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有参考价值吗?

2018-11-20 23:5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661| 评论: 0|原作者: 王今朝|来自: 察网

摘要: 在私人资本决定之下,一切都服从于利润的需要。不管是劳动力的廉价、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收入的分化还是国家的入不敷出、整体经济的比例失调。这就难怪市场经济不是什么令人称道的经济模式了,这样也就难怪苏联解体,而中国市场经济出现两极分化、资源耗竭了。也因此,本节我们无需考虑私人(垄断)资本企业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会成为中国企业交换的合理模式了。 ...

二、西方的市场失败

马歇尔开给大实业资本家的只是一个空头支票。马歇尔对自己的理论其实并不抱有太大的信心,否则,也不用花费二十年来写出它的第一个版本了(亨特,2007,239页)。而在他写完前后,就意识到,垄断的存在对于他的实体市场均衡经济理论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克服的障碍。生产者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资本积累、集聚),也就必然遇到产品无法销售的问题,因而市场均衡、市场出清是无法保证的。因此,马歇尔自己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反例,因而他自己反对了他自己。

在马歇尔开出那张支票之前和之后,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就意识到,那(将)是一张空头支票。在20世纪30年代,众多的经济学家说,在《经济学原理》中叙述了基本理论以后,马歇尔“就在书中放烟雾,为的是不让人们看清他是在推卸责任,不对所有其他的问题加以证明。”[7]庇古(1920)使用了死于1900年的西奇维克(Henry Sidgwick)所提出的外部性概念,[8]给出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第二个反例。斯拉法(Sraffa,1930)基于更为深刻的方法论和自己的价值理论明确提出,马歇尔的理论应该被废弃。凯恩斯1936年提出有效不足和政府干预理论,更是直指市场的普遍失败(即马克思早就着重研究的经济危机)。科斯(1937)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后来被认为指出了市场不能有效运作的另一种情形。萨缪尔森(1954)提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指出它是不存在市场交易的。而到了70年代,信息经济学提出了不对称、不完全信息的概念之后,市场机制的无效性就更为严重了。在阿克勒夫(Akerlof,1970)的文章中,市场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就完全消失了。

在中国翻译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上述现象被统称为“市场失灵”。而其实,“market failure”不应该被翻译成“市场失灵”,而应该翻译成“市场失败”。就第一次在经济学领域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Bator,1958)而言,它是指“市场失败”。就上面所讨论的垄断、外部性、交易成本、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理论来说,它们也是认为市场是失败的。就英文权威字典来说,“failure”一词只能翻译成失败。其实,所有这些西方理论都是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及其现代代理人马歇尔的市场均衡论的。如果它们所研究的不是市场失败,而只是“市场失灵”,那么,把教科书的巨大的篇幅用于讲授它们和把诺贝尔奖授予它们的提出者,不是典型的名不副实吗?当然,中国学者在把“market failure”翻译成“市场失灵”时可能是有着种种的考虑的。[9]

阿克勒夫(1970)的文章应该被看作是对哈耶克等人信息理论的反击。哈耶克之流难以否定公有制企业的平等优势,[10]就找到了信息这个名词,并用信息处理优势来否定公有制企业的效率优势,这是因为实行公有制的国家还处于经济劣势,以效率为借口来攻击公有制企业才有浑水摸鱼之机。而斯蒂格利茨、阿克勒夫等人则论证了微观上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处处存在,以至于可能导致垄断私人资本支配下的市场严重失败(市场消失)。而且,即使没有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也会导致市场失败成为常态。有许多的资源配置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公共品供给过少等)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而从生产对市场的根本性决定作用看,市场如果能够解决信息问题,那么,生产也能。可见,信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是无关紧要的。下面的数理分析则证明,即使不考虑信息、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等传统的市场失败因素,马歇尔的市场机制理论存在致命的数理逻辑缺陷,从而是无效的。

让我们先列出马歇尔的市场调节机制如下: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有参考价值吗?

首先,正如王今朝、龙斧(2011)所指出的,由于需求和供给实际上取决于包括价格在内的许多变量,新古典经济学所识别的公式(4.14)、(4.15)并不存在。也就是说,科学识别出的需求和供给应该是如下一般性方程:

D=D(P,A),S=(P,B)               (4.17)

其中,D、S、P分别表示需求、供给和价格,A、B分别表示影响需求和供给的收入、天气、预期或者收入分配、制度等非价格向量。所谓一般性,指公式(4.17)只是涉及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我们并没有要求需求、供给作为价格的函数。于是,供求平衡可以表示为:

D(P,A)=(P,B)                 (4.18)

根据公式(4.18),我们得到如下价格的决定公式:

P=P(A,B)         (4.19)

(4.19)表明,供求只是决定了价格与其它非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而不能决定价格数值,制度也构成决定价格数值的一个关键机制。

公式(4.17)中如果涉及的是函数关系,并且函数性质良好,在A、B固定的情况下,它就是供求决定价格的含义。这个时候,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D(P)=S(P)             (4.20)

作为公式(4.19)的简化版的公式(4.20)是产生供求决定价格假意识的根源。这一公式把许多本来可以变化的变量都看成是静止不变的,把许多本来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变量看成是与它们不相关的因素,因此就是一种经济理论上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产生假意识的方法论根源。[11]这种方法论上的探讨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我们需要对它作进一步分析,以明确它切实的内涵。

当新古典经济学在(4.14)-(4.15)中把需求和供给看作仅仅是价格的函数的时候,它就预设了只可能是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调节机制了。而本来,其它的调节机制,比如,实行公有制(可以用A或B代表),比价格机制要有力得多。西方国家强调再分配,尽管不如所有制优化来得有用,但也是试图在价格调节之外找到另一种调节机制。样看来,新古典所推出的供求机制就不可信赖了。

其次,只有在公式(4.14)-(4.15)、(4.20)所表示的系统中,价格调节机制才能让经济达到供求均衡,才能得出公式,否则,也可能是得出如下方程: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有参考价值吗?

当然,更一般的情况是公式(4.16)、(4.21)所表示的调整过程同时发生,即当供求失衡时,将会既有市场调整,也有政策调整、企业(技术)调整等。这样来看,新古典供求分析所蕴含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只是资源配置调节机制之一了。西方的经济危机表明,这种市场调节既可能过慢以至于导致经济危机,导致资源配置的危机。而这时,政府就可能发挥市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三,实际上,由于不可能识别出所有影响供求的变量,供求的真正相等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公式(4.18)中还包括一个随机误差项,并且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随机误差项的概率分布,更无从知道它的期望和方差的确切值(这个值本身可能都是一个随机变量,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条件期望)。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奈特所说的那种真正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公式(4.17)应该写成如下公式: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有参考价值吗?

这里,随机误差既可能来自供给方面,也可能来自需求方面。我们为了简单,没有作出这样的区分。(4.22)说明,市场价格更不是由供求决定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9 07:46 , Processed in 0.018019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