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当代世界帝国主义的七个问题

2017-4-25 21:4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702| 评论: 0|原作者: 渡边雅男|来自: 激流网

摘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帝国主义论正名。为什么到了今天又要为帝国主义论正名呢,因为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帝国主义概念已经过时了。过去曾在左翼知识分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如此热烈谈论的帝国主义概念,也和它的“难兄难弟”阶级概念一样,渐渐从人们的口头消失。

  

全球权力构造

   第三个理由是对全球权力构造的理解。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权力构造使我们不能轻易使用单纯的帝国主义概念。一边是美国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力量的非对称性(美国占压倒性优势),一边是包含美国在内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难以解消的利益冲突,双方错综复杂。如巴利·布赞(Barry Buzan)[⑩]所言,我们所处的后冷战时代,支配世界的全球权力构造是一种三层结构——超大国、大国和区域性大国。

   对于当今世界的现状认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帕尼契和金丁(Leo Panitch and Sam Gindin)为代表的第一种看法认为世界处于美国的单极支配下,而以哈维(David Harvey)和加里尼克斯(Alex Callinicos)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家”则持另一种看法,即认为存在西欧、北美、东亚三极结构。[⑪]这里,在建构现代的帝国主义论时,我们采用后一种立场,其理由有二。

   第一,在国家的背后还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主体——支配世界市场的跨国企业,拉格曼(Alan M. Rugman)的研究[⑫]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他指出,跨国企业并非全是美国企业或集中于美国,相反,跨国企业的扩张遵循“资本的地域化”模式,资本各自在本地持续扩张。显然,持有美国单极论的观点与跨国企业发展的事实矛盾,其现实性自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二,所谓的美国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间力量的非对称性出现在二战后,战胜强敌苏联独霸世界也不过是冷战结束后短短的几十年而已,然而风光没有持续多久,就有众多观察者指出美国的霸权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那么,从较长期的历史角度来看,与其绝对化美国的优势,难道不应该寻找一个能够说明美国相对优势的长期理论框架吗?

  

帝国主义的主要舞台

   第四个根据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导致了一种误解,使人们错误理解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列宁曾把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当作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或许在他的时代事实确实如此,但1945年以后的现实越来越偏离他的设想。[⑬]相反,资本输出主要是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只能分得资本流的残羹剩饭,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悖论。

   1985年,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1965年以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四分之三集中于工业国。剩下的四分之一也主要流向了亚洲或拉美等相对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亚洲的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最近,新加坡一国接受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了整个亚洲总额的近一半。”[⑭]

   该报告乍看上去十分令人不解。如果说富国剥削了穷国的话,发达国家的工人组织化较强、得到了高工资的保障,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劳动理应能够保证国际资本更高的利润率才是。我们对此也一直坚信不疑。但是,正如哈里斯(Nigel Harris)所言,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⑮]出发,“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向工人支付的报酬自然也就越多(因为他们的再生产费用更高了),从他们身上能剥削的东西也越多——也就是说,工人生产出的大部分产品都入了雇佣者的腰包。”[⑯]

   加里尼克斯[⑰]也指出:“资本和商品的大潮只是路过了贫困国家,财富仍然集中在西方国家”。简单明了地来说,第三世界的贫困是它们被排斥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之外的结果,发达国家的富裕是它们垄断了投资和生产(然后是消费)的结果。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提问了,帝国主义论的主要舞台到底在什么地方?显然,从属理论或不等价交换论设想的、发达国家靠直接剥削发展中国家获得财富的假说,已经被上述全球投资动向否定。相反,推动帝国主义的原动力正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它(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法则、国家体系下的地缘政治竞争)才是导致南北差距固定化的原因。

  

全球风险结构

   虽然资本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帝国主义论中的地位是可有可无或者无足轻重的,相反,在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结构性差距中,风险全部落到了发展中国家上,而利益却为发达国家垄断,重点在于这种不均衡和不平等。举一个较极端的例子,全球环境问题。或许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当前的全球性贫富分化,但为什么他们没有将其联系到帝国主义论上呢,原因恐怕是他们没有足够重视帝国主义论与上述风险和权力的非对称、不平等分配的关系。在这里,帝国主义论着眼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环境破坏的个别案例,重要的是什么导致了环境破坏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上。

   同时,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别——前者垄断了利益而把风险强加给后者(而且,这种差别才是帝国主义论视角下,引发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非对称的差别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如出一辙。在发达国家内部,风险被强加到边境地带或者人口较少的地区(我将其称为国内殖民地),利益则为大城市(以首都为顶点的霸权都市)垄断,宛然帝国主义结构的再现。

   例如,3·11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核电站附近的地方自治体与消费电力的大都市圈间的非对称关系,可谓一目了然。,从核电获得的庞大收益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补助金,以把巨大的核事故风险强加给地方自治体,剩下的收益全都集中到了大都市圈身上。类似这种非对称的基本结构并不鲜见。这些例子无一不证明了,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们脚下扩张着的帝国主义版图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球性世界格差结构的各个角落,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得不忍受环境破坏的风险。那么,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的帝国主义论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14:20 , Processed in 0.03752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