。不同民族不但生活的区域不同,而且各自的信仰也不尽相同。在俄罗斯,除了东正教之外还有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萨满教等其他宗教。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政治诉求、人口数量、地区分布、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民族问题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影响重大。苏联解体后,原有的加盟共和国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这种民族独立的格局给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境内少数民族发展带来冲击,如何调整和重建新的民族关系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团结至关重要。新保守主义思潮吸取了叶利钦时期车臣分裂活动的教训,一方面通过武力镇压少数民族的独立和反叛,另一方面通过民族和解和民族大融合实现民族团结。他们提出了民族有机体思想,认为所有生活在俄罗斯土地上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都是俄罗斯人,都属于罗斯民族。所有的民族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种相对保守的策略有利于多民族的俄罗斯社会的团结。

  第四,经济上的混合经济模式。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推行的是一种私有和国有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经济路线的选择是对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规模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路线的一种矫正和修补。俄罗斯社会的转型是通过休克疗法快速实现的,缺乏市场经济的基础,不仅在法治和管理体制建设上缺乏基础,更主要的是缺乏私有企业特别是有规模、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和资本主体基础,同样也缺乏外资投入和输入的基础和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必然出现了依靠廉价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利用体制不健全而侵吞国有资产、依靠军工等垄断行业一夜暴富的新贵们。原有的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行业落入寡头们的手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因制度转型而增强。新保守主义力图克服上述弊端,结合俄罗斯的社会和经济现实而选择了混合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增强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税收和民生问题的解决。目前,俄罗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接近40%.自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中,俄罗斯人的平均收入从2000美元增至1.3万美元。这种策略一方面降低了寡头对国家经济的控制,使税收和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从而为解决退休金、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民生问题提供了经济保障,让普通的百姓也得到改革的实惠,从而增强继续改革的信心。

  第五,政治策略上的中派主义思想路线。为了充分调动俄罗斯社会的全部力量,实现不同政治派别的和解,新保守主义在政治上避免激进的自由主义或极端的保守主义路线,而是采取了比较宽容和温和的中间路线。中间路线不仅是一种政治策略,而且是对不同派别治国理念合理因素的吸取。在新保守主义看来,无论是激进的自由主义还是左翼社会主义等派别的政治主张,都无法有效解决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也无法凝聚俄罗斯各个派别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但不同政治思潮的主张中又有可以汲取的因素,如左翼社会主义中强调国家和集体的观念,右翼自由主义中强调民主、市场经济、个人私有等理念,上述几个派别的治国理念综合起来则是俄罗斯当下所必需的。但是,如何使不同的政治派别的主张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必须以俄罗斯社会稳定为前提,既不能走不切实际的激进改革道路,也不能原地不动和走回头路。一方面通过实行主权民主限制外部力量借民主之名对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进行干涉从而引发社会动乱,另一方面又保持民主化改革方向,通过渐进的方式,结合俄罗斯的特点,逐步实现更为充分的民主和建立完善的法治的市场经济。

  第六,社会发展方略上以社会稳定和秩序为前提的改革。伴随苏联解体的俄罗斯社会转型无疑是一场不流血的深刻革命,这场革命是以颠覆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为前提的,历经70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被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宪政制度所代替。新旧体制的转换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原有的社会和国家秩序被打破,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适应过程。在经历了近20年的社会动荡和无序化之后,俄罗斯社会迫切需要稳定和秩序。新保守主义无疑抓住了俄罗斯社会当下的主要社会矛盾。没有社会稳定和基本的秩序就无法进行改革,同时,引发社会动荡和无序的改革也难以被接受。新保守主义在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关系时更加强调稳定和秩序,特别是对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有碍社会稳定的组织和因素极为重视,以国家的独立主权、稳定、秩序为基础和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改革。反对各种势力操纵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

  第七,重建国际新秩序的对外战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元气大伤,国力剧降,从昔日的世界两强之一衰落为二流国家。当今的俄罗斯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远逊于美国,其国际影响力也相形见绌。面对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和主导的世界格局,俄罗斯的新保守主义在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上主张通过重建多极化、多中心的世界新秩序以代替现有的单极和单边主义世界秩序,力图恢复俄罗斯在维护世界和平、处理世界事务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通过全面参与国际事务提升俄罗斯的影响力,也为更好地维护俄罗斯的国家核心利益发挥影响。俄罗斯抵制北约东扩、坚持对独联体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在中东事务上与美国角力等都是俄罗斯新保守主义重建国际新秩序的一种努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21:31 , Processed in 0.03463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