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高考故事 —— 从民国到“特色”、从中国到美国

2018-6-22 23:4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996| 评论: 0|原作者: 洪啸冰|来自: 时代先锋网

摘要: 俺家3代跨越民国、毛时代、特色时代,遍及中国(两岸)、美国,有各色关于教育和高考的鲜活案例,可供大家对比、参考。
  特色时代:‘回归’旧制,再造分化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10月6日追随毛主席推进文革的‘四人帮’以‘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罪名被逮捕了。而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却都是彻底否定文革中的变革、并恢复旧制度的,1977年恢复高考是开启特色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名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际上是机械地只认学历、文凭,这些指标成为干部队伍‘知识化’的标志、个人奋斗向上爬的台阶。

  1977年也是我们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爸因肺癌过世。在他病重期间,恰逢宣布高考的恢复,在医院陪床的大哥显得非常不安,我爸还安慰他:‘现在是新社会,不一定非上大学,当工人、农民也挺好呀。’ 呵呵,同是中共党员,我父母还真属于不同的‘路线’,但我妈代表了当时的主流,通过读书在社会中‘上升’是她从小就信奉的规则、她最能理解的制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超出了她的理解力。

  爸爸去世之后,单位积极解决家属困难,大哥从农村顺利调入爸爸学校的系办工厂,我被妈妈安排去那个大学的附小。要离开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和我喜欢的老师,真不情愿呀!可妈妈却说新的小学教英语,更有‘前途’,我妈真不愧是择校先驱。从此,我幸福快乐的童年随着父亲的去世和高考的降临而结束了。

  我们家住的家属大院隶属某大学,是个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高考氛围甚浓。高考一出分,邻里之间就开始比分数,我大哥等一众初中毕业生肯定考不过高中生,刚开始他们有点考着玩儿的意思,互相调侃低分儿,反正考不上大学也有工作,又不是世界末日。院里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清一色都是教师子弟。不仅有轻松考上的,甚至有考得很好直接被公派出国上大学的!

  1977年高校统考北京学生分数最高,录取率10%(1.64万/15.9万;全国27.3万/570万),已然占据明显优势。1970年代,为了平衡各地教育资源、促进理论-实践的结合,北京的一些高校迁出城市(如农大、农机学院、矿院、地质学院、石油学院),‘改开’后又迁回北京,高校数量在全国绝对第一。即便如此,京津沪(直辖市)官员仍呼吁在本市扩招(呵呵,自己的孩子被挡在大学门外很捉急,说明当时基础教育‘起跑线’那里还没分化)。所以,自1979年开始京津沪就出现了地方出资兴建的走读制大学分校,如北大、人大、清华、航院、师大都有2个以上分校。北京城郊腾出了15所中、小学,有关业务局腾出了工厂、企业10处,来作分校校舍,市政府出资2800万(其中200万美元用于购置电教设备),共建36所分校,1979年北京各分校首次招生就达1.6万人(数据来自《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28日第7版)。

  随着主流社会对‘个人、市场、竞争’宣传的愈演愈烈,人们逐步认清了形势,果然要变天,赶紧加入高考竞争。新华书店的任何中学教材和辅导书都脱销,北京各中学开办补习班,价格不菲,记得我二哥上的补习班是6元/月(那时的中学学杂费才5元/学期),还是众家长商量之后出的价,请一些老教师辅导。我清晰记得当时某困难群众表示砸锅卖铁也要补习的决心。我大哥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去一所普通中学上补习班,比二哥的便宜一半。我们小学生,虽然离高考还远,但重点学校体系已经恢复,文革期间缩短到10年的学制也回复到12年。我所在的重点小学开始办各种课外班,但还没有收费,主要为各种‘新兴’的竞赛服务。与文革时期淡化考试分数不同,大家开始特别关注分数,准备考重点中学。小升初是各区统考,考初中不能跨区,高中可以。

  大哥当了3年工人、也参加了3年高考,据我观察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儿,厂里谈了个女友,与工友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偶尔被派外地采购,顺便出游,一月不归。不过上大学这事确实还是很风光的,常见新科大学生戴着崭新的校徽招摇,被异性仰慕。大哥毕竟只是初中毕业,考了2年理科均告失败,第三年及时改文科,立马转运考入某著名大学。女友安心工厂工作,没考大学,他们就‘顺理成章’地吹了。

  二哥从小酷爱运动,以操场为家,幸亏生在那个时代,课时、作业都很少,父母任凭孩子天性的释放。他对高考毫无兴趣,只想上体育院校,这个意向被我妈不屑,怎么能靠体育(青春)吃饭?只有一次机会,考不上体校马上备考普通高校。爸爸刚去世,我们几个都很听话。后来二哥仅以高于大学分数线几分的成绩,考上某IT类分校。他的好朋友,家里‘书香门第’,认为考大学是他的唯一出路,他顽强地坚持了6年终于在我二哥都大学毕业以后考上大学。1990年代工作没几年就遇到很多单位的改制或关停并转,失业了。

  我是兄妹中最按部就班上学的,并且一路重点学校,没上过任何补习班,也无需任何辅助材料,重点学校学生基本如此。到了高考填志愿,似乎有很多选择,我又是最迷茫的。我业余爱看小说、历史、关心时政,但那不是‘一技之长’(认同我妈观点),不能谋生无以在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实现更远大的事业了。最后步我妈的后尘,报考医学,自我安慰:人家鲁迅、孙中山、格瓦拉不都学过医嘛,以后还可以弃医从。。。

  1986年高考之后与同学骑车四处游荡,动辄百公里释放青春能量。有次在某县城招待所,遇到两个河南来打工的女孩,比我们大1-2岁,我们聊得很欢。第一次听同龄人描述北京以外的求学、高考经历。总之,她们太羡慕北京中学生轻松愉快的生活了,尤其我们这些重点学校的学生,99%能上大学。而在她们老家,像她俩一样历尽艰辛也不上了大学、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是绝大多数。是他们的‘能力’不如北京学生吗?

  1990年代初以前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享受干部待遇,有的学校甚至大一新生就填表在中组部备案了。1980年代中期以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工农子弟比较常见,但为啥后来不容易了呢?是那时的青年更聪明、更勤奋吗?其实,是那时的教育资源更平等、基础教育更普及。1970年代,建立在农村集体(人民公社)基础之上,村村有小学、社社有高中,到1977年全国在校高中生达到近2000万人,此后几年由于包产到户很多农村学生辍学种地、及撤销公社高中,在校人数大幅度下降,直到2000年左右才恢复到1977年的水平。另外,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无论出身背景,多在各行各业受到重用,占据了优势位置,后来都成为各单位的领导或骨干。每每遇到有人绘声绘色讲述自己鲤鱼跳龙门的励志故事、把高考抬高到过于神圣的地位,我都不禁要问:在恢复高考后的40多年里,老家的学校咋样了?学生都去哪了?变化趋势如何?
3dc49181ly1fsjrb4higzj20je090myq.jpg
  接轨国际’就是出路吗?

  1980年代的大学校园,‘出国’是最热的词儿。出国迷们把全部精力用于备考TOEFL(俗称‘托福’,申请美国学校必需的英语考试)、GRE(申请美国研究生院必需的考试),有的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俞敏洪的第一桶金就来自托福、GRE辅导班。去美国读基础科学的博士不仅不用学费,还有足够的生活费,中国学生趋之若鹜,这是美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吗?too naïve太天真啦! 事实是,有条件(钱)、或学霸型美国学生大多选择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以后容易谋生的去向,再不济上个工科硕士也比较容易找工作。美国的理科基础科研依赖研究生来搬砖,而美国学生如果不是特别热爱科学‘有情怀’是不会选择这类‘难而穷’的未来的。中国的教育恰恰在‘改开’后为美国提供了大批温顺的科研民工。我也为了逃离医学院的压抑和1980年代末的‘风波’而加入了留学大潮。当美国学生听说我是从医学院转读研究生的,觉得我脑子进水了!

  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敢情‘诗和远方’都是社会主义大锅饭惯出来的毛病,‘缺乏竞争和淘汰’,所以哪有美国人民‘脚踏实地’(换个词儿叫‘现实’)。衣食住行、未来前途似乎都有大把的选择,都着实令人纠结焦虑,但没有钱根本就没有选择的自由,就这么现实。难怪到美国不久就被人拉到传教聚会,牧师非常有的放矢地讲解大家为什么焦虑(anxiety),及时给予心灵慰藉。估计见我满脸透着愁苦,有个教徒非常关切地问我:‘你得救了吗?’ 作为生物圈的研究生,我其实生活有保障,但一直都在为未来工作、生存担忧,美国同学也一样,因为1990年代后期美国博士已明显过剩。

  1990年代初美国的关键词是‘美国梦’、‘可持续发展’,一般都是越倡导啥越缺啥。物以类聚,我结交的美国朋友多不信主流的鬼话:‘什么TM美国梦,怎么能拿杰克逊和乔丹说事儿?’ 中国留学生反而更主流,感觉自己从中国出来能在美国过上中产生活,简直就是在诠释美国梦嘛。但这些‘成功人士’在接受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阶段,他们还在享受社会主义的平等遗产,连医学院都是免费的,而美国的医学生绝大部分是贷款上学的,4年下来至少20万美元(私立医学院学费每年4-6万,这还没算生活费)。美国的贫民子弟如果能上医学院当然也能贷款,因为银行肯定要投资‘潜力股’嘛。问题是美国贫民窟的孩子多数连中学毕业都困难,在充斥着失业、毒品、枪击的社区,那里的学校很难招到拿生命冒险的老师,这样的环境中再‘努力’的学生能走多远?甚至,能活多大岁数? 我第一次听说‘学区房’是在美国,房地产价格与教育资源互相促进。初到美国租房,就深深体会到住宅区划鲜明地反映着阶层/阶级的差别。

  国内媒体在批判高考‘独木桥’时总是拿美国当参照,似乎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多数公立中小学确乎不会给学生较重的学习负担,而且肯定是免费的,有的还提供免费早餐、午餐。最受国内中产青睐的藤校、名校却不是这些普通中学学生可以企及的。美国上流社会子弟(无论政界、商界)可以靠家族捐款或家族众多校友‘推荐’轻松进入名校,而中产子弟必须拼命竞争才能赢得名校一席,毕竟上名校与未来就业和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如何竞争呢?首先,也是要挤进:重!点!高!中!美国的名校生源被百所左右著名高中占据近3成,有公立也有私立。公立的需要考试筛选入学,比如纽约就有(所谓magnet schools)史代文森、布朗克斯科高等,纽约买不起学区房的家庭,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考公立重点高中是个捷径。而富二代们肯定不去这种学校受学霸刺激,他们都上家族青睐的私立学校。我密友1980年代在史代文森上学,他家是台湾移民,同学多来自中产以下家庭。

  芝加哥的芝大实验学校是个著名私立,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价格也令人侧目:幼儿园每天只上半天的学费就要2万多刀一年!中学是3万多一年,芝大工作人员的孩子学费可以减半。芝大周边的黑人兄弟们肯定是上不起的,住在海德园(Hyde Park,芝大所在社区)的奥巴马家孩子应该没问题。总之,著名高中也扎堆在大城市。

  美国高校招生考量几方面因素:平时成绩、教师推荐、SAT(美国高考,可以考多次)、校友面试(名校才有),及针对权贵子弟的单独一套标准(反正私立学校可以任性选人,比如小布什那号的随便就可以上耶鲁)。史代文森的学生30%能上‘名校’(大约Williams College以上的学校),这些家庭有1个上私立大学就捉襟见肘了。密友被波屯的那个藤校录取,申请了无息贷款和在校内的勤工俭学。州立大学便宜些,尤其对本州居民,但现在加州大学各分校每年学费+生活费也要5万多刀了(本州学生),对外州考生就与私立学校花销差不多了。而密歇根大学对本州学生格外优惠,学费只要1.5万,外州学生就得4.7万了。纽约有个私立免费小工科学校,Cooper Union,很难考,密友同学中有能考上藤校但由于经济原因放弃的,就上了这个学校。

  出身上流社会的同学与他们这些平民子弟虽然同在一个校园,但完全不在同一圈子,学生宿舍也因条件不同分阶层的,在藤校尤其明显。密友在同级同学中碰到另外2个台湾移民的孩子,巧的是他们3个的母亲居然是台大护理系同班同学,除了密友妈,都嫁给了医生;除了我密友,那2个后来都学医。怎么跟我妈当年的‘初心’一模一样呐!除非特有钱的2代,比如巴菲特的儿子是作曲家,中产家庭都不敢让孩子搞艺术。

  1990年代以来,美国高中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学生要表现得不仅才艺全面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亚裔子弟更是要表现突出才有可能晋身‘名校’/跻身中产,各种业余爱好、公益活动有时候不过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变了味儿。常听亲朋圈里的一些父母抱怨孩子睡眠不足,抑郁症发病率不低,自杀是抑郁症严重的结局。密友有个天才同学,考上加州理工,大一后就出现精神问题出走了,最后在拉斯维加斯被发现死于 ‘室友擦枪走火’。国内在抑郁症、自杀率方面也逐步‘接轨’,北京各大学校包括清北,每年不得有几个跳楼的。

  最后,安利几部美国电影:‘Admission’温柔讽刺了大学申请过程中的各种功利,被中国留学中介视为‘美国大学申请指南’; 另外2部电影更进步,The School of Rock(小学生为主体)和Accepted(一群loser自办大学)探讨了学习的目的和教育的本质。虽然不是影响力很大的电影,至少说明娱乐界也有人在反思教育问题。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02:23 , Processed in 0.01761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