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第四章)

2014-6-7 13:25|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4956| 评论: 2|原作者: 李民骐

摘要: 劳动人民不经过严重的斗争,决不会放弃他们在革命中争得的社会主义权利,听任资本主义压迫秩序的摆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最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障碍。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9791993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3(PRC,1994)。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也预测,到下个世纪初,中国经济的总产值将成为世界第一(The Economist,October 1994,4)。官方学者认为,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威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指令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自始就排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愈来愈把适合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大大延缓了生产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进程,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效、充分发挥。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上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轨道。......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1979年以来,我国的生产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新台阶。......19791991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6%,显著高于195319786.1%的速度......初步显示了正在建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威力。(汪海波,220223

 

       在官方学者的论述中包含着局部真理。首先,发展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天然的历史使命,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存在的根据。正是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胜过以往一起压迫社会。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以下的事实: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永远要以牺牲绝大多数人民的基本利益为代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摧残最根本的生产力-人的生产力,才能发展物质的生产力。

       其次,官方学者的观点割裂了历史。从统计上看,1979199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19531978年高三个百分点。但是,仅仅这个数据本身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钱纳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发现,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发展也渐趋加速,只是到了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才有所放慢。(见表4.1)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不仅引起国民收入的量的增加,而且同时还引起国民经济的质的进步,因而改善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所以,较后阶段的经济发展通常在各方面都具有比较前阶段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也就相应比较快。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4美元(《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卷)。大体上处于钱纳里“标准模式”中280560美元这一阶段。因为七十年代末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五十年代初的三倍,五十年代初中国大约处于钱纳里“标准模式”中的100140美元这一阶段。照此看来,1979年以后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979以前三个百分点,本不足为奇。

 

4.1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标准模式"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率(%)    人均经济增长率(%)

100-140                3.81                1.26

140-280                4.80                2.02

280-560                5.67                3.17

560-1120               6.30                4.10

1120-2100              6.58                4.58

2100-3360              6.21                4.71

3360-5040              5.60                4.60

资料来源:刘世锦和江小娟.

 

       正是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为1979年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首先,从经济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看,八十年代远远胜过五十年代。例如,1949年,中国只有铁路2.17万公里,公路约8万公里。到1980年,铁路增加到了5.2万公里,公路增加到了87.6万公里,分别是1949年的2.4倍和11倍。(《世界经济年鉴》1981年卷)

       2)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整个经济发展的好坏。由表4.2可以看出八十年代末以前农业的增长速度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1979年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首先是由于农业的高速增长。如果不是因为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远远高于五十年代的水平,因而能够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剩余产品,1979年以后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

 

4.2  中国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    国民收入

1952-1958      4.19        10.57

1958-1965      1.01         0.08

1965-1978      3.05         6.61

1978-1988      6.63         9.23

资料来源:PRC 1985;冯海发,115.

 

       那么,为什么八十年代的中国农业能达到远远高于五十年代的水平呢?从生产关系看,八十年代初的改革不过使中国农业回到了小农经济的状态,与五十年代并无根本不同。但是,八十年代的小农经济并非就是五十年代的小农经济的简单重复。经过合作化时代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国农民已经在全新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了。(见表4.3)如果没有合作化时代积累起来的巨大生产能力,中国农业只能停留在五十年代那种原始的农业生产水平上。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农业基础上能够创造出八十年代的经济奇迹。

 

4.3  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952    1979

农机总动力(万马力)           25    18191

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公斤)   0.7   109.2

农村用电量(亿度)             0.5   284.1

灌溉面积(万公顷)           1995.9  4500.3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81年卷,56

 

       319491979年,中国始终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尽管现在遭到非议,但是毕竟,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工业已经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和畸形发展的状况,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生产体系。”(《世界经济年鉴》1981年卷,541979年以后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新中国前三十年形成的重工业基础同样是分不开的。

       以乡镇企业为例,“乡镇企业的装备基本上是城市工业提供的”,“1987年仅乡村两级企业净增固定资产总值达280亿元......而其所消耗的国营工业产品就占到70%。”(厉以宁等,166)如果1979年以前中国没有形成相当的重工业基础,这些工业设备就必须进口。1988年,乡镇企业累计固定资产原值约3600亿元。假设这3600亿元在19801988年平均分配,分别依当年汇率计算,那么累计需外汇1500多亿美元。如果用增加出口的办法来换取这笔外汇,同期中国出口收入就必须增加60%;如果用借外债的办法来筹集这笔外汇,八十年代中国借入的长期外债就得增加三倍以上。显然,这两种办法,或者完全不现实,或者实现起来有很大困难。因此,如果没有本国的重工业基础,乡镇企业恐怕就不能实现八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了。

       4)但是,中国革命最伟大、最深远的成就却在于绝大多数人的发展,在于形成了巨大的人的生产力。

       这表现在绝大多数人民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上。

       体力:人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七十年代末的68岁。

       智力:在旧中国,全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到七十年代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世界经济年鉴》1981年卷,73)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成人识字率分别达到81%和55%。

       中国人民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发生的巨变是长期经济发展中真正有决定性的因素,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有必要指出,所有这些条件,大多是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条件下办不到的。如果不是在合作化时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怎么能够在八十年代奠定农业起飞的物质基础呢?如果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推行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又怎么能够为后来的工业高速增长创造条件?特别是,只有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才能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将中国与另外几个人口一亿以上的发展中大国相比较,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超过印度,不如印度尼西亚,仅相当于巴西的六分之一。但是,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这几个国家中最高的,成人识字率与印度尼西亚相当,与巴西相比差距也不大。(见表4.4

 

4.4  人口一亿以上的发展中大国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西

人均预期寿命()*

                       66      50         46         60

                       69      49         49         64

成人识字率(%)**

                       81      51         77         76

                       55      28         57         73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304     183        369        1793

*中国是1981年数据,其它国家是1975-1980年数据.

**中国是1982年数据,其它国家是1980年数据.

***中国是1980年数据,印度、巴西是1979年数据,印度尼西亚是1978年数据.

资料来源:<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一九八五年)>,12,211;<世界经济年鉴>1981年卷.

 

       因此,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从物质方面为1979年以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准备了条件。有了这些条件,只要有了适当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便能够迅猛发展。这种生产关系既可以是压迫性的生产关系,也可以是解放性的生产关系,区别只不过在于,在前一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以牺牲人的发展(就绝大多数人而言),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的发展的条件,并且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Qiaoyi 2014-6-7 14:15
九十年代初就认识到了。了不起!作者的很多预言今天都验证了。
引用 远航一号 2014-6-7 13:31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3:21 , Processed in 0.02079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