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成就不容抹煞

2015-9-9 06:03|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164| 评论: 3|原作者: 恽仁祥

摘要: 我们亲历了文革全过程的人,容不得阶级敌人造谣和否定,有责任和义务还文革的本来面目。有充分的事实证明,文革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工农业等各行各业、内政、外交等全面取得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绩,并受到世界各国和境内外高度赞扬。

在群众间的派斗,大多是因为对有关领导干部的问题的认识差异而引起革(“造反派”)与保(“保皇派”)的矛盾发展成势不两立的两派。毛主席早在1966829日就明确说:“保皇派这个名称要取消。………,我也保过六天皇,保的只是张承先,后来不保了”(参见东方直心著《毛泽东大传》第5册第2805)而全国有名的北京“五大造反司令”,竟闹到了连毛主席和中央的话也听不进去,派斗迷了心窍,中央只得采取果端措施,刹住了这股歪风。从文革实践看,凡派斗上了隐的,大多都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争名、争利,即便讲些大道理,也大多是装饰。因此,大多属思想认识问题,其中极少数屡教不改的转化为敌我矛盾;但闹得比较利害的部门和单位,往往背后有黑手或坏人操纵。这个历史的教训,非常值得注意。这30多年来,阶级斗争如此激烈,我们千万要警惕敌人以各种伪装,挑动派斗而转移目标,达到企图让我们亡党亡国。

当前整个国际形势是无产阶级革命由低潮向高潮转变。有丰富文化大革命经历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很可能借助文革的经验从文化革命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以“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开始的。毛主席说:“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是政治上的崇美派,在他们的全部政策中所实际遵循的,也就是美国牌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上《毛泽东全传》第2627)让我们高举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旗帜,为夺取无产阶级革命新胜利而奋斗!

恽仁祥                            201599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9-12 22:37
步步紧跟2015-09-11 16:30:11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是当家做主、管理国家,文化大革命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毛主席在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间,和党内的几个秀才一起系统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做了很多批注和谈话。书中提到1936年的苏联宪法规定苏联人民“有劳动权利,休息权利,受教育权利,年老、患病及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物质保证的权利”等等。毛主席在教科书这段文字旁边批注:“最大的权利是管理国家”。后他还发表了一段谈话,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文化大革命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让普通百姓跨越权力、资本和知识三大门槛,拥有了自由表达自己民主诉求的方式,拥有了反抗顶头上司等官僚压迫的政治手段,拥有了抗衡所谓专家学者等“反动学术权威”及“资产阶级法权”的文化手段,。文革给了人民“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四大权力和自由,给了人民管理国家、监督政府、审查官员、惩治腐败的权力,是大民主,文革把中国推上了世界人权发展的最高阶段。文革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社会公平、民族团结,国家强盛。
      文化大革命是防止修正主义上台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以此看来,用当今社会无情的事实,进一步验证了全国人民发自内心怀念文革、崇拜毛主席的理由,进一步验证了毛主席在四十年前提出的继续革命理论是无比的正确。
引用 远望东方 2015-9-12 11:37
1965年 2235 833 1402
1966年 2534 910 1624
1967年 2306 924 1382
1968年 2213 928 1285
1969年 2613 948 1665
以1966和1965年的数据作参考,如果没有文革,1967年的工业总产值应为1850亿,1968年应为2100亿,1969年应为2400亿。这三年就损失了1500亿,超1965年一年的工业总产值。

文革和文革时期是两个概念。文中列举了文革时期的各种成就都是事实,但是这能等同于文革的成绩吗?如果没有文革这些成就就无法实现或者会减少很多吗?
引用 远航一号 2015-9-9 06:05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06:18 , Processed in 0.01753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