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集体经济村庄

2015-1-28 09:34|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7707| 评论: 2|原作者: 第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

摘要: 第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4年11月1日至2日在江南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慈湖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集体经济村庄”。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仍有少数农村因地制宜,坚持集体生产、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制度至今。
麻国庆:“集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社会结构的发展和变迁并不意味着传统乡土社会结构性转型,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延续的过程,即使在社会运动最激烈的时期,传统中国的文化元素也一直保留下来。这种传统的延续对重新反思今天中国社会的“割裂”等问题是有帮助的。同样集体经济离不开社会的延续,社会发展到今天不是一种断裂,而是有结构性的延续。这种结构性的延续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从文化的延续和社会发展的两种视角里,我们如何重新反思集体经济?或者说,反思一种“集体”的概念更加重要。透过集体经济的存在,深化讨论“集体”这一概念在革命和改革这一当代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意义、现实状况,也应该是我们此次会议的意涵之一。

  我感觉这里面精神力量很厉害。很关键的词出来了,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集体”的文化概念。传统中国农村有一套自身的组织方式,谁能领导组织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了宗族、人情等一系列很复杂的因素。农民的这套认同体系与现在讲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不一样,它更能展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行为活动。集体经济的背后是集体的认同,“集体”作为文化现象,更容易理解。领头人也好、能人也好都变成一个表述“集体”的符号,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载体的对象。我觉得这个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另外,老田后面说到另一条道路,其实也不是另一条道路,因为它本身就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反过来看它。如在陕北,陕北人民很早前就给毛主席建了个庙。毛留下来什么遗产,陕北老百姓不一定去追根,但毛的精神一直存在,这就是文化认同,也就是精神认同。所以,我觉得这个讨论很有意思,连人类学新进化论的代表怀特的能量理论都有所涉及,这正说明我们今天的讨论是正能量。


  张小军:集体经济是一种文化秩序和编码

  彭海红的研究是一个很全面的、概况性的成果。在她讲的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中,有几点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我觉得也是值得讨论的,就是人民公社和集体经济遗产与今天的连接问题。如果说集体经济是遗产,如何理解它在今天集体经济村落的连续性,尤其是在体制方面的延续性?连续性肯定是有的,我不是批评说没有。这里面有没有一些内生的动力?如果仅仅是一种历史的遗产,而没有一种内生的动力,那我觉得对它在今天乃至以后的持续性都要打个问号。如果我们讲今天的集体经济有一部分是历史的延续,不管是在精神还是在其他的层面,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看它内生的动力是什么。海红的分析很好,提出了不同的集体经济类型,但怎么去思考这些不同的类型?其实不管我们怎么分类,都会涉及生产的层面,或者说土地的层面。后面我还会提到,是不是仅仅把生产方式或者土地作为集体经济的一个标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海红分析的不同类型中,土地都是集体的,其实按照《土地法》,中国乡村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不是集体的。能否说它们都是集体经济?我们可以去思考,乡村有什么是不集体的。如果土地的所有权都是集体的,只不过我们在经营上、使用权上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包产到户,或者混合所有制,那么她所举的例子,不管是公加私的,还是私加公的,从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的图景——你可以把集体村庄看成一个公司、一个股份制,也可以是集合家庭的经济,那么,中国当今的集体化到底是什么形态?我觉得这与我刚才提到的要把内生的动力提出来思考是有联系的。如果这些东西不弄清楚,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各种说法变成一锅粥,就很难把集体化和集体经济讲清楚。

  海红还提到,我们现在这种家庭承包是低水平的集体,有一种走向高水平集体的必然性。什么叫做高水平的集体经济?这种必然性存在吗?如果我们未来看到这样的集体经济存在越来越少,越来越顶不住私有经济,越来越是混合经济,是否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混合经济就看成集体经济?我觉得随着这个论坛的深入,可能会有比较好的研究。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当今中国维持集体经济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力在哪里。

  我们看待集体经济不能只看土地。刚才老田也举了一个例子,仅仅从土地的经济层面,有的集体经济村庄里面土地就不是那么重要。老田讲的生产(工厂)政体,是从管理的层面,升高看就是认同层面。集体性到底是什么集体性?集体经济里面涉及很多方面,我们认知集体经济,如果有生产政体的话,那么就有管理层面的集体经济,也可以是混合的。我的意思是,其实可以有很多个“集体”,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的集体,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里面的土地集体。如果我们从集体的概念扩展出来,不同的个案比较出来的集体性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跳出狭窄的“集体”,可以看到集体生产也可以是带有股份制、带有私有特点的一种生产,但是可以在分配领域变通为集体化,分配可以很集体,很公平。虽然是股份制企业,但是资源只要在全村按照集体主义的方式分配,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两种结合或者混合:分配领域的集体和生产领域内的不那么集体。

  中国的村庄,对市场经济有一种适应,自身有这样一种能力,可以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收进自己的体系。当然我们对这个体系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很复杂的文化逻辑。我觉得对文化的强调很重要,文化的概念十分简单,它就是人类行为的“软件”,也就是一套套的编码体系。刚才老田用了人类学家怀特的几句话,我觉得在新进化论里面,怀特告诉我们的重要观点之一是“文化是一种能量”。我们过去忽视文化秩序,忽视了文化体系或者是文化结构,由于过多的是“社会”的实体思维,忽略了形成社会秩序背后的那些逻辑和意义的体系。集体经济不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土地,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秩序和编码,需要我们去解码。

  老田讲到布洛维的生产政体,其实有很多学者已经告诉我们生产的运行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有政治、意识形态和伦理等因素。老田提出共同体认同为主的集体管理方式,我觉得还是要看认同的背后是什么,不能停留在认同上。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我们的家庭经济是类似的。过去家庭经济也就是熟人网络、熟人社会,东西都是大家的,有大家共有的认同。集体经济就好像是中国家庭经济的某种放大。把一个村庄当成是一个大家庭,有事一块做,家长的权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经济文化。而生产政体是另外的概念,跟我们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无论什么生产政体,骨子里恐怕还是这套经济文化在起作用。集体经济的核心是什么?不在于土地是谁的,甚至不在于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同,集体经济的核心是它的文化,例如按照什么逻辑和编码体系组织起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分配,构成集体经济的灵魂是什么。

  谈到国家的问题和毛时代的联系,我觉得讲到国家层面,倒是可以看格尔兹(C. Geertz)的《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他在人类学里面提出了一种有意思的国家形态——“剧场国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文化国家”的概念,就是国家可以以文化的形态和方式存在和约束人们。在中国社会里面,国家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国家的形态。文化国家的形态避免了我们简单地把“国家”理解成集权等这样一类简单概念化的东西。在政治学里面常常将国家简单地看成是一个集权的、独裁的或者是自上而下的统治方式。文化的国家形态是特别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1-31 23:47
讨论集体经济村庄这个课题很好,但是这个讨论会对以粮为纲的规模化集体农业的研讨是实在欠缺。

在农村改变土地承包的小农经济模式,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以土地和劳力入股的股份制的专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农业企业,经营以粮为纲以农业为主的生态种植业、养殖业、禽畜业、林业、手工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物流业、供销业、旅游业等多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地制宜地逐步发展大农业,农工联合企业和农工企业集团,以便推行大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和农村水利化建设,提高抗灾能力,逐步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继续对农村实行优惠倾斜政策,继续免征农业税。鼓励农村青壮年劳力为农业现代化做贡献,逐步发展符合农业合作化的就地就近农村城镇化(住宅和生活设施的相对集中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农业发展的需要),减小城乡差距。 ...
引用 redchina 2015-1-28 11:15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21:28 , Processed in 0.0132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