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为什么方向是根本问题 ——读李北方《北大南门朝西开》有感 ...

2015-10-16 23:4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94| 评论: 1|原作者: 滠水农夫|来自: 击水中流网

摘要: 吾也孤陋寡闻,知道李北方这位青年学者是最近两年的事,起初看到李北方名字后面的工作单位,还产生了一点小小误会,原来我把《南方窗》与《周方周末》浑为一谈,心想南方系的人马怎么也混进了左翼阵营,于是带着好奇心看其文章,就越发感到惊奇并惊喜,赶紧百度一下,才知道是误会了,也便增添了一份对《南方窗》这份杂志的好感。作为《南方窗》这份主流杂志的主笔,会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在当今这种大的形势下,还有这样一份杂 ...


吾也孤陋寡闻,知道李北方这位青年学者是最近两年的事,起初看到李北方名字后面的工作单位,还产生了一点小小误会,原来我把《南方窗》与《周方周末》浑为一谈,心想南方系的人马怎么也混进了左翼阵营,于是带着好奇心看其文章,就越发感到惊奇并惊喜,赶紧百度一下,才知道是误会了,也便增添了一份对《南方窗》这份杂志的好感。

作为《南方窗》这份主流杂志的主笔,会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在当今这种大的形势下,还有这样一份杂志、这样一位主笔,几乎可算是奇迹了,称其另类一点也不夸张。然而李北方的另类又与我等草根的另类不同,是需要承担压力和风险的,然而也就愈使人增加了钦敬。

李北方没有做“识时务的俊杰”,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冷门又有风险的路,在当今世俗化的社会里,到处充斥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愈加显得弥足珍贵。从根本上说,没有定力是不行的,没有勇气更是不行的。汪晖教授为他的写的“序”中作了极好的评价,李北方就是一位“独立思索、坚守信念、追求真相”的媒体人,或者说是一位追求真理、有良心的学者。在今天这样一个话语权被高度垄断、大多数媒体热衷于制造“真相”的现实条件下,李北方通过挑战媒体世界的主流观点,把他们制造的“真相”加以还原,既是一个技术活儿,需要高超的技艺,更是一个“气力活”,需要坚韧不拔的勇力。显然李北方在这两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功底,要不然怎么能拿出这一本既具深刻批判性,又有着可读性的好书呢!

尽管如笔者这样学养欠缺的人,对于其中个别专业性很强的篇章还不容易立即理解,但我发现,只要静下心来,偶尔翻开其中的某一篇章,说不定立即就会扣住你的心弦,让你的思维自觉不自觉地随着他的思路走。那从细微处发端的头脑风暴,那丝丝入扣的严密推理,那浑然天成的文章布局,很容易就俘获了你的心。特别是一些精彩处,忍不住一遍一遍地翻看。无疑,李北方的这本书是可以读厚的,越读就越读出了书的骨架,血肉分明,才明白那些表面上看似散乱的篇章却是有着筋骨把它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给人的感觉整本书不是慵懒地躺着的,而是精神地立起来的。显然这不仅缘于书的内含,而且来自寓于内含中的那种气质。那种气质是什么呢?看完了整本书,你就会明白,那就是一种探求真理、揭示真相、勇往直前的执着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得以依存的对国家民族、人民大众的热爱情怀。

李北方在这本书里明示了自己的座右铭:“做毛主席的小学生,做一个人民的知识分子”,说实话这句话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或者还不了解李北方其人,你一定会有矫情的感觉。但你只要看进了他的书,就一定会不仅不觉得矫情,而是觉得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与那些习惯于披两张皮的人不同,李北方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和“纯”,因为他并不想隐藏自己的不足,而是将本真的一面完全展示在别人面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思想成长的真实历程。我们说一个人不会天生就具备了一种认识或判断,所有的认识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的长期过程,所有的判断也只能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行。而这些认识和判断正是我们确定方向的路标,也只有经过精神世界的不断洗礼,才会认准方向,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宿。这就要说起这本书的书名“北大南门朝西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名,恰恰与李北方的名字一样,“方向”的哲理寓义其中,这就如同一个寓言,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李北方在他的“跋”里,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围绕“方向”生发的话题渐次展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那带着时代鲜明印迹的心路历程,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当然其中还有那些触动人心的感动,那些在最平凡之处闪现的人性之光。笔者也许有着与李北方类似的家庭出身,也基本属于同一代人,因此他的那些文字更能扣动我的心弦,感到那么亲切而熟悉;甚至感觉相当程度上自己的人生经历竟与他的讲述融为一体,读着读着就感到那些日常脑海里时隐时现的东西被点亮了、变得更清晰了,实际上是组织起了我自己零散的思绪,说出我自己没能用恰当语言表述出来的话。和李北方相似,直到上高中以前,笔者几乎没有看过除学校课本以外的书,学习完全是靠自己,只到上了高中,班里有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受其影响才知道原来除课本以外还有那么多生动有趣的知识,读书原来也可以是那么令人着迷的事。那时候,我们也是气功迷,盘腿打座装模作样练气功,还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情无限。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知识初开、开始在一张白纸上书写的年龄。那时候我们都认为毛泽东使中国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富起来,中国的前途、我们自己的前途真的是一片光明啊,基本上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1989年的事发生了,只是遥遥听说,很快自己也上了大学,感受到了一点“89年”的余音,然而就像一页纸已经翻过去一样,新的一页又有了新的内容。现在回想起来,整个大学时光也就在浑浑噩噩中过去。后来参加工作,日子平稳下来,但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尤其是生于城市,尽管年复一年,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人。实际上李北方在当初一段时间是没有找到方向感,而我则是没有归宿感,但从本质上可以说是相通的。当然笔者没有李北方的才华,也没有李北方的敏感,我是直到偶尔接触到左派网站,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并且受其影响慢慢改变,从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对毛主席的认识,我发现毛主席的伟大不仅是他建立的那些看得见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思想、他的立场、他矢志不涂渝为之牺牲奋斗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信仰锻造的人格风范,这才是他最伟大之处。正如人说的,只要是一个具备基本良知的人,如果肯放下陈见,对毛主席进行了深入全面了解,就一定会被其强大魅力所俘获,从而自然而然地拜倒在他的脚下,心甘情愿做一名“毛主席的小学生”。可以说是毛主席引导我找到了方向,在这一点上我有幸与李北方殊途同归,我也相信将来必定有更多的青年和更多的人们汇集到这个方向指引的道路上。

谈李北方不知不觉就谈到了自己,或许真的是交集太多、情不自禁。当然就认识来说,李北方比我深刻得多,说出了很多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比如下面一段话:

 

一步一步地,我觉得世界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我终于搞明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立场和情感,是你的心跟谁贴近,是达官显贵,还是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我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曾经觉得说着完全相反的话的人都有道理,他们的逻辑和知识都没问题,区别仅在于他们在为不同的人说话。我记得在某一个下午,我坐在书桌前为自己的茅塞顿开感到欣喜若狂:思想论争千头万绪,但千言万语归纳起来不过一句话——阶级分析,一抓就灵。

 

这一段讲的不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刻吗?然而若非经过迷茫、错乱的痛苦过程,怎能有此大彻大悟!对比当今的很多人,尤其是相当有名气的知识分子,坐而论道那是下笔千言,旁征博引、好不精彩,可就是不愿或者不敢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结果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一堆枯蒿。而李北方的文章则完全不同,无论短小精悍,还是长篇大论,无不立意明确、推理严密,往往能小中见大、层层剥蚕,引领读者跨越一个又一个的思想风浪,从而自然而然地找到真理的所在。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与他找到阶级分析的武器相关。这就如同李北方说的,他要剥去主流媒体“创造”的现实的面纱,将真相还原给大众。我们从中不是能看到一个真实而有骨气的完全意义上的媒体人的形象吗?李北方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另类标签也只是相对的,他那被拧着的“方向”终有成为人间正道的一天。李北方的努力,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他不是强调自己,而是发出一种召唤,这种召唤不仅是指示我们个人人生方向,而且是指示我们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方向,这二者其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北大南门朝西开”对不对?“有分无钱莫进来”对不对?北大是中国的北大,体现的应该是中国人的精神。习总书记说“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如果北大南门朝西开,这自信又从何而来?“有分无钱莫进来”的另一面是“无分有钱随便进”,那社会的公平正义何在?如果我们的大学和社会永远以这样的规则打开它的大门,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希望吗?人民还有未来吗?可见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是至关重要问题,因为它揭示的实在是最基础的道路路线问题,毛主席曾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不同以往社会的全新方向,面对今天的社会现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追寻和探究吗?

通过揭示真相、还原真相,来矫枉校正,也许只是为我们将来创造更加美好制度提供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媒体人,李北方所作所为,有目共睹,成绩斐然、令人钦敬。一个有良知的、坚定勇敢的人会在心灵深处永存一份温暖的情怀,就像作者书末“跋”的结尾处所写,“在夜里,我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心中感觉温暖,我觉得和那些屋子里的人有缘。愿每一片土地一样肥沃,愿每一盏灯光同样明亮。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国土,如母亲不会过于偏爱某一个孩子。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后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我想,李北方希望写出一本或数本活过自己的书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这也正是大家的期待。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子_云 2015-10-19 11:59
写书和做事,两码事。

李北方的“精英左”,恰恰是立场问题。在这点上,李北方更像是孔庆东的翻版。批判“精英左”的立场,才是对李北方的“爱护”。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07:40 , Processed in 0.01870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