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 毛泽东晚年更辉煌 》第二十三章

2015-4-21 00:3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063| 评论: 0|原作者: 罗四维 编|来自: 香港四季社

摘要: 《 毛泽东晚年更辉煌 》 罗四维 编 第二十三章 真实的三面红旗(下) 第一节 毛泽东反对搞“浮夸风”和“共产风” 毛泽东在58年大跃进中,开始头脑有点热,但他自始至终反对“浮夸风”和“共产风”。
    在改革开放年代,有无欺骗党、欺骗人民的行为呢?不仅有,而且还过之而无不及。
    如: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许多排污企业长期阳奉阴违,有些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更严重的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和“打左灯往右拐”的政治欺骗……。
    改革开放年代的欺骗行为远远大于、高于大跃进时期的欺骗行为。
    大跃进时期的欺骗行为,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产品产量上,欺骗的时间也比较短,1959年底基本上就禁止了。
    而改革开放年代的欺骗行为,几乎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十多年来经久不衰,现在还在向纵深发展。当年大学的评估检查,弄虚作假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比大跃进时期的弄虚作假,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求教师干部弄虚作假人手不够,就把毕业班的学生和研究生找来一起搞弄虚作假。学校的党委书记,害怕退休教职工给检查组说实话,先给大家说:要在锅里打饭吃,就不要往锅里吐口水。他的意思是说不要给检查组说实话。然后他就威胁说,谁砸学校的牌子,我就要砸他的饭碗。其实,检查组的成员何尝不知道在弄虚作假呢,只是他们把礼品、红包一拿,就不知道弄虚作假了。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纪律、法律、规章制度很多很多,为什么制止不住贪污盗窃和弄虚作假呢?因为这些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标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治本。怎样治本呢?在治标的基础上,还是要学习毛泽东的办法:一是要改造人的灵魂(首先是改造干部的灵魂),丢掉私心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群众路线,群众监督,也就是要发扬真民主,而不是嘴上说的假民主。
    这届党中央在纠正、惩处弄虚作假问题。是否纠正得过来还要看。

    【 整理者,请注意!“编著者”在此第四节的议论叙述中,把“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问题”与“新时代的大跃进问题”混为一谈;因两个时代有某些“类似、雷同犯错的共同点”就混淆了两个时代,两个阶级各自“大跃进”方向和目的不同,且还同等对待议论;有意无意地犯有“立场、路线和观点的原则性错误”!建议:读者认真分析判断;“编著者”深刻反思。】

第五节 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思
    1958年8月16日前,毛泽东是在考虑国际问题和炮打金门,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大跃进上,没有打算搞人民公社。在8月17日开始的北戴河会议期间,他怀疑1958年1070万吨钢可能完不成,不对外公布。但8月30日,冶金部一邦人去向毛泽东保证能够完成,并建议对外公布:1958年要生产钢1070万吨。
毛泽东经过9、10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问题很大,于是1958年11月2日至10日,开第一次郑州会议;11月21至27日,在武昌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2月在武昌开八届六中全会;1959年2月又开第二次郑州会议;3至4月开上海会议;5月、6月又在北京开会纠正大跃进的高指标和人民公社的“共产风”。尽管在大跃进中,下面没有完全按中央精神和毛泽东的意见办,毛泽东在这些会议上还是多次作了自我批评。
    特别是1959年6月在北京会议期间,毛泽东说,大跃进本来是好事,但四大指标(钢、铁、粮和棉花指标)订高了,结果天天被动。经济工作我们究竟有没有经验,群众路线究竟怎么样,都值得我们重新考虑。过去一年头脑发热,现在冷静下来就是了。人不要不如猪,撞了墙就要转弯。
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一定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过去我只注意人和人的关系,没有注意人和自然的关系。过去搞民主革命,忙不过来,打仗占了大部分时间。后来搞社会主义革命,主要精力是搞阶级斗争。去年北戴河会议才开始搞经济建设,特别是抓工业。看来,我第一次抓工业,像1927年搞秋收起义时那样,第一次打了败仗。不仅我碰了钉子,在座的也碰了钉子。现在不是互相指责、互相埋怨的时候,而是要从认真汲取经验教训,赶紧把过高的指标降下来,尽快把生产计划落实。(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35页)
    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也是比较的懂得,还是懂得不多。”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还不适应新的需要,不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在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说:“现在看来,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要那么十分急,过急了办不成,越急越办不成,要搞几年慢腾腾,要搞扎实一点,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
    毛泽东他曾这样形容“大跃进”时期的领导特征:“象小孩抓火一样,没有经验,摸了以后才知痛。我们搞经济建设还是小孩,无经验,向地球开战,战略战术还不熟。”
    因此,毛泽东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非常谨慎。
    1964年5月10一13日,在听计委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时,毛主席说:“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要以我们这些人的寿命来考虑事情;要按客观规律来办事”。“建设也是有客观规律的”。
    1965年6月16日在听余秋里汇报的“三五”计划时,毛主席又说: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要根据客观可能办事。还要留有余地,五年基本建设投资控制在800一900亿元(计委的初步意见是1000亿元),建设项目不要搞那么多。
   1975年,陈永贵写的报告,建议人民公社把以生产队为基础,改成以生产大队为基础。毛主席把陈永贵的报告交邓小平办。邓小平同意陈永贵的意见,以生产大队为基础。最后,毛主席说,不要变更公社现有的所有制。
    从以上的言和行看,毛泽东对大跃进的反思是深刻的。

第六节 说几句公道话
    李若建在2000年《当代中国史研究》第五期上发表了《自然灾害与自然条件对困难时期饥荒形成的影响》。文章最后说:
    第一,大跃进与困难时期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时代。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过于集中在政治史的角度,集中在个别领袖身上,缺乏社会史、经济史、甚至自然史的角度去研究。其实大跃进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国家领导到基层干部都有责任,造成困难时期人口损失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因此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
    第二,对这一复杂时期的研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事实,不文过饰非,不夸张,不注入个人感情色彩,只有这样才可能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李若建是何许人也?我不知道。但他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我就对“过于集中在个别领袖身上”谈点自己看法。
    所谓“过于集中在个别领袖身上”,就是指过于集中在毛泽东的身上。我认为,把大跃进时期造成的困难,集中在毛泽东一个人的头上是很不公道的。
    从大跃进的由来看出,大跃进不是毛泽东提出的,搞大跃进也不是毛泽东一个人决定的,而是当时的中央反复讨论一致同意通过的,现在还未发现当时中央有人提出过不同意见,不仅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而且有的中央领导人还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建议。
    有些不切实际的建议被毛泽东当时制止了。如:有位中央领导人叫毛泽东在1958年国庆前后,宣布全国吃饭不要钱,主张取消货币,毛泽东就没有同意。还有一位中央领导人计划1972年要生产4亿吨钢也被毛泽东制止了。
    有些是毛泽东当时就制止没有制止住。如:公社吃饭不要钱毛泽东制止了,但没有制止住。毛泽东说,搞人民公社先要试点,不要一下子铺开。下面就是不执行。
    邓小平说:“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同志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有所贡献,有所发展。”又说:“过去有些问题的责任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我们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制度就是那样。那时大家把什么都归功于一个人。有些问题我们确实也没有反对过,因此也应当承担一些责任。”(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6、308、309页)
    邓小平这些话的精神是正确的,不能把那时的错误全推到毛泽东的头上。但具体说法就不对了,如说“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这个说法就不公正了。说周恩来只是跟着走没有反对是正确的。
    但邓小平和刘少奇不只是没有反对而已,而首先是他们的头脑发热,特别是刘少奇在当时中央领导人中头脑最热的一个人。请看下列事实:
    1958年4月底刘少在郑州火车站,刘少奇就叫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去搞公社试点。5月又要北京、天津搞公社试验。
    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事先并没有建立人民公社的课题,就因为河南搞了个人民公社的材料启发了大家,人民公社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关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问题,决议上说的“三四年、五六年,或更长的时间”。可是,后来刘少奇给外国代表团讲话时,改成两三年就可以向全民所有制过度。
    有人说: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是毛主席下的决心,毛主席是受柯庆施的影响。这个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毛泽东提出的是用15年时间,钢赶上或超过英国。刘少奇在代表中央向工会代表大会致祝词说:15年内,钢和其它重工业产品赶上或超过英国。后来冶金工业部长王鹤寿提出:10年赶上英国,20 年赶上美国。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又提出: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后来李富春又说,1959年钢就要赶上英国和日本。国家经委主任薄一波说:1958年钢1000万吨,1959年钢2500万吨。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问王鹤寿,58年钢能不能翻一番? 王鹤寿说:布置一下。王鹤寿的布置是1100万吨。后来,毛泽东觉得完成1070万吨钢有困难。冶金战线的一帮人又向毛泽东保证完成任务。这时毛泽东还是信心不足,念了李商隐的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本来,1070万吨钢是不向外公布的,不公布还有后退的余地。又是薄一波建议向外公布的。既然公布了,就没有回旋余地了,只有硬着头皮往前闯了。由此看出,1070万吨钢不是毛泽东下的决心,毛泽东问能不能翻一番,主要不是受柯庆施的影响,主要是受王鹤寿、李富春和薄一波的影响。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大跃进”的错误确实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而是当时中央集体犯的错误,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共同犯的错误。他们在贯彻执行中不断改变原来的计划,甚至毛泽东明确表示不能干的事,有的人也偏要干。
    如:“公社吃饭不要钱”,人民公社的决议上没有,当柯庆施提出这个问题时,毛泽东明确说“暂时不定,明年是否实行,到时再看”。可是在搞的过程中,所有人民公社都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甚至有的中央负责人还要建议毛主席在国庆前后,宣布全国人民都吃饭不要钱。农业部副部长王正仁到徐水县去搞试点,当年就全县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又如: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说的是十二年完成。可是,在贯彻时,人们又提出七年完成,最后几乎是一致同意三年基本完成,河南省委还提出一年完成。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说,亩产10万斤。毛泽东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他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们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有的同志为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往水稻站。毛泽东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
    1958年9月在湖北省,当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试验田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王任重又说,这是农村工作部长亲自验收的。毛泽东还是摇头说:“靠不住,谁验收也靠不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参假才算数。”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了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见许全兴著《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125页)
    另外,那三年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也使农业歉收。以川东为例,长期干旱使水稻、红苕都栽不上,只有耐旱的高粱收成较好,蔬菜中只有牛皮菜连年丰收。还有,五九年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苏联不止强拆专家,带走图纸,使苏联核电的156个项目的贷款和朝鲜战场上所用苏联武器的折价款,而还这些钱大部分都足用农副产品抵扣的,这就使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雪上加霜。因此,把大跃进中的错误,算在毛泽东一个人的头上,是完全错误的。

       ( 待 续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19:09 , Processed in 0.010749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