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世界革命 查看内容

伊拉克共产党的斗争史

2014-6-18 00:22| 发布者: ahjoe| 查看: 731| 评论: 0|原作者: 阿早|来自: 原作

摘要: 英美势力是不会容许一个强大统一的伊拉克政府,从前孙尼派萨达姆在位就鼓动什叶派起来内战,还搞动两伊战争,现在眼看伊拉克政府图治走萨达姆的老路,在石油资源已经全在控制之下,英美势力又一方面透过沙特支持伊拉克孙尼派出来搞局,另方面又重新怂恿什叶派的伊朗介入,总之就是要把伊拉克永久维持一个分裂内战的局面。 ... ...

简述伊拉克共产党的一段公案

 

阿早 06/17/2014

 

关于伊拉克共产党起来参加军事行动跟伊斯兰武装分子在巴格达交火一事,要静观其变!但有变化,总是好的。

目前伊拉克的局势是人为的,英美势力是不会容许一个强大统一的伊拉克政府,从前孙尼派萨达姆在位就鼓动什叶派起来内战,还搞动两伊战争,死人百万以上。

现在眼看伊拉克政府图治走萨达姆的老路,在石油资源已经全在控制之下,英美势力又一方面透过沙特支持伊拉克孙尼派出来搞局,另方面又重新怂恿什叶派的伊朗介入。总之就是要把伊拉克永久维持一个分裂内战的局面,最后两方面都在如来佛的手掌心里,如鱼得水,从中取利。一国之内因宗教信仰分裂如此,可谓祸国殃民,再来看看从前蔓延千年的基督教/回教的十字军战争,死人无数,马克思说得好,宗教的确是个祸害!

关于伊拉克共产党的一段公案,以收集所得,仅录之如下:

【受前苏联革命胜利的感召,伊拉克共产党于1931331日成立,并随即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运动。1936年由于组织暴露而遭受沉重打击,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阿斯姆等领导人被捕。1938年,党的创始人之一法赫德从苏联学成回国,着手重建党组织,并于194111月起任党的总书记。19452月,伊共召开一大,选举法赫德为总书记,制定了第一部正式党章,提出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包括一切爱国力量的民族阵线,为伊拉克的独立和社会进步而斗争。二战后伊国内环境相对宽松,伊共的力量发展较快,并广泛开展工人和农民运动,积极组织人民群众武装抵抗。

  陷入被动

  19587月,伊共虽支持卡塞姆军人集团推翻了费萨尔封建王朝,但此后却被排挤在政府之外,处于半合法状态。伊共利用革命胜利影响,迅速公开建立和扩大了群众组织。党员人数增至4万,下属人民抵抗部队有3.5万人,群众组织成员达100万人。但伊共为争取公开合法,对卡塞姆政权不断退让,甚至于19596月交出了人民抵抗部队的武装。随后又作出和平过渡决议,宣布放弃暴力,彻底陷入被动局面,错失了进一步推翻军人独裁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的良机。

  复兴党执政

  19632月,复兴党在巴格达联盟的支持下政变上台,视力量迅速扩大的伊共为头号眼中钉,对其发起血腥镇压。以萨拉姆为首的伊共半数以上政治局委员和成千上万的党员被杀害,党内元气大伤。196311月,阿里夫军人集团推翻复兴党政权,伊共决定与新政权合作。但此阶段党的领导人严重右倾,致使党内左翼势力发动大规模分裂,自立新党。右倾路线导致党内组织分裂和思想混乱,党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伊共再次陷入困境。

  19687月,复兴党再次执政。伊共采取了与复兴党合作的方针。但部分党员因反对中央对复兴党所持的摇摆不定的尾巴主义立场而组成伊共——马列主义组织,另一部分党员则建立了伊共(光明之路领导)。一方面为消弭党内分裂,另一方面困于为复兴党上台执政后与共产党人和解合作承诺的迷惑,伊共在19709月召开的二大上仍决定对复兴党采取既支持又批评方针,服从复兴党的领导,并再次放弃了参与武装力量的主张。

19734月,伊共又宣布接受复兴党提出的民族行动纲领,并于同年与复兴党组成全国民族进步阵线。而复兴党在掌握政权和局势稳定后,放弃了执政初期的一些积极政策,冻结了《工人法》和《社会保障法》,在农业政策和对库尔德人权益的立场上也出现极大倒退,限制政治民主与自由,将伊共党员从政府中清除,并加大了对伊共等民主运动的镇压力度。19783月,伊共中央全会全面批评复兴党的内外政策,与复兴党关系恶化。复兴党遂关闭了伊共在各省的所有党部,肆意关押、处死伊共党员,逼迫大批党员逃往他国。19795月,伊共政治局发表声明说伊共在全国民族进步阵线中已无代表,全国阵线已不存在。与复兴党政权彻底决裂后,随着两伊战争的爆发,伊共转移阵地到伊北部库尔德地区,与当地组织并肩战斗。

  崛起

  转入库尔德地区后,伊共开始注重加强党建,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党组织。经历了1979—1989年长达10年的武装斗争,鉴于国内和地区形势的重大变化,伊共被迫中止武装斗争。但它始终没有放弃参加反政府活动,一直谋求建立反政府统一阵线,争取在伊建立民主政权。在20034月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共召开了25年来的首次公开会议,重新成为伊拉克政坛上一支积极力量。

  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

  伊共始终坚持高举马列主义旗帜,致力于不断向社会主义迈进。美伊战争后,伊共通过对国内、地区和国际新形势、新变化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进行总结,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纲领和章程,并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它先后参加了美国主导的临管会,党的总书记哈米德成为其25名成员之一;与其它政党结盟组成伊拉克团结名单参加议会选举获25席,在市政选举中独立获14席;积极推动制定《民族和解纲领》,将落实《纲领》确定为党当前首要任务,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同其它爱国力量的团结与协作,在国家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斗争历史的传统政党,伊共始终关注着国内、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及时、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立场与主张。对于伊拉克遭遇的三场战争:伊共认为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是伊拉克向伊朗发动的一场不义之战,反映了萨达姆独裁政权的侵略性,呼吁立即结束战争,反对侵占他国领土;伊共反对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认为萨达姆发动这场战争是为转嫁因两伊战争造成的国内矛盾和经济危机,无益于本国和地区人民,要求制裁独裁者,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伊共既反对美国向伊拉克发动侵略战争,又反对萨达姆独裁政权,认为应通过伊国内爱国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国际和平人士和合法力量推翻萨达姆政权,并要求美及其盟友在避免伊陷入内战的基础上尽快从伊撤军。在库尔德问题上,伊共主张和平、民主地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库尔德人的要求,实现在伊拉克共和国范围内库尔德人的自治,加强库尔德人同阿拉伯人的团结。

  适应形势发展

  对于当前伊国内形势,伊共认为恐怖暴力活动虽较前有所减少,但伊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教派冲突不断升级,暗杀爆炸事件层出不穷,伊安全部队战斗力低下等。加之伊各派政治取向迥异,造成伊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进程举步维艰。但是,伊共坚信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光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伊拉克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在地区问题上,伊共主张根据安理会决议,公正、全面地解决阿以问题。要求以色列从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上撤出,承认巴人民回归权和民族自决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伊共认为,虽然苏东剧变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问题,而是由于苏东各国未能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造成了实践的失败。

  憧憬未来 以建设国家为己任

  时至今日,伊共党员人数已近2万,拥护者逾20万,在伊各省设有100多个办事处,力量正在逐渐恢复。伊共坚信自己将成为赢得民众广泛支持的大党,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伊拉克取得成功。但鉴于伊拉克社会浓厚的多民族和多教派色彩,伊共虽有一定影响,但其群众基础并非十分牢固、广泛,仍需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适应形势变化发展不断调整方略,扩大自身在伊的影响,与其它爱国力量一道为将伊拉克建设为一个民主、联邦、统一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伊拉克共产党,5060年代是伊拉克的第一大党。当年伊拉克共产党有党员几万人,同情者无数,赤卫队都有数万人。当时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才5000人呢。

本来历史给了伊拉克共产党机遇,如果伊拉克共产党当时果断接受历史的委托,接管伊拉克,那么伊拉克的历史,乃至阿拉伯的历史都会发生根本的转变。

  伊拉克如果采用了苏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迅速进行工业化,就会成为阿拉伯的普鲁士,实现阿拉伯的伟大复兴。
  可是伊拉克共产党放弃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伊拉克当时需要进行的是一场资本主义革命,而他作为共产党是不能领导,只能协助资本主义革命。因此主动解除了数万赤卫队的武装,认为在1958年上台的军事独裁者卡塞姆思想进步,希望他能够推进资本主义革命,而伊拉克共产党全力支持。

  但其实卡塞姆并不是真心思想进步,他只不过试图利用共产党的力量和复兴社会党、纳赛尔主义者等等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之间搞平衡,他好在中间走钢丝。

可是呢,走钢丝是很危险的。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勾结军队中的一部分发动政变,杀死卡塞姆。随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民兵挨家挨户捕杀伊拉克共产党人,一天之内仅在巴格达一地就枪杀了5000人,在伊拉克全国估计杀死了几万人。伊拉克共产党从此一蹶不振。

  70年代时,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曾经为了利用苏联,把伊拉克共产党邀请来参加政府,可照样继续逮捕和杀戮,最后伊拉克共产党只好逃到北部库尔德人地区打游击,一直就没啥气候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伊拉克共产党是也。 不仅断送了自己,而且断送了阿拉伯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编辑 水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9 13:25 , Processed in 0.0146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