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国群体性事件上升到每年18万起、每天500起

2016-3-26 02:04|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897| 评论: 2|原作者: 美国之音|来自: 美国之音

摘要: 中国每天都有群体事件发生,最新统计达每年十八万起,平均每天500起。在集会自由受到当局严厉管控的中国社会,这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考验中共政治承受力。
最新数据显示,以环保议题为中心,中国各地民众群体抗议事件呈大幅上升趋势,目前达到每天平均约500起。这类民众集会正在成为民众渲泄对社会现实不满的“非正式渠道”,不过,当局对这类活动撼动力的容忍度将非常有限。



学者:中国群体事件上升,目前平均每天达500起。

日均500

中国每天都有群体事件发生,最新统计达每年十八万起,平均每天500起。在集会自由受到当局严厉管控的中国社会,这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吴逢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员副教授,323日,她在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对媒体说:“是的,中国有抗议活动。上次我们得到官方数字是一年七万五千起,但是学术界估计一年有十八万起,几乎每天500起。不过,其中只有10-12%的抗议活动规模可能会发展到百人以上。”

最近几星期,四川和云南两省就发生三次针对石油精炼厂施工建设的抗议活动。抗议者担心石油精炼场对周边民众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夏竹丽(Judith Shapiro)是美利坚大学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她对美国之音说:“现在中国老百姓已经不耐烦了。他们现在不敢吃、不敢喝、也不敢呼吸。中国政府知道,必须处理污染问题。要不然,民众就会抗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兼博导吴逢时博士

非正式“容忍”

中国当局对涉及环保问题的抗议活动,总体似乎很容忍,而且不乏官方借此听取民意。报道说,20161月官方批准昆明炼油项目后,当地民怨四起,昆明市长为此在微博开户,一天三小时内,其微博猛增2万粉丝,收评论数千条。

不过,以环境议题为中心的“群体事件”,实际上已成为民众渲泄对社会不满的“非正式渠道”,抗议活动内涵经常超出环保范围,不可避免地涉及官员贪污腐化、渎职或者无作为、以及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不满。有抗议者公然挑战中国政治制度的弊端。每年十八万起群体抗议的撼动效应,考验中共政治承受力。

杀鸡儆猴

夏竹丽说:“容忍?环保部希望一定数量的抗议活动,不过中国政府会感到有点害怕,因为中共不希望动荡。共产党要想掌权,必须处理污染,腐败和不平等问题。这三个问题令中国人民深恶痛绝。为此当局经常是‘杀鸡给猴看’,难道不是吗? 例如,王荔蕻被关事件。”

美利坚大学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夏竹丽(DR. JUDITH SHAPIRO

夏竹丽说,当局对各类群体抗议活动的容忍将是有限的:“容忍是有限的。无论是好抗议,小规模抗议,还是令政府不舒服的抗议,都是如此。然而中国的常态是,分界线总在变动。抗议活动本星期没事,不等于下星期可以;昆明可以抗议,北京抗议则不行,因为中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由此看来,这些环境英雄们真的非常勇敢。”

吴逢时对美国之音说,当局对环境群体抗议近年来在持续收紧:“总体氛围来讲,最近两三年整体有所收紧,社会控制有所收紧,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来网络上的一些情况。所以现在要看,无论什么样的群众性集体行为,是不是能够很快地变成文明出行,和平集体集会,使之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东西。”

微妙共存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环保行动与民间群体抗议继续微妙共存。20151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生效,环保部第一次“约谈”地方政府第一把手,显示中央对地方政府问责在强化。在地方,41日起北京环保局将对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者最高奖励五万元人民币。

另外一方面,当局对群体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例如王荔蕻等的打压丝毫没有放松,同时进一步收紧网上舆论空间,删除或者屏蔽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信息;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也正在制定之中,显示中国政府绝不允许非正式的环保群体抗议活动成为威胁中共政权的导火索。


来源:美国之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望东方 2016-3-26 19:58
官方从未发布过这样的数据,中国的媒体,包括网媒在内,也不可能件件都报,18万起,谁统计的?美国之音有记者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3-26 02:04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21:49 , Processed in 0.01843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