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与危险的十五年

2012-5-31 17:07| 发布者: baigu0| 查看: 1725| 评论: 0|原作者: 冷眼向洋

摘要: 直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引领劳苦大众走出"深水区"。是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苦难历程,走回头路。
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与危险的十五年

转帖简评:直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引领劳苦大众走出"深水区"。是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苦难历程,走回头路。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与危险的十五年

 

从1916年到1931年,这短短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十五年。这个混乱的原因是:军阀混战。
  这段历史其实才仅仅翻过去几十年,但是许多中国人对这一段历史很模糊。
  在下将这十五年军阀混战的历史简单的整理一下贴出来。
  1916年6月,袁世凯病亡。除了“袁大头”在全国通用以外,民国陷入空前的混乱;全国各地的拥有武装力量的军队过去是打着“护法”的旗号,进行的是圈地盘的军阀式发展,内战多如牛毛:从1916年到1928年仅四川省在这段时期就发生了400余次内战。军阀之间发生了140次地盘争夺的战争,中国已经处于分裂的状态的边缘。说个最直观的,四川军阀刘湘是四川的实际统治者,但是他的亲戚刘文辉就不服,和他打了一仗,结果被赶到西康去了。叔侄二人为了权利都可以刀兵相向,更何况是其他人呢。军阀混战时期,一个旅甚至一个团就能成为一方霸主,看你有没有能耐,有才的拿下其他人,成为大军阀,,没出息的只能被淘汰。
  我们来简略的看看当时的大军阀们混战的历史:
  1、北洋军阀——袁世凯死后,旗下的北洋军阀分裂,但北洋军阀派系仍控制着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
  2、皖系军阀——段祺瑞。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来。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从北洋军阀分裂而出。
  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由北洋军阀分裂出。
  5、晋系军阀——阎锡山。
  6、浙系军阀——孙传芳。
  7、江苏军阀——齐燮元。
  8、桂系军阀(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
  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
  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
  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14、新疆军阀——杨增新。
  15、冯系军阀(西北军)——冯玉祥。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解体,旗下将领重新洗牌分裂成多个军阀派系:
  北洋政府垮台之后,在蒋介石执政期间的军阀如下:
  A、晋系军阀——阎锡山。
  B、桂系军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C、粤系军阀——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
  D、奉系军阀(东北军)——张学良。
  E、川康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侯。
  F、山东军阀——韩复榘。
  G、宁夏军阀——马鸿逵。
  H、甘青军阀——马步芳。
  I、绥系军阀——傅作义,董其武。
  J、滇系军阀——龙云,卢汉。
  K、新疆军阀——金树仁,盛世才。
  L. 西北军:冯玉祥。
  还有其它实力和势力小一点的军阀:刘镇华,孙殿英,石友三,陈树藩,刘珍年,唐生智,何键等等。
  民国主要的军阀战争:
  1、直皖战争(就是张作霖打败了段祺瑞。):1920年7月,直奉联盟对阵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直奉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就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
  2、第一次直奉战争(就是吴佩孚打败了张作霖):1922年4月至5月,直系军阀对阵奉系军阀,奉系军阀失败,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1922年1月,受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吴佩孚,联合六省军阀,通电攻击梁士诒内阁媚日卖国,迫梁离职,直、奉矛盾日趋激化。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以张作霖为总司令,率领四个师、九个旅,约十二万人,分东、西两路沿津浦、京汉铁路向直军发起进攻,直军以吴佩孚为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五个旅约十万人迎战。两军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等地展开激战。5月3日,吴佩孚出奇兵绕道攻击奉军后方,使卢沟桥奉军腹背受敌;吴还分化奉军内部,使奉军第十六师临阵倒戈,造成全线溃退。5日,张作霖败退出关。后经英、美传教士调停,双方停战。此后,奉系在日本援助下重整军备,并与段祺瑞共同策动冯玉祥等直系将领倒直,伺机卷土重来。
  3、第二次直奉战争(就是张作霖打败了吴佩孚):1924年9月至10月,直系军阀对阵奉系军阀,直系军阀失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1924年9月,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爆发了浙江战争。9月3日,张作霖通电谴责曹、吴(即直系)攻浙,并以援助卢永祥为名,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将奉军编为6个军;总兵力约15万人,于9月15日分路向榆关(即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
  4、蒋桂战争:1929年3月至6月,蒋系军阀对阵桂系军阀,桂系失败,李宗仁、白崇禧被迫下台。1929年初,蒋在湖南培植亲信,想夺取桂系控制的湖南地盘,桂系发觉后,立即向湖南增派军队,双方矛盾尖锐化。1929年3月26日,蒋指责桂系威胁中央,下令讨伐,亲率3个军指向武汉,暗地收买桂系将领阵前倒戈,很快把桂系在两湖的3个主力军搞垮;同时。也以收买离间手法,使桂系在冀东的4个军反水,几天功夫,桂系大败,第4集团军解体。
  5、第一次蒋冯战争:1929年5月,蒋系军阀对阵冯系军阀,冯玉祥失败,通电下台。1929年5月中旬,冯玉祥在陕西华阴部署反蒋军事行动后,蒋、冯第一次军事冲突开始。蒋、冯军事冲突起因于山东事件。3月,日本与南京政府签订撤出济南的协议,按协议,济南应由负责山东防务的西北军接收,而蒋介石则急令西北军不许接收济南,并通知日方,由中央军接收济南。蒋、冯矛盾激化。蒋欲解决冯部,冯亦决计反蒋。最后冯玉祥下台。
  6、第二次蒋冯战争:1929年10月至12月,蒋系军阀对阵冯系军阀,冯玉祥失败被囚。
  1929年10月9日,宋哲元、刘郁芬、孙良诚、石敬亭、孙连仲、庞炳勋、张维玺、刘汝明等电阎锡山、冯玉祥,指责中央施政不顾民生、用人不求贤能、财政不公开、政治不廉洁。10月10日,宋哲元领衔西北军将领再次通电历数蒋中正六罪状,即日出兵四十万讨伐,请冯玉祥复任国民军总司令,由宋哲元代,推阎锡山、冯玉祥为国民军总、副司令(宋为前方总司令,石敬亭为后方总司令,孙良诚为前敌总指挥,11日兵分三路向河南进军。后西北军被中央军逼回陕西。
  7、中原大战:1930年3月至10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及粤军阀联合发动对阵蒋、奉军阀,此战持续长达半年,双方投入兵力100多万,死伤30余万人,是民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大战。
  反蒋联军以李宗仁的桂军为第一方面军,从广西出兵湖南,进攻武汉;冯玉祥的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由河南经陇海、平汉路攻徐州,与桂系在武汉会师;阎锡山的晋军为第三方面军,由山东配合西北军取徐州,经津浦路进攻南京;另石友三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以主力进攻衮州、济宁,一部协同晋军进攻济南;另外拟定东北军为第五方面军,湖南的何键与四川的刘文辉内定为第六总司令、第七方面军总司令,后又任命樊钟秀为第八方面军总司令。
  蒋介石方面,面对号称卅万兵力的反蒋联盟,则以德国顾问佛采尔制定作战计划,在分析多方优劣后,佛建议蒋中正先集中优势兵力,攻击较弱的晋军部队,以解除夹击之,因此南京以韩复榘为第一军团,守黄河南岸,阻浦津路之晋军;中央军由刘峙指挥,为第二军团,守徐州。中央军攻陷洛阳,截断西北军溃逃后路,战况渐渐明朗。但此刻蒋、联双方皆师老力疲,各方都试图拉拢观望隔岸观火的奉系东北军,蒋介石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以高官和让出华北地盘相许和在财政和出兵华北的军费予以满足(先后汇出500万出兵费,另筹公债1000万元资助东北财政)争取到张学良的支持;9月18日,张学良发出〈巧电〉,宣布停止内战支持南京,于两日后以东北军数万人入山海关。得到奉系的支持,胜败局势已定,中央军进攻北方几无阻碍。10月中央军攻下潼关、陕西等地,重兵包围山西残军败将,张学良趁势大举接收冀东地区,并呼吁停战。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阎由日本人协助出走天津,西北军则被张学良收编接管。平津地区也成了张学良的势力范围,也是张学良长期在北京不去东北的原因。民国为了应付战事经费而到了接近破产的边缘。
  从1916年到1931年这十五年的中国历史,其复杂的程度绝对超过中华民族在任何时代的历史,乱的理不出头绪来。
  在这十五年中,如果有任何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在民国内外交困的状况下,则战争的后果真的令人难以想象,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历史上的内战最惨烈的中原大战刚结束还不到一年,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日寇侵略中国的918事变!
  然后还没有过半年,在1932年1月28日,发生了第一次淞沪抗战。
  然后国民政府喘息了5年,到了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抗战开始爆发。
Read more:
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与危险的十五年 - 史海钩沉 - 贝壳村
转帖简评:直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引领劳苦大众走出"深水区"。是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苦难历程,走回头路。
 
(转贴者:baigu0;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04:20 , Processed in 0.01643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