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触目惊心的社会“两极分化” (丰碑 ★ 之十)

2016-10-17 01:0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868| 评论: 0|原作者: 苦竹|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摧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转而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突飞猛进,骤然导致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

  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达到了3∶1以上。

  据《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21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日前在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这个差距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

  邱晓华解释说,去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是,实际上,农民收入中有40%是实物性收入,而不是货币性收入。把农民40%的实物性收入扣掉,真正能跟城市居民一样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个月也就150元左右。而这150元中间,还有20%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等。

  邱晓华说,去年我国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这种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如此算来,城乡差距为5∶1左右。但是,在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比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如果把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

  据新华网北京2004年2月25日报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9月6日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6日在“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收入消费方面,……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差距还维持在3.21:1。教育卫生方面,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

  政府公共投入方面,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2003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2006年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李培林作了讲解。他说:“……从85年到96年城乡差距开始扩大,但是96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增长没有超过4%,城乡的差距再一次拉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民收入增长和城市区域增长发生背离。近两年来虽然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整个城乡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还有3.3倍,加上医疗教育估计在6倍左右。”(2005-12-21.09:07)

  2006年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5年全国城、乡人均纯收入比为:3.22:1。其中还不包括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类低价或免费的福利,如公费医疗等。城镇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财政补贴,而农村学校能够得到的补贴非常少,农民还要集资办学。城镇居民还享受养老金保障、最低生活救济、失业保险等。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据【财经网】2008年10月14日报道:【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

  改开以后,由于统计机制上的诸多因素,大多数劳动农民的真实“人均纯收入”,被官方统计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云遮雾盖着。

  一是“农村人均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不同。官方统计的“农村人均纯收入”是根据农村户籍来进行的,包含少数高收入的非农民。

  二是从农民中已分化出很少数的农业资本家,他们的纯收入可能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几百倍乃至更多倍的高于“农村人均纯收入”。这样就虚增了“人均纯收入”。

  三是大多数农民的纯收入价值中有接近半数的是产品“实物”而不全是货币。除了自家消费,就有安全保管产品、产品转化为货币及价格波动的问题,存在实物收入可能导致“纯收入”贬值的风险。

  四是农民的纯收入中,包含着用于维持下一轮再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钢性支出。邱晓华副局长把这种再生产的支出解释为“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是片面的。因为用于简单再生产也必须钢性支出。邱晓华副局长把这笔费用估算为“全部纯收入(100%)-实物部分(40%)=货币部分(60%)×20%=12%”。即纯收入的12%必须用于再生产。这个钢性支出的比例能否够用,要看农民从事的农副等业的具体经营项目和品种所需生产资料的当时物价水平。12%的比例用于“扩大再生产”,很可能是不够的。

  五是作为城镇居民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个体劳动者中的大多数及城镇贫民,是城镇低收入群体。由于社会富翁通常云集在城市,他们的巨大收入虚高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当今收益上构成城乡显著差别的主要因素,并非来自于工、农两个劳动阶级的微小差别。而是来自于城市资产者与农村劳动者的天壤之别。

  3、国企不同行业之间就职人员经济收益的分化

  改开以后,我国国企内部的行业员工收入差别也显著拉开。

  【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中指出:“(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2008年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京华时报.2008-08-29刊载)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航空运输、银行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据【中新网】2010年5月22日报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17.21万元;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航空业人均7.58万元。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2010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8364元,而农林牧渔各业的年平均工资则在1万元左右。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工资差距高达11倍。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数据,这一差距已扩大到15倍。市场经济国家公认的行业间人均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应在3倍以内,而我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近几年却在10倍以外。

  国企内部合理幅度的行业收入差别是必要的,但是上述显著差别的形成,是国家在分配政策或政府在管理作为上,人为制造的社会不平等。

  4、不同地区居民经济收益的分化

  改开以后,我国地区收入差别显著拉开。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22.84元,西部为5284.23元,两者相差2238.61元,东部为西部的1.42倍。2009年,东西部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0953.21元和14213.47元,相差6739.74元,东部为西部的1.47倍。

  据【人民网】2012年12月13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影响》中显示:

  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比率上看,东、中、西三大地带若以西部地区为1作比较,1980年收入水平比为1.27∶1.05∶1;到1995年,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为2.00∶1.32∶1。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率上看,2000年,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比率较1990年扩大了5.39倍;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率较1990年扩大了6.07倍。

  2002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从绝对差距看,东部为9355.7元;中部为6424.3元;西部为6710.8元。从相对差距看,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39 : 0.96: 1。到2010年,从绝对差距看,东部为25743.29元,中部为17302.96元,西部为17309.03元,从相对差距看,东、中、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比为1.49:0.99:1。

  2002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从绝对差距看,东部为3546元;中部为2364元;西部为1847元。从相对差距看,2002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为1.92:1.29:1。到2010年,从绝对差距看东部为8142.81元;中部为5509.62元;西部为4417.94元。从相对差距看,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比为1.84:1.25:1。

  2006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指出,2005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而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东西部的收入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17:13 , Processed in 0.01603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