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文革发生原因的唯物史观分析

2017-6-28 22:3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2487| 评论: 0|原作者: 郭建波|来自: 星火网

摘要: 郭建波同志认为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出发,必须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此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发生是具有必然性的。但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方式出现,又具有偶然性。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生和偶然性的统一。 ...
(四)社会主要矛盾决定革命的性质。
社会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革命的性质只能是民主革命。由于领导阶级的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此后,就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就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革命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这个主要矛盾不仅存在于经济基础领域,还存在于上层建筑领域。因而不仅要进行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这样看来,社会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一是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二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缘故。
社会主义革命,包括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阶级矛盾的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以生产资料作为阶级划分标准的,而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却是以政治思想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这种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不是人为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正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才使人们认识到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只有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才能够得到解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阶级矛盾不仅在经济基础领域而且在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主要矛盾的缘故。
这两次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如何呢?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考察可以发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条件,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则是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充分条件。这是因为只有通过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物质基础。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又何谈建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同样,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巩固中不断发展壮大。否则的话,就会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致使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付诸于东流,最终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弄清楚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及两次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关系中可以看到,是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革命性质,而不是相反。近代的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时候,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只能采用民主革命的方法,这个时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当着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只能采取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这个时期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样我们看到,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决定着革命性质及其解决方法的差异。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革命的性质,因而就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来分析革命性质的变化。而不能反过来说,是革命性质决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变化决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本末倒置,反果为因,是违反辩证法的。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无产阶级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资产阶级处于次要方面。这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基础。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要采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不仅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而且还要通过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政治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只有在消灭了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政治思想上的资产阶级以后,才能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如果在革命过程中,一旦遭遇挫折,半途而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政治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就会迅速变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在主要矛盾中两个阶级的发展态势就会出现攻守易形,资产阶级居于主要方面,无产阶级退居次要方面,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因而能否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解决。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斗争的大事。
由此我们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解决。旧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新的主要矛盾又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中国由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阶级矛盾在经济基础领域和上层建筑领域同时存在,因而不仅要进行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还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我们说,是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革命性质。
(五)阶级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前文我们研究了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居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处于主导地位等问题。那么,阶级矛盾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在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过渡时期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我们就从过渡时期认识的变化说起。
1、两个不同的过渡时期。
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毛泽东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前后的认识是不同的。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前,毛泽东所讲的过渡时期,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原先预计用十八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实际上用了仅仅六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中国发生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与此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引发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深入思考,认识到阶级矛盾还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仅仅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也是不巩固的,还要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36]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认为整个过渡时期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又包括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我们看下面的文献资料。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九日,毛泽东在颐年堂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谈到两类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时说:“整个过渡时期,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我们过去一个时期,主要是提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没有提。甘肃省委去年提出两个矛盾究竟哪个矛盾为主?当时没有答复,要看一看。现在看来,两个矛盾都同时存在。去年所有制是改变了,但人并没有改造。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包含两类矛盾(指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引者注)。八大讲目前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了,现在看来也对,但只能是在经济方面的,如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看,就不能这样说了。”
这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第一次谈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问题。但从这个讲话来看,当时对“敌我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两个概念没有明确分清,他说八大讲“敌我矛盾基本上解决了”,实际上八大讲的是阶级矛盾基本解决了。[37]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毛泽东所讲的过渡时期与一九五三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所讲的过渡时期并不相同。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讲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具体说就是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六年这一段时间。后来所讲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一九四九年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也就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很显然,第一个过渡时期,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个过渡时期,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包括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前者我们称为狭义的过渡时期,后者我们称为广义的过渡时期。
由此可见,第二个过渡时期是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识到阶级矛盾还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后,主张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下提出来的。这表明随着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第二个过渡时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2、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否存在矛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是一个疑问。斯大林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持否定态度,直到去世前才吞吞吐吐地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38]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从唯物史观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不仅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还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在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不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当然,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比如我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些内外反动派,究竟谁是谁非,也是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39]
从毛泽东的讲话中可以看到,他认为当时我国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则比较复杂,在劳动人民之间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在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却可以按非对抗性来处理,是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统一。
人民内部矛盾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根据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毛泽东在讲话中列举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指出了对抗性的矛盾可以按非对抗性来处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可以按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党的政策的适当和民族资产阶级同意接受改造。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专政的方法,后者用民主的方法。当然,随着矛盾性质的转变,处理的方法也要随着变化。
毛泽东创立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从矛盾性质的对抗程度上,将社会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处理方法也要随着矛盾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7 19:05 , Processed in 0.028369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