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世界革命 查看内容

文化大革命对菲律宾共产党的冲击

2016-10-22 23:0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351| 评论: 1|原作者: 何塞·西松|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今年5月,杜特尔特上台,欢迎流亡海外近30年的菲律宾共产党创始人西松回国,与他举行和谈。无论杜特尔特真实立场为何,但其曾受西松政治启蒙不假,西松本人更是深受中国革命和毛主席的影响。以下是西松在文革发动40周年时撰写的纪念文章。

  附:

菲律宾社会运动精神领袖——荷塞·马利亚·西松生平

  原载:《批判与再造》第54期

  1939年,荷塞˙马利亚˙西松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其家族祖先是16世纪的福建移民。西松小学时念的是公立学校,而非一般地主家庭小孩念的教会学校,这是他接触了解穷人的开始。中学念的是教会学校,学业成绩优异,但宗教成绩颇差,而且有带头对抗神职教师的纪录。在中学时期,他已通过一些反共教材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并且通过父亲与邻人了解了菲律宾政治的一些情况。

  西松进入菲律宾大学时,他父亲希望他进入菲律宾大学念新闻与法律,接着去哈佛,回国后进入政界发展,因此西松在菲律宾大学英语系主修新闻与写作,部分符合了他父亲的期望,但他也同时着手在学生与年轻教师之间组织秘密学习团体,研究马列主义与菲律宾社会历史。

  1959-1968:合法群众斗争

  1959年菲律宾大学学生文化协会(Student Cultur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西松担任主席。1961年,菲律宾国会成立了类似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取缔反菲活动委员会(Committee against Anti-Filipino Activities)」,针对各界的进步人士进行调查。菲律宾大学学生文化协会及时组织了各界的进步力量予以反击,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终于迫使政府终止了调查。这一波运动成功地打破了1950年代的肃杀与沉寂,开启了1960年代群众运动的新页,而且在此过程中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培养了许多后来运动的重要干部。

  1960年代的越战对菲律宾的青年产生了很大的刺激。由于美国在菲律宾拥有其最大的海外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与苏比克湾海军基地),菲律宾被深深地卷入越战,政府甚至开始研议派兵参战,使得青年的反战风潮一波高过一波。1960年代同时也是菲律宾政府在美国垄断资本的授意下,开始撤除各种经济管制措施的时代。1962-1965年在任的总统马卡帕加尔(现任总统阿若育的父亲)不讳言,他推行的自由化措施都在事前取得了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的同意。经济自由化政策使得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击,粮食生产农业转为出口经济作物农业,解除外汇管制更使得比索大贬,通货膨胀率暴增。1962-1967年间,物价上升6.1%,其中米价更上升11.6%,劳工实际工资则下降了10%。根据政府统计,1957年菲律宾家庭入可敷出的有86.5%,1961年减少为48.1%,1965年再减少为33.3%。

  面对如此深刻而剧烈的矛盾,青年运动不仅将反美帝作为基本目标,整个反美民族主义运动也很快扩大为对整个菲律宾社会出路的探索。青年们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左翼文献,尤其是中国革命的经验。当时,西松的著作在青年中间广为流传,成为青年运动的指导文献。1962年开始,团结在西松周围的一群进步青年开始走向工人与农民群众,将新一代的运动火种传播到全国各地。

  1962年末,西松加入了菲律宾共产党(当时与社会主义党合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60年代中期运动终于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在此过程中,西松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也试图改造积弊甚深的菲律宾共产党。1968年12月26日,西松领导了菲律宾共产党的重建,制定了新党纲,分析菲律宾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受到美国帝国主义以及菲律宾的官僚、买办与地主统治,必须以新民主主义革命,透过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农民为主力的土地改革和武装斗争,逐步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1969年3月29日又将原本在抗日过程中形成的人民解放军改组为新人民军。西松自此转入地下党的革命武装斗争。

  附带一提,这里的两个日期是有其深意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新一代的菲律宾共产主义者以此表明他们抛弃当时苏联的修正主义路线。3月29日则是前一代的菲律宾人民解放军在抗日过程中成军的纪念日,这代表他们自觉地继承菲律宾前一代革命者通过武装斗争求取解放的历史任务。

  1969-1977:地下武装斗争

  1965年在美国与糖业集团支持下当选总统的马可仕,基本上延续了前任的经济自由化政策,使得菲律宾人民的社会经济情况持续恶化。1969年马可仕连任,但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加剧。1969年,政府亏空4亿美元,超过总税收的三分之一,外汇储备仅1.33亿美元,连偿还到期的外债1,92亿美元都不够,其直接后果是加强了原本就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也使比索进一步贬值,外债和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更恶化了工业进行生产的条件,失业率上升,民众所得追不上物价,贫富更加悬殊。

  在此情势下,1969年大选后,马尼拉的工人发动了一系列的罢工斗争,大批农民也涌向马尼拉抗议地主压迫与剥削,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则发起了要求降低学费、改革教育体制的罢课与示威,但皆遭到马可仕政权强力镇压。1970年,青年运动逐渐与工人、农民运动合流,深化为反美、争取菲律宾民主自由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西松当时的一系列著作对于运动的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大量的青年在他的影响下走向农村与工厂,进行群众组织工作。

  面对一波高过一波的群众运动,马可仕政权炮制了一些犯罪案件,嫁祸给菲共,以此为由在1972年宣布实施军事管制,禁止所有集会游行,接管新闻机构、电力、电信、铁路等等重要公用事业,并加大对于菲共军事扫荡的力度。在马尼拉的美国商界和外国投资者对于马可仕的做法表示欢迎,几乎一致地赞扬投资气候的改善。美国在1969-1972年间给马可仕政权的军事援助是8080万美元,军管之后的四年(1973-1976)则跃升到16630万美元。

  1972-1974年间,菲共遭遇了严重的困难,到了1975年才开始有了较大的进展,活动范围扩大,并逐步建立一些根据地。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进展,使得西松开始大意,疏忽了个人的保安措施,而于1977年被捕。

  1977-1986:被捕入狱

  西松被捕后,由马可仕亲自授意,由两个专门负责对付叛乱份子的军事委员会来审问西松。他戴着手铐脚镣持续18个月,关押在单人牢房达五年之久。在狱中,毫不意外地,西松受到严厉的刑求、拷问与凌虐,受到各种肉体的与精神的折磨。与这种折磨同样严重的,是西松被迫与菲律宾的群众运动暂时隔绝,给运动带来严重的损失。

  1981年,马可仕宣布停止军事管制,但实行的依然是没有军事管制法的军事独裁统治。菲律宾的政治经济状况持续恶化。198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菲律宾的经济严重衰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屡创新低,甚至是负增长,财政赤字则屡创新高,出口产品价格暴跌,外债大增,币值大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上升到70%,而马可仕家族及其亲信财团却垄断了菲律宾国民生产总值的80%。这一切都使得左翼的群众运动日益壮大,对马可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当马可仕的主要政敌──艾奎诺结束三年的在美流亡生活,于1983年8月21日搭乘中华航空班机回到马尼拉时,在机场遭人枪杀身亡,一般都认为是马可仕指令军方所为。至此,马可仕独裁统治之下的政治矛盾一举爆发。一贯反抗马可仕独裁统治的左翼运动首先发难,要求马可仕下台,右翼的反对势力则集合在艾奎诺的遗孀──科拉蓉的旗下对马可仕形成巨大的压力,就连美国也告诫马可仕要采取行动,提前举行大选。1986年初,马可仕透过舞弊在大选中获胜,科拉蓉阵营拒绝承认,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抗议,并取得了美国的同情。军方的罗幕斯将军也在这时倒向科拉蓉阵营,发动兵变,与马可仕决裂。众叛亲离的马可仕,不得不在1986年2月25日搭乘美国飞机出逃夏威夷。同一天,科拉蓉宣布就职。

  这时人在狱中的西松依旧关注着时局的发展,透过与亲友的接触传递出他的冷静分析。除了一系列深化对菲律宾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分析的著作之外,西松也表达了他对当前左翼所应采取的策略的看法。比如针对1986年的大选,西松便写了长篇分析,呼吁左翼在策略上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并与科拉蓉批判地合作,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对科拉蓉政权有太多幻想(不过当时西松的意见没有被重视,左翼先是过激地抵制大选,后又期待科拉蓉政权能打开民主空间)。

  1986至今:流亡海外

  科拉蓉上台之后于1986年3月5日释放了西松。西松随即接受菲律宾大学的教职,以教授的身分在菲律宾大学发表了系列演讲,深入分析了菲律宾的社会历史与当前的情势,协助左翼运动认识当时的巨大变局,并在战略上与策略上协助左翼改正一段时间以来的种种错误。同时,他也组织发起了一个新的左翼政党,人民党,该党在1987年投入选举,累积选举政治经验。随后,西松前往纽西兰、澳洲、泰国、日本、香港、印度、荷兰等地进行演讲,在泰国他还以其诗作获颁东南亚笔会奖座(Southeast Asia Write Award)。

  作为大地主阶级的科拉蓉政权尽管在上台之初表达过希望与菲共和谈的意愿,但其基础之一──军方势力一直对于左翼组织抱有敌意,怀疑共产党份子已经渗透进入科拉蓉政府。军方也长期与地方反共民兵合作,持续暗杀左翼群众组织的领导人与积极份子。1986年11月,当西松在日本时,传来了五一工联(KMU)主席欧莱里亚遭到一个军方团体RAM暗杀的消息,西松想回菲律宾,但朋友与同志基于安全理由,劝他留在海外。1987年2月,科拉蓉政权宣布与革命势力全面开战,以罗幕斯将军为首的军方针对菲共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扫荡。科拉蓉政权注销西松的护照时,他人正在荷兰,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与评估之后,西松在1988年10月26日向荷兰申请政治庇护。自此流亡荷兰至今。

  

  人在海外的西松依然密切关注着菲律宾国内的运动情势,除了提供各种针对时局的分析批判之外,更协助推动对菲律宾左翼运动意义重大的第二次纠错运动(Second Great Rectification Movement)。同时,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他也在国际上推动建立了人民斗争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People’s Struggles),作为国际人民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全球化的联盟组织,并担任顾问至今。

  综观西松的革命历程,可以知道在菲律宾人民运动的几次转折点上,他皆以其组织能力与理论分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推动力,影响了几代的菲律宾革命者。西松以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实践,已经成为菲律宾人民运动不倒的旗帜。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10-23 11:47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12:29 , Processed in 0.01170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