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系统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升级版)

2017-7-4 15:53| 发布者: 赤旗| 查看: 2193| 评论: 1|原作者: 曹 曙|来自: 作者供稿

摘要: 物质是没有任何依赖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一切存在。换言之,物质是从一切具体存在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它没有任何依赖,呈体系地运动着。 意识属于物质的一种,因此,它首先是没有任何依赖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一种存在,然后是仅仅依赖客观物质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主观存在;它在依赖性方面比物质多出一重,具有双重性。 ... ... ... ... ...

物质包含意识,物质与意识是系统关系,这涉及到:物质是什么?意识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系统在《系统法》里回答)

物质是意识感知到的一切(包括意识感知到的自己的)存在。物质不是意识在感知之前就毫无出处而来的所谓“存在”,这类所谓“存在”如“鬼的形象”、“外星人的形象”等等已经极少有人信了。物质把所有具体的存在抽象为一时,它是哲学范畴,用于标志一切存在。

物质具有不依赖性。如果从一切存在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还要依赖什么的话,则只能说明它还不是真的从一切存在中抽象出来的——它至少丢掉了一样东西,即所谓的“依赖物”还没抽象;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抽象一下呗。“客观”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与“主观”相对,表示主观以外的那部分宇宙世界,它不能用来描述物质;二是指宇宙世界的不依赖性,这可以用来描述物质。长期以来,“客观”所包含的这两重含义没有被人们严格地区分开来,以至于把除主观以外的那部分宇宙世界与物质的不依赖性混同起来,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被掳上了高喊着一元论的二元论贼船。系统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促成被掳群众的思想解放。

物质具有系统性。这里,系统是运动着的体系或体系的运动。

物质是一元宇宙世界的(当然也就是唯一的)本源,因此,我们不能给物质下定义。因为定义有内涵和外延,所以给物质下定义等同于划定宇宙世界的“边缘”,谈论物质的定义等同于谈论宇宙世界的“边缘”。量子力学早就让人们抛弃了这种所谓“边缘”的臆想。

对物质只能给出第一性的描述。如果对物质给出了(超出第一性的)第二性的描述,那么借用集合论的概念来说,就会丢失补集,就会形成与补集构成的二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就犯了这个毛病,用了诸如“客观”、“意识”、客观与意识之间的作用等等第二性的东西来描述物质,结果得到了物质(及宇宙世界)的一部分——客观物质(及客观世界),而把物质(及宇宙世界)的另一部分——意识,要么丢到宇宙世界外面去要么在宇宙世界“里”面给它开VIP,形成了高喊着一元论的二元论。

总之,可以描述说,物质是没有任何依赖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一切存在。换言之,物质是从一切具体存在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它没有任何依赖,呈体系地运动着。

意识属于物质的一种,因此,它首先是没有任何依赖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一种存在,然后是仅仅依赖客观物质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主观存在;它在依赖性方面比物质多出一重,具有双重性。也可以说,意识是从人的具体存在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它依赖于客观物质,呈体系地运动着。

作为没有任何依赖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一种存在,探寻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有时也叫生命的起源)是徒劳的,除了大把的“研究”项目经费,不会有其它收获。作为仅仅依赖客观物质并系统地存在着的主观存在,人类掌握着越来越多客观物质决定意识的规律:死人和植物人没意识,傻子和疯子意识残缺或畸形,脑萎缩意识衰退……;并且,人类利用客观决定主观的规律致力于意识的健康和发达,当然,也会因互掐的需要生产致幻剂、测谎仪之类的副产品。

没有人反对把意识与人类绑定,只是有一些慷慨的人(例如动物保护主义者)坚持把意识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绑定,也有很小声的意见要把意识与生物绑定。这看似是概念的事——把“意识”给人类、把“广意识”给动物、把“泛意识”给生物,不就结了吗?但是,这种过于接近的概念安排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原因是宇宙世界不存在认同率100%的识别。在识别技术几乎为零的古代,工具①帮人干活②不穿衣服③不住房④不会说话,奴隶①帮人干活②不穿衣③不住房④会说话,认同率75%,识别结论:“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在识别技术无比高超的今天,垃圾①占空间②耗资源③不卫生④不文明……,欠发达人民①占空间②耗资源③不卫生④不文明……,认同率趋近100%,识别结论:垃圾人口。相差悬殊的识别技术得出高度契合的识别结论,可见这类过于接近的概念安排的高度危险。

为了避免人类把同类视为工具或垃圾的危险,我们必须把意识仅仅与人类绑定,严格限定在主观范畴之内,以便与客观物质严格区别开来;而同时在客观物质范围内另辟概念,用于反映其它动物的脑活动以及生物对周边环境的反应。

把意识仅仅与人类绑定,那么,意识是人类的全部吗?当然不是。就目前所知,与意识平级的人类属性还有劳动和狭义社会,即,意识、劳动和狭义社会构成了人类的整体——社会。人类的产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是狭义社会引起了劳动和意识的产生,也不是劳动引起了狭义社会和意识的产生,更不是意识引起了狭义社会和劳动的产生。意识、劳动和狭义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这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意识、劳动和狭义社会不是人类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特定的存在形式,它们贯穿“人类”这一物质形式的始终,是人类的基本存在形式。

社会包含意识、劳动和狭义社会,它是人类的整体特征。任何事物都是以其整体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人类也不例外。任何以人类的局部特征作为人类区别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特征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都会抹杀一些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区别,都会导致一部分人类在被抹杀的这些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区别上遭受同类的奴役。例如,仅以意识作为人类区别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特征,就会抹杀劳动和狭义社会,就会混淆“人力”和“畜力”、混淆人类“集体”和动物“群体”,就会形成脑力劳动奴役体力劳动的“理由”、 就会形成“伟人”压制“集体”的天经地义。

人类与周围世界的交换,“创造”并“消灭”人本身。仅以劳动为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劳动又将“消灭”人本身。在人类的前天,人类的全部劳动曾经是小于必要劳动的,这个小于的部分是由环境补充的(即由大自然恩赐的);在人类的昨天,全部劳动约等于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即将出现,这也是易于理解的;在人类的今天,全部劳动大于必要劳动是司空见惯的。在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即全部劳动小于必要劳动的时代,人类的生存部分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补充,这时的人类还不完全、还有动物性、还是“蒙昧”和“野蛮”的人类。只有生产力水平发达到全部劳动等于并超过必要劳动、即社会上出现剩余劳动的时候,完全的、脱离了动物性的人类和人类社会才产生了——人类文明及文明社会诞生了。展望人类的明天,剩余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必要劳动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种比例的变化所引起的质变就是人类劳动由必要性的转变成剩余性的,全部劳动和剩余劳动虽然还有量的微小不同,但人们已无法从质上区别二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那时我们今天这种剩余劳动已经不存在了,它连同我们今天这种意义上的劳动一起质变成了“新劳动”;我们今天这种文明也不存在了,它质变成了“新文明”;今天意义上的人类也不存在了,人类发展到更高一级去了。在那时的考古学家看来,我们又是他们眼里的“猿”了。

……意识从猿的脑活动发展而来,与劳动和狭义社会一起构成人类存在形式,又发展到更高级的存在形式而去……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到了宇宙世界普遍存在的系统现象,有着自发和零散地运用一些系统方法的悠久历史。系统科学的发现促使我们把宇宙世界的系统现象高度地总结和概括起来,“加工制作”成相对完整的系统法则并且加以高度自觉地运用。

人们发现,不仅仅是对立的双方会统一于一个整体,而分立的多方,也会统一于一个整体。于是产生出一个问题:是矛盾成为了只有两个元素的系统特例,还是元素与系统整体的所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成为了新发现的矛盾范畴?

当人们认识到普遍联系有两种情形即——包属联系和分立联系时,当人们进而认识到包属联系和分立联系具有完全对立的特性即——包属联系具有同一性并排斥相互性而分立联系具有相互性并排斥同一性时,上述问题有了答案:矛盾是系统中只有两个元素时的特例。

矛盾的普遍性被否定了吗?没有,系统中充满了矛盾。例如,有三个元素的系统中,就会有三个矛盾;有四个元素的系统中,就会有六个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普适性”被否定了吗?是的,唯物辩证法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普适性”,在它之上或它的前提从来就有“联系”和“发展”的两大原则。系统法不过是“联系”和“发展”原则的重新整理和细化罢了。

既然是重新整理,就会有些调整,例如质和量就不是辩证关系而是系统关系,当然也就会归入系统法里。既然是细化,就会补齐内容,例如对称规律就作为量变规律补充到辩证法里来了。

总之,矛盾作为系统的特例,唯物辩证法实际已经融入在系统法里了,但是由于内容的庞多和人们的习惯,作为过渡,仍称为辩证法是十分必要和受用的,只是原理上必须明确:系统唯物主义不是两法而只有一法——系统法(即联系发展原则与唯物辩证法的化合物)。

系统唯物主义不会对历史无动于衷,它将阐释人类从诞生到归宿的对称性过程,例如说明奴隶社会不是第一个阶级社会而是第一个完备的阶级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个自发的自然过程中产生的阶级没有任何今天所理解的“进步”或“倒退”含义、奴隶社会之后的人类自觉改造过程的每一次阶级斗争都具有消灭阶级的意义、……

系统唯物主义也不会对现实麻木不仁,它将说明十月革命以来产生的新阶级不过是人类最古老阶级的“复活”、工业革命以来的资产阶级不也不过是人类第二古老的阶级中有产阶级的“复活”、消灭官僚阶级的不是“民主”而是公共权力的义务化、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再是职业而完全成为义务的新社会的基本矛盾将进入劳动差别的轨道上运行、……

人类从一诞生起,就进行这两件事:与客观世界打交道,进行自己的主观思维活动,于是形成了看似并行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思想体系运动。无论哪一种唯物主义或哪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在其存在的前半段具有进步的和革命的作用,又都在其存在的后半段起着保守的和反动的作用。没有一贯革命或一贯反动的思想体系,人类的思想史更不是一贯革命的“唯物主义”不断斗倒一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它以其客观决定性方面更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面貌,而同时又以其主观能动性方面更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面貌,使得看起来曾经是并行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人类思想如此地贴近,以至于在这个程度上说是合为一体了。

自然科学的进步决不意味着过去的思想是人类的荒谬臆想。辩证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之后而量子力学的哲学任务没有全部完成之前的人类思想武器。系统科学的到来,大大加强了量子力学的哲学能力,使它迅速了结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验证义务,然后和系统科学共同致力于新哲学(思想)了——系统唯物主义来了,它不是拯救哲学(思想)行当的“道德模范”,它只是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共同完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任务所尽的本分。

哲学(思想)是一切阶级的最高阵地,兴起与衰亡的格斗,总是首先在这里进行;它之险要不仅高高俯视整个社会,而且深远地瞭望着新旧时代。系统唯物主义来了,革命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应立刻进驻这个阵地,压垮对面的每个碉堡和堑壕,击退反动阶级的反扑,引导群众的洪流,向着思想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一切还盘踞着反动派的领域,奋勇前进!

2017.6.21~7.4于微信公众号“新赤化”

 

注:

① 系统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矛盾都由三部分构成,即由它的矛盾双方和这双方的统一体构成;矛盾的双方是它的两个元素,这双方的统一体是矛盾的整体。进而认为,任何一个矛盾方都属于这矛盾统一体,任何一个矛盾方与这矛盾统一体的关系都是包属联系关系,这个包属联系关系具有同一性并排斥相互性;同时认为,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联系关系,这个对立联系关系具有相互性并排斥同一性。

总之,系统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分别存在于矛盾各方与矛盾统一体的联系中,而不存在于矛盾双方之间;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双方之间,而不存在于矛盾各方与矛盾统一体的联系中。

② 笔者曾经有一个很早版本的《系统法纲要》2007年经“乌有之乡”发布网上(现“乌有之乡网刊”可搜到),仅供参阅。这个很早的版本除了存在其它许多问题以外,特此说明的是,其中没有区分普遍联系的两种基本情形——包属联系和分立联系,当然也就没有说明这两种基本情形完全对立的特性:包属联系具有同一性而排斥相互性,分立联系具有相互性而排斥同一性。

③ 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④ 笔者曾经有一个很早版本的《系统唯物主义纲要(初稿)》2008年经“乌有之乡”发布网上(现“乌有之乡网刊”可搜到),其中把意识说成是主观物质的一种,是错误的。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dFlag 2017-7-30 20:52
题目是对的,但感觉未能说透彻。文章太长,实际上没那么多内容。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15:56 , Processed in 0.01876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