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评张宏良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大会上的“政治工作报告” ...

2012-2-23 22:33| 发布者: 东风| 查看: 3109| 评论: 0|原作者: 老汉|来自: 赐稿

摘要: 这篇名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实为一篇政治工作报告 ,它是一次总结工作、提出纲领、制定路线、研究方针策略,布置任务、发出号召、付之行动的代表大会。这篇工作报告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否定文革的作用、反对群众革命斗争,为了为其观点服务,报告中使用了大量自己捏造的新词汇,用诡辩论的办法转移国内主要矛盾,为其达到既定的目的。我评论张教授的报告,并不涉及参加会议的网友们 ...

可以说,共产党一党领导将是政党政治的最后形式,因为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建立大众民主制度,(评: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成了建立大众民主制度了,这是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吗?确实是个冒牌共产党人。)一旦大众民主制度建成了,精英阶级消灭了,共产党领导也就不需要了,人类就会彻底告别政党政治的时代。这也是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一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那么,在今天我们将如何发动群众以及发动群众做什么呢?就是要象当今世界大众民主革命那样,象中国文化大革命那样,把占人口99%的人民大众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用统一的纲领和口号,与占人口1%的一小撮精英进行斗争。这是当今世界大众民主革命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共同特点,唯一的区就是表述语言不同,现在叫1%的精英,那时叫一小撮走资派(评:1%的精英是你创造的语言,走资派是共产党内产生的,而1%本来就是资本家不是党内产生的。),其实,今天的世界大众民主革命,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文化大革命,或者叫文化大革命的世界版(评:占领华尔街也成了文化大革命了,他们连最低的政治纲领都还没有,就算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了。)。把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造反有理和今天大众民主革命的99%对1%结合起来,就是八个大字:共同富裕,大众民主!这八个大字,(评:文化大革命最后成了共同富裕,大众民主这八个大字!)就是中国大众民主革命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发动群众的基本理论。

5,借助中央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机会,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往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战略,基本上都是被右派解构了,把中国共产党变成了一个理论空筐,任意填塞各种祸国殃民的理论,最终把中国弄到了濒临崩溃和肢解的灾难边缘。由于如今的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已经丧失了抵抗力,没有能力从右派那里夺回文化解释权,只能由我们把文化的解释权夺过来,让整个社会知道,文化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盛衰和安危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意识形态被占领的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国家,我们不想灭亡,就必须夺回意识形态主导权和文化传承权,我们所要的文化自觉和自强,是指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先秦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评:张教授你应该防止大汉族主义,难道没有其他民族的文化,非要统一在你的传统文化之下?我看元朝和清朝两个不是汉族统治的朝代都比汉族历代统治好,今天中国有此广大的领土主要还是靠他们的功劳。)而不是野蛮淫秽的西方垃圾文化和犬儒虚伪的儒家太监文化。

故意推出被宋明理学彻底阉割的儒家太监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抗衡,完全是普世价值派从另一个角度实施亡国灭种的战略阴谋。

三,团结统一是复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目前,中国具备了复兴社会主义的诸多客观条件。资本主义道路再次没有走通,复兴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人民群大众已经觉醒,优秀人才再次聚集到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共和国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共产党的牌子仍然还在,毛泽东思想再次普及,复兴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和路线已经明确等等,总之,复兴社会主义的诸般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如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复兴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诸如团结统一的抱团精神,理想主义的牺牲精神,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思想信念等。

1,团结统一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随着西方危机的加深和大众民主革命的发展,随着对中国发动颜色革命战略的失效,美国有可能会采取经济手段制造中国内乱,而内乱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患。如果我们不能战胜内乱,左派必亡,国家必亡。而战胜内乱唯一的方法就是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统一的力量。(评:团结应先从自己做起,团结99%,你能做到吗?你对右派要专政,对普世价值派要专政,反对老左派、新左派(带路党),他们是敌人吗?他们中多数是反贪、反腐败、反帝、反汉奸,还有反修、反复辟的,这些人不团结,剩下就是你孤家寡人了。)

首先是左翼内部的团结,团结的基本形式就是达成政治共识,团结的基本原则就是毛主席生前所说的三要三不要。前面已经说过,网络社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众民主运动,无需建立传统的组织和领导关系,只要能够达成政治共识,不在背后打黑枪搞内乱,就同样能够实现团结的目的。而且,是不是打黑枪搞内乱,也是人民大众检验和甄别内奸反革命分子的有效方法。(评:不要给别人乱扣帽子,无限上纲,要允许争论,以理服人,不要唯我正确。)

其次是全民族的大团结,团结的基本形式就是形成爱国统一阵线,团结统一的基本原则,就是爱国,就是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自己的事情,坚决反对外国干预和侵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要形成和维护爱国统一阵线,就必须在理论纲领等方面兼顾各种进步力量特别是中间力量的要求,绝不能一意孤行。(评:右派就没有爱国反腐的?)

最后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99%这个口号就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基础,这种团结的形式就是占领华尔街那种共同行动,而不再是以往那种统一组织。各国人民大众打倒本国精英阶级统治,就是对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最好贡献,就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最好的实现形式。(中国采取这种行动行吗?三人上访都不行,还能占领王府井!张教授你先给大家争取像占领华尔街那样的权利,然后再说其他的,我们的路还远着呢!)

这三个方面的团结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其中,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全世界大众民主运动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大众民主运动的发展,取决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要形式就是爱国统一阵线的团结,爱国统一阵线的团结,则主要取决于爱国统一阵线的核心力量左翼队伍的团结。而左翼队伍的团结首先就是我们在座同志们的团结。(评:刚才说过不要党的领导,不要政治,现在又出来一个核心,领导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你这个核心是代表什么?想取而代之?)之所以要这样讲,是因为在民族危机日益迫近的情况下,中国左翼力量的团结,中国爱国统一阵线的团结,中华民族的团结,已经成为决定中华民族死生存亡的关键环节,是战胜美国颠覆和肢解战略的唯一致胜武器。

2,当前左翼团结最重要的就是理想主义的牺牲精神和抱团精神。(评:抱团精神是什么精神?小团体主义或山头主义,还有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精神。只有阶级的团结,没有其他的团结,阶级团结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前面曾经提到,人类历史就是理想主义打败实用主义的历史。理想主义打败实用主义,主要是依靠两大崇高精神,一是理想主义的牺牲精神,二是理想主义的抱团精神。就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看,更加重要的是抱团精神,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初期,在社会大变革初期,革命者往往并不缺乏牺牲精神,而是缺乏抱团精神,抱团精神便成为决定革命胜败的关键因素。最初满清20万人占领2亿人口的中原,依靠的是抱团精神;后来国民党推翻满清统治,依靠的同样是抱团精神;再后来共产党打败国民党,依靠的还是这种抱团精神。(评:把共产党的胜利说成是抱团精神,江湖兄弟也有抱团精神,为了哥儿们的义气,不讲对错,也可拔刀相助。共产党的精神在于崇高理想,在于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精神,不是那种狭隘的抱团精神。)现在,中国逐渐失去了抱团精神,再次变成一盘散沙,也就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回顾人类历史所有伟大变革的成功,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诸如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以及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依靠的都是理想主义的牺牲精神和抱团精神。目前中国左翼最需要的,也是这种抱团精神,要拥有这种抱团精神,就必须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藏私,不旁观,不打个人小算盘,同时还要能够忍受个人委屈,要有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包括牺牲历史荣誉。

3,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思想信念。面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历史危机,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思想信念。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意志品质和必胜信念,往往具有改变历史的决定性作用。楚虽三户能亡秦所依靠的就是意志品质和必胜信念。每一个毛派共产党人都必须十分清楚,我们是中华民族最后的铁血子孙,我们背后有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决定了我们输不起也不能输,一旦输掉,13亿老百姓就会膏雪遍地,堆尸街头,如同当年的南京大屠杀和现在的巴格达一样;同样,13亿中国人民也决定了我们一定不会输,一定能胜利!我们坚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只要人民大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变,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不变,以共同富裕和大众民主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胜利。

最后,还是如同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复兴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我们前人所不曾有过的伟大事业,我们的事业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寄托着人类的理想,我们的事业一定要胜利,我们的事业也一定能够胜利!

( 结束语: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有理有据地评论了张教授的政治工作报告,他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但我们坚持认为,只要张教授真正反帝、反奸,我们仍然可以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以99%对抗1%。)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0 00:51 , Processed in 0.03450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