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为中美贸易顺差“喊冤”: 统计在中国 利润在外国 ...

2011-10-22 16:00|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4004| 评论: 1|原作者: 黄慧敏|来自: 联合早报

摘要: 就在美国众议院即将针对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召开听证之际,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以长篇专题报道为中国“喊冤”,指中美贸易顺差是因统计方式不准确而被“严重夸大”。以2008年为例,中美贸易顺差数据据说就比实际要高出七成

  就在美国众议院即将针对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召开听证之际,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以长篇专题报道为中国“喊冤”,指中美贸易顺差是因统计方式不准确而被“严重夸大”。以2008年为例,中美贸易顺差数据据说就比实际要高出七成。

  《人民日报》昨天刊登的报道指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分工正日益细化,个别零件皆由不同国家分工生产。其中,中国因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成了多种产品最终的集中组装地,但可从中获取的分成其实很低。

组装苹果手机

只分成3.6%

  以苹果手机为例,参与生产零件的日本、德国和韩国分别能得到相当于批发价34%、17%和13%的分成,但负责组装的中国据称只能拿到3.6%分成。

  然而,在现行的贸易统计方式下,整部手机的178.96美元(约228.84新元)批发价却因中国是最后组装国,而都记在中国出的口账目上,导致“统计在中国、利润在外国”的偏差。

  报道也引述世界贸易组织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按传统贸易统计法,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过按增加值贸易计算,即根据生产链中个别国家所获分成统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1640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在接受《人民日报》访问时就直指现行的贸易统计法,导致负责组装并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被误解,并呼吁国际贸易统计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全球生产分散化的趋势。

  报道更进一步指出,这种误解被“某些国家的政客刻意大做文章,成为要求中国改革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借口”,矛头似乎直指美国。

  美国众议院刚于日前宣布要于下周二召开听证会,探讨中国贸易手段对美国就业情况的影响。

  作此宣布的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坎普(Dave Camp)当时在声明中说:“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让人非常烦恼,不能被允许继续下去。”

  去年,中美贸易顺差虽然已缩减6.4%,但仍高达1831亿美元。坎普就指出,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原可吸收更多美国出口商品,支撑起美国的就业市场,并让中美贸易进出口额更为平衡,但中国却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再加上中国商家的盗版行为,严重打击了美国企业。

贸易顺差问题

难以缓解

  虽然《人民日报》的报道,显然是想淡化中美贸易顺差的严重性,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认为,在此节骨眼上,这样的解说作用并不大。“即便是事实,美国议员依然会坚持自己对贸易顺差的解读。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不太可能。双方在贸易顺差问题上将继续僵持下去。”

  不过孙哲也乐观指出,短期内,经贸问题不会是两国间巨大的炸弹。“如果美国真对中国执行贸易制裁,中国必然反击,而在贸易战中,中国未必全输。”

  他说:“两国目前的关系其实不算很糟。媒体和国会的立场虽然是美国社会中的一股势力,但也有一些商会不支持制裁行动。接下来还会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会议,中美之间的政府高层还会继续对话……双方相信都会有所克制。”

  美国财政部上周五就宣布,推迟到今年稍后再公布有关中国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报告,而此次的美国众议院听证会,坎普虽抨击中国贸易政策,但对备受争议的汇率议案,他始终没有明确表态会否将其列为听证议题之一。

  美国参议院是于上周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主要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一般相信该议案是冲着人民币而来。

  可是要成为法律,该法案还需经由美国众议院表决。

  虽然美国好些媒体推断,众议院里有足够两党议员支持该法案,但主导众议院、向来较亲商的共和党领导人一直不愿将此列入议会议题。

  只是在美国大选面前,中美贸易问题必然成为拉拢民心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拉票和保持中美关系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显然将是美国政客与政府必须应对的挑战。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风华少年 2012-1-18 16:24
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22:24 , Processed in 0.01255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