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草庐拾遗之三十五

2012-3-26 11:14| 发布者: 雷利| 查看: 621| 评论: 2|原作者: 宇太|来自: 宇太博客

摘要: 宇太:草庐拾遗之三十五(标签:政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确立了经济基础,也就必然确立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关键是所有制,即国家财富归谁所有,假如名义上为全民所有,实际上为官僚贵族所驾驭的国家所有,人民的实权所有,也就等于被架空了。如果人民的财富所有权被架空,人民的根本性生存基础就等于空中楼阁,就会陷于无着无落的空虚与渺茫,就我个人生存体验而言,从来也感受不到这个国家的一切所有财富,哪 ...
草庐拾遗之三十五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确立了经济基础,也就必然确立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关键是所有制,即国家财富归谁所有,假如名义上为全民所有,实际上为官僚贵族所驾驭的国家所有,人民的实权所有,也就等于被架空了。如果人民的财富所有权被架空,人民的根本性生存基础就等于空中楼阁,就会陷于无着无落的空虚与渺茫,就我个人生存体验而言,从来也感受不到这个国家的一切所有财富,哪怕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路一桥,居然也有属于我的一份,照理应该有属于我的一份,这一份应该是主席与革命先烈打出新中国以后就确立的,什么叫社会主义国家?什么叫人民国家?首先是国家所有财富属于全体中国人民,每个国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份额。假如按打天下功劳大小,听凭毛泽东封官封地,私分财富,那不就成了封建社会了吗?改革就大有分封公权和财富的味道。
现在看,反资本主义是反表层的敌人,反封建主义才是反深层的敌人,有了封建主义这个文化上的烂根子,搞啥主义也好不了。
由于人民总是感受不到国家财富也是自己的,只感到家里的坛坛罐罐才是自己的,所以国家主人公的意识也就必然淡化,人民在经济基础上的主人公地位被架空,那么在上层建筑领域尤其是政权结构中,其实有政治地位也就必然显得无足轻重,哪里会有扮演国家主人公的机会或可能呢?
 
2、国体需要政体落实,政体需要宪政保障,这应该是常规之理。
所谓经济所有制,无非完全公有、完全私有、公有兼私有、私有兼公有,此外还能有什么模式?这个东西一经确立,就需要与之相应的政权形式落实它。如果没有宪政的约束,有权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按个人需要干,事情就糟透了。尤其是中国的目前现状,既非完全公有,也非完全私有,而是公私兼顾,于是,几乎多数的中共官员,也便统统公私兼顾了。这样的美妙体制,是为谁设计的?其核心内涵是意在使什么人“先富”,而绝不会是什么所谓“共同富裕”,三十年了,没有“共同富裕”,再过三十年,同样不可能“共同富裕”,这是体制决定的,可能跟你们“共同”吗?驴年也不会的。我从来就不相信,打工仔会和老板“共同富裕”,也不相信杨白劳会和黄世仁“共同富裕”。这种话是糊弄小孩儿不哭的,是打马虎眼,是不得不这么说。真正为天下百姓谋利的,是断然不会这么干的。
 
 
3、实际上,大多同志还没有从旧有的既定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总是幻想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益,总是幻想不通过造反与革命途径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效果,这是完全可以被理解并接受的,当初我也是如此。回想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千百万革命烈士们的英魂,换来了什么?难道他们为人民打下天下,就是要这些龟孙子们私分天下的吗?早期建设者们创造的国家家业,就是为了给他们一小撮提供“先富”的基础吗?由此看来,烈士们死的真是太冤大头了。尽可能减少人民的代价是对的,但企图不通过人民而改变格局,则是极不现实的,当今天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结构,就必须用体制外包围体制内,用党外包围党内,用民意包围官场,用民主围剿专制。民心齐,泰山移;存大公,大道通。假如泛左翼同仁都拥有这样的理念,就不会是今天的效果,假如薄氏拥有这样的理念,也不会是今天的效果。劲儿都使偏了,思想也僵化了,企图通过早已臭透了的官场游戏规则解决问题,是天真的、幼稚的,因为是不切实际的。通过三十年的潜心运作,拿到了惊人的“改革成果”,会舍得扔掉吗?凭什么让人家舍得?凡是拥有了巨大“改革成果”的人,就极难转变为彻底的革命者,薄氏同样不能例外。我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统统改造不彻底,这是必然性局限,假如薄氏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开明官僚政客,而是彻底的毛泽东主义者或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策划就不会仅仅是那样的,结局也不会是那样的。尽管他仍不失人生辉煌,但却是极有局限性的辉煌。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元元之众 2012-3-28 21:13
有人说这篇文章谈的是宪政民主,我只闻到阶级斗争的味道。
引用 闪烁的童心 2012-3-26 20:51
..........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15:23 , Processed in 0.02308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