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万民推戴”:袁世凯终于称帝

2012-4-15 00:59| 发布者: skhdk| 查看: 6028| 评论: 1

摘要: 文官们个个想当拥戴功臣,后来阎锡山说:“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几种人,一是袁氏长子袁克定,意在获太子位,继承大统;一为官僚,意在尔公尔侯,谋求与子孙荣爵;一为满清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一作复清之地步……”(《近代史资料》)
 
袁世凯故居的称帝像
 
 
各省所谓的“代表”进行所谓“决定国体投票”,图为现场参观券(翻拍照片)
 
       引子

  □记者 朱金中 文图

  袁世凯为什么要当皇帝?

  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因为他搞的大总统已是终身制,甚至可能成为家族制,和大皇帝只有名义上的差别,为什么非得把自己放到火上烤呢?

  我曾当面请教过骆宝善老师。骆老先生说:“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民主共和在推翻帝制后的表现是让人失望的。”

  对底层老百姓来说,无论坐在龙廷的那个人叫皇帝还是总统,在省城管事的叫巡抚还是都督,都没有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而对上层社会来说,原有政治体制被打破,在一个新制度建立之前,投机行为无疑处于爆发阶段。不管这些官僚、政客、议员如何口头上宣扬为民谋利,人们看到的都是他们在为利益而争斗。

  其次,袁世凯是一个很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他所思虑的是如何建立一个长久的国家体制。袁世凯没有留过洋,不可能像宋教仁那样系统地学习宪政体制,他原来提倡君主立宪,吃了几年共和饭,觉得不好吃,回过头来觉得还是君主立宪饭好吃。这是很自然的事。

  当然,还有一些谈不上原因的原因,比如宿命论。“袁世凯有一个心结,因为他的前两辈人都没有活过59岁的,1916年袁世凯58岁(虚岁),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在59岁之前完成这件事。”骆宝善老先生说,历史有时候很奇怪,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也能对大事件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身边人的鼓动。史学界一般认为,对袁世凯最终称帝起到影响作用的有三个人。

  一个是当时的美籍政治顾问古德诺。这位老兄写了一篇万言长文《共和与君主论》,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国情适合搞君主立宪。另一个是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朱尔典力主实行君主立宪。

  两个外国人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袁世凯很动心,但国际友人的话不能全信,他还要听听国内朋友的意见,而国人对君主立宪最热心的要数杨度,杨度可谓是对袁世凯最终称帝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鼓吹帝制,杨度公私心并存

  杨度主张君主立宪,以前是被人痛骂的,但近些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学者认为杨度搞君主立宪,是真诚的、无私的。

  真诚,我认同,无私,不敢完全苟同。

  杨度搞君主立宪,是一贯的。在日本留学时,杨度就不赞成孙黄的暴力革命,认为革命“乃破坏手段,必造成国家混乱”(《杨度集》)。即使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孙中山多次与他谈话,请他出山,他仍对共和制度嗤之以鼻。

  但要说杨度没有私心,恐怕难以服人。如果杨度与共和体制势不两立,为何要到参政院去呢?那毕竟还是民国的官啊。说到底,杨度没有拒绝袁世凯任命他为参政院参政,是因为他意识到,共和体制已经面临被抛弃,在向帝制转变过程中,自己再不出山,拥戴第一功恐怕就会被别人抢走。当然,也许这是我的猜测,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人,这也是事实。

  1915年3月,杨度写出一篇长文《君宪救国论》,托自己的同学、担任袁世凯内史(秘书)的夏寿田转呈袁世凯。这篇文章明确提出“废共和、立君主”,袁世凯应该“仿效日本明治天皇、德国威廉一世,为中国奠定立宪大业万世不拔之基”,“故能称雄于世界”。(《杨度集》)

  袁世凯看完文章很满意,也很动心,亲笔书写“旷代逸才”,由政事堂制成匾额颁给杨度。

  杨度这次号准了袁世凯的脉——袁世凯想当皇帝,但不想强行称帝,他希望别人推戴他当皇帝。

  1915年8月14日,杨度和严复、刘师培等六人联名发表宣言,成立筹安会,杨度等人也被称为“筹安六君子”——这不是褒称,因为筹安会是主张废除共和体制,实行君主立宪的。

  毕竟当时还是民国,杨度搞出一个顶着“学术团体”名义的筹安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9月,有部门向袁世凯上书,要求取消筹安会。袁世凯的答复是,筹安会搞的不是“莠言邪说”,让内务部“对该会言论及行动酌定范围”。最后酌定的结果是,内务部派警察将“六君子”的住宅保护起来。

  为牟私利,民国官员竞相推戴称帝

  杨度搞君主立宪,是真诚的,他毕生所学就是为了辅佐君主,宪政天下,他没有理由不在出现“最佳时机”的时候全力以赴——尽管他也存了点“帝师”的私心,但作为一辈子立志投身君主立宪的学者来说,杨度基本上无可指责,因为他主张君主立宪制的本意是为了强国。

  但其他那些也高喊君主体制好的人就未必像杨度这样基本出于公心,他们推戴袁世凯称帝,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据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回忆,袁世凯最亲信的袁克定鼓吹帝制,就是为了当太子。袁克定找来一帮人,伪造日本人在北京办的汉文版《顺天时报》,报上刊登日本支持实行君主制的假消息,最后被袁世凯发现。袁世凯大怒,用皮鞭将袁克定好打一顿。

  自己的亲儿子就是这样,其他官员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梁士诒,见杨度四处宣扬君主制,急忙行动起来,要和杨度争功夺宠。9月19日,梁士诒拉了一帮人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到各省串联,要求大总统“以正大位”,声势浩大。一时间,搞得“变更国体”成了舆论主流声音。

  文官们个个想当拥戴功臣,后来阎锡山说:“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几种人,一是袁氏长子袁克定,意在获太子位,继承大统;一为官僚,意在尔公尔侯,谋求与子孙荣爵;一为满清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一作复清之地步……”(《近代史资料》)

  阎锡山总结得大致不错,但他还少说了一种,那就是当时阎锡山这些地方军阀,以拥戴之功要挟袁世凯,要枪要饷,壮大自身实力。

  1915年9月,段芝贵联合十四省军阀上了一个密折,恭请袁世凯速正大位。在当不当皇帝的问题上,袁世凯很“看重”民意,但更看重“军意”,没有军队的支持,这个皇帝是当不了的。而要笼络到这些将军表示忠心,袁世凯得一一许诺,给枪给饷,甚至接受他们类似勒索的条件。比如奉天实力派人物——张作霖对帝制问题不表态,反而提出要求将他的上级奉天将军张锡銮调走,否则“祸至无日”,面对这样赤裸裸的要挟,袁世凯只能答应。结果,张锡銮前脚调走,张作霖后脚就发密电,列举了三个不能不实行帝制的理由,“关外有异议者,惟作霖一身担之”——谁不让老袁当皇帝,我老张跟谁急。

  一意孤行,拒绝听从任何反对意见

  “专家”拥戴,文官拥戴,武将拥戴,难道就没人反对吗?

  有。

  杨度的好友梁启超就反对。

  袁世凯武力镇压孙黄,梁启超不反对;袁世凯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梁启超也没有太多意见;袁世凯搞了个终身总统制,梁启超也没反对。因为袁世凯的宪法虽然本质上来说不算宪法,但毕竟还有宪政的壳子。袁世凯当终身总统也好,搞家族总统也好,梁启超仍可为他服务,但如果袁世凯搞帝制,那从君主立宪转向拥护共和体制的梁启超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受的。

  文官里徐世昌也不赞成实行帝制。徐世昌将帝制比喻成一条在惊涛骇浪里的小船,上了船,停是停不住的,但此时的袁世凯已经不是当年小站练兵时那个袁世凯了。多年来的无往不胜让他藐视一切反对力量,年纪越来越大的袁世凯更喜欢“顺耳”之言。

  而武将里张勋和冯国璋也不赞成帝制,十四省军阀密折里,张、冯都没签字。后来张、冯也都发了“劝进”通电,不过表态时间之迟,足以看出敷衍的味道了。

  1915年10月28日,各省所谓的“代表”进行所谓“决定国体投票”。到11月20日,各省投票均告完成。1993张票,全部赞成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一张废票和反对票。不仅如此,各省一致发出推戴书,无论哪个省的推戴书最后一句话都是:“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连一个字都不差。

  这种手法也太滑稽了点。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中南海居仁堂举行了仪式,宣告中国国体由共和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袁世凯担任第一任皇帝,是为“洪宪”皇帝。

  熬了这么多年,使尽多少权谋手段,终于登上了皇帝之位,袁世凯很激动。称帝之日,袁世凯发表了简短演讲:“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

  大位已经在身,但永无息肩之日倒是真的——83天里老袁确实没一天消停过。

 

       袁世凯称帝事件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1])、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 恢复了君主制,建立洪宪帝国,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帝国主义列强怕袁世凯称帝后中国会走向强大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hc135 2012-4-16 09:40
“影帝”,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14:25 , Processed in 0.01072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