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自组织系统学视野下的马克思经济学

2015-9-26 08:39| 发布者: 新愚公| 查看: 2783| 评论: 1|原作者: 李节

摘要: 从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角度看,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二重性即新陈代谢二重性,而新陈代谢二重性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二重性。为达成论证,本文概要地提供了马克思时代与20世纪上半叶和中叶自然科学关于新陈代谢的有关认识,并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有关内容做了比较。 ... ... ... ... ... ... ... ... ...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2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2期。

3 杨柄:《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规律》,《当代思潮》2000年第3

4 李成勋:《马克思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

5 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韩立新虽然没有直接以新陈代谢的中文形式探讨问题,但却明确地阐释了德文Stoffwechsel的内涵,很多与此有关的重大问题也有所涉及。如,作为物质代谢的劳动过程。

6 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据他的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中运用物质变换概念达110多处。

7参见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8 陈学明:《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意蕴—J. B. 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

9 钱箭星、肖巍:《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及其循环经济引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作者提出:物质变换(或物质循环)的译法更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符合马克思《资本论》的语境。

10《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5页。

11 卜祥记:《福斯特生态学语境下的马克思哲学—<马克思的生态学>的旧唯物主义定向》,《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1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性与系统内部结构的性质,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较早的可参见商德文:《系统论与经济学革命》,《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年第2期,最近的可参见彭宏伟:《资本总体性关于马克思资本哲学的新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

15 卢卡奇在晚年自述早期思想认识中,对《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局限自我批评说:《历史和阶级意识》跟在黑格尔后面,也将异化等同于对象化。这个根本的和严重的错误对《历史和阶级意识》的成功肯定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对象化这种现象事实上是不可能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消除的。而促使卢卡奇有此转变的,是正是带着这些新的观点,我于1930年开始了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在这里,我交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好运:《经济学哲学手稿》(指《1844手稿》)的手稿正好全部被辨认出来,我可以阅读它无论何时,时至今日,我仍旧记得马克思关于客观性是一切事物和关系的基本物质属性的论述对我产生的惊人印象对象化是一种人们藉以征服世界的自然手段,因此既可以是一个肯定的、也可以是一个否定的事实参见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新版序言(1967)”,第19页,第33-34页。对于卢卡奇的有关认识,可以参见韩立新:《对象化与异化是否同一—“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重新解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0卷第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6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第58页。

19 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了马克思,这是相当范围内颇为流行的见解。但从马恩之间的书信看,这点值得考证与商榷的。

20 []·卡约里:《物理学史》,戴念祖译,范岱年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21 恩格斯:《三个版本的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600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67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675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第236页。

26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引用的也是这个版本,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3页,第805页的注释10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1292页。

28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393页。

29《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第1394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0页。

31 感谢中央编译局,他们2015-08-21 10:23在网站上答复我说:“物质变换”所对应的德文是Stoffwechsel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6年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1卷第1分册第244页第35行(MEGA II/1.1  S.244  Z. 35)。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一版序言”,第7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反毛者乃畜生 2015-9-27 00:30
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果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这个立意很好。但是前提条件是作者的确理解了自然科学中的内容。这篇文章题目是用自组织理论来诠释马克思主义,但是整篇文章其实在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连自组织的边都没有沾上。没有解释最基本的例如熵的变化,相变发生,序参量等问题。而且最奇怪的是,作者只提了普里高津(耗散系统理论创始人),而对于真正公认的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连名字都没有提,更不用说哈肯还真的做过将协同学推广到社会研究领域。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22:24 , Processed in 0.01775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