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创立、发展及其历史贡献

2019-11-21 08:1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428| 评论: 0|原作者: 杨琰|来自: 毛邓理论研究

摘要: 虽然我国工业经济建设起点低,发展过程中又几经挫折,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仅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基本建成了一个独立、门类比较齐全和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

  四、“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党坚持领导人民进行工业建设,建设“三线”工业体系,发展地方小型工业,基本建成新中国的现代工业体系

  经过“大跃进”后的5年调整,我国工业经济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66—1976年的10年是我国施行“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的10年。党中央根据“二五”计划时期的经验和国际环境,从1963年开始研究和编制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确定了“解决吃、穿、用……发展基础工业……照顾国防和突破尖端”的指导思想。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对实现现代化“两步走”战略作了完整准确的表述。在工业化建设方面,第一步是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经过3个五年计划时间,使我国建立起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二步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按照当时工业经济的发展势头,我国再经过10年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新飞跃,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工业水平差距。但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打乱了这一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计划,阻断了工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使我国这一时期的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跌宕起伏的状态。一方面,狠抓革命斗争、以备战为主,排斥商品经济、脱离实际的指导思想,影响了工业建设进程。特别是1967—1968年“全面内战,打倒一切”的动荡局面,使基层工矿企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工业产值连续两年下降,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困难。但另一方面,我们党依靠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夜以继日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安排,以及广大劳动人民一贯的奋发努力和创造力,恢复秩序和生产,在工业建设方面仍旧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第一,建设“三线”工业体系。根据党中央作出的一切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出发,将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抢时间迁到内地,加速中西部地区,包括川、贵、云、陕、甘、宁、青等13个省份在内的“三线”工业建设决定,“三五”“四五”计划实际上成为以国防建设为中心,把这些内地城市建设成为工业部门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的战备计划。大批工人、技术人员、大学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内地,支援“三线”建设。应当看到,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下,防范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体系遭受战争重创的方法,也是加快内地国防工业建设,以应对战争威胁的举措。客观上,“三线”工业建设,一是对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体系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以四川为例,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体建立起包括重庆常规兵工业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川南盐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以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工业基地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二是初步改变了西部地区原来工业落后的状况。至1978年,内地工业企业达19万多个,沿海地区达15万多个,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56.4%和43.6%。内地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793亿元,沿海140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56.1%和43.9%。三是为内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1978年,内地工业总产值从105亿元增长至1656亿元,增长15倍。几种主要工业产品内地所占比重,原煤产量从56.1%增长至68%,发电量从36.4%增长至48.6%,钢产量从14.2%增长至37.2%。

  第二,地方小型工业迅速发展。一是在党中央号召地方应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用以备战和支援农业的思想指导下,国家政策扶持各省市自治区建设钢铁、煤炭、化肥、水泥、机械“小五”工业厂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这对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的电气化、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工业起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大工业的不足。二是城镇集体轻工业企业此时区别于国营企业,受“停产闹革命”的影响,基本上维持正常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国家财政资金积累,满足人民生活所需日用工业品,安置社会劳动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78年,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人数已占到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近1/3,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5。三是农村社队工业兴起,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当时办得比较出色,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工业建设受到了较严重的冲击,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全国人民仍在党的领导下,在以建设国防工业为重点,发展地方工业、支援农业的各条工业战线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工业生产仍保持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5%,工业净产值年均递增7.2%,能源生产总量年均递增9.2%,钢产量年均递增2.9%,布产量年均递增1.9%。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猛,建成了大庆、胜利、大港三大原油工业基地,一大批石油化工及化纤企业建成投产。此外,一大批机械厂建成投产,使我国在矿山设备、冶金设备、轴承、汽车、飞机、船舶制造生产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成就也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

  五、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基本建成一个独立、门类比较齐全和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

  纵观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创立和发展进程,我们在十分贫穷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仅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基本建立起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该工业体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且能够生产各种工业原材料,制造各种主要生产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推动我国从一个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虽然我国工业经济建设起点低,发展过程中又几经挫折,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使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与旧中国以及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新中国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首先体现在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方面。旧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10%左右,且70%以上是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不到30%。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140亿元增长至4067亿元,增长28倍,占工农业总产值72.2%。其中重工业发展最为迅速,占工业总产值的57%。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8.3%,最快的“一五”增长时期达到18%,远超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国情大体相近的印度只有5%左右。其次,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飞速增长。旧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低,钢、煤、油、布、棉花、化纤、水泥、化肥等同类产品与美国相较,差了几倍到几千倍,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50年以上,同印度也有一定差距。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1978年,各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布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煤、棉花、硫酸、水泥、化肥产量跃居世界前三。再次,工业固定资产积累成倍增长。我国工业建设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起步,到1949年全国解放,花了近100年时间,只积累起100多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工业部门投入了巨额建设资金,至1978年,我国固定资产原值达3477.6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27倍。尤其是“一五”计划期间,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工矿建设单位投入生产,工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加强,此外,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新中国成立前,受帝国主义掠夺、控制下的中国工业结构分布呈现出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不到国土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占国土面积85%的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少数城市外,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畸形发展的工业布局得到改善。30年间,用于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上千亿元,建成了一批水电站、电厂、钢铁联合企业和军工企业。沿海地区发展成为比较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内地形成了武汉、黑龙江、湘中、豫中工业区以及太原、西安、兰州、贵阳等一大批城市工业中心。最后,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旧中国的官僚资本企业中裙带关系严重,贪污、浪费、生产效率低下是其通病,民族资本企业中也带有明显的封建性、家族性因素,加上受到外资和官僚资本排挤,成本高、产品少是其普遍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工业净产值从1949年的45亿元增长至1978年的1408亿元,增长30倍,企业职工每天创造的工业净产值从1957年的0.7亿元增长至1978年的3.9亿元,增长4.6倍。

  第二,工业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百年来,我国在机器大工业方面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且对帝国主义国家有很强的依附性。抗日战争前,我国机器设备的76%、车辆船舶的80%,都是依赖进口的。帝国主义独占我国能源、交通运输业份额的70%以上。仅电力一项,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一家的发电量就超过了整个中国电厂的发电总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能造桌椅碗盆、纸,产布、面粉这些民用消费品,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造不了。新中国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建设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配套工业体系。自此,从化肥、洗煤、炼钢、炼油、发电,到汽车、拖拉机、电子设备、机床,再到造船、飞机、导弹,我们有了独立、自成体系的生产线;60年代,煤炭、天然气、原油开采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石油化学工业建立。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导弹工业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我国已能制造出百万吨的钢铁、采煤、煤油、合成氨、发电机组等大型成套设备,批量生产汽车、拖拉机、坦克、飞机等,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总之,经过近30年的奋斗,我国已建成由500多个门类组成的工业生产体系,各类工业设备、产品已基本可以自给。

  第三,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掠夺他国财富、剥削本国人民的剩余价值,实现工业建设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攫取高额利润的,广大劳动人民深受三重压迫。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工业建设资金的筹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首先便是建立在人民获得当家作主的政治社会地位,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基础之上,其次是在生产中,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节约制度和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再有国家建设公债的发放等,从而逐步积累起新中国工业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同时,工业生产、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一是物资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副食品产量的增长。粮食人均占有量从1949年的418斤增加到1976年的615斤。1952—1978年,布的人均占有量增长0.7倍、糖2倍、原煤4.4倍、原油135倍、电量20倍、钢13倍,改变了旧中国老百姓缺衣少食的生存状况。此外,各种消费品日益丰富,呢绒、绸缎、毛线、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的人均拥有量明显增加,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也逐步进入职工家庭生活。二是工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旧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普遍低下。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统治的最后10年,老百姓收入下降的同时,物价飞涨,以100元法币为例,1937年可买两头牛,到1947年只能买1/3盒火柴,形同废纸。新中国成立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从1952年的515元增长到1978年的683元,涨幅32.6%。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人均消费水平比解放前大大增加,从1936年的140元增加到1952年的189元,提高35%。三是福利保障不断加强。国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了各种劳保福利费用,还新建了大批职工宿舍和住宅楼,改善了居住条件。

  第四,国防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近代以来,军事力量薄弱是我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清政府到国民党政府,服务于抵御外来侵略和进行国内战争而开办的军需工业的技术力量相当落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且受制于人,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从国外购买。因此,依附于国外军事技术装备,既成为旧中国统治者掌握国家政治权力、割据地盘,作为帝国主义在华殖民统治代理人的重要工具,也是使我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附庸的重要因素。更悲惨的是,政府花巨资购置的军事设施,在一次次的外来侵略中被摧毁。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花费几十年苦心经营起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灭。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我国海陆空军事装备实力与日本天差地别,整个军队火力尚不到日本的一个零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备战和重点建设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建立起包括电子、兵器、船舶、航空、航天、核能在内的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并且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技术装备。比如,我国独立研究、设计、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其技术性能比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的先进,比1952年英国在蒙特比罗岛核试验的水平高,比1960年法国在撒哈拉沙漠爆炸的原子装置高级很多。我国军事实力由此大大增强,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战役中,为国家和民族打出了生存空间,有效抗击了西方敌对势力的侵略野心。

  六、改革开放前的工业体系建设为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腾飞、国家安全保障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前30年工业建设的积累。如前所述,这30年是我国工业体系创立、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在经济发展要素的积累。这一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累积起大量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技术人力资源,为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国家安全所需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增长效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一方面,前30年的工业体系建设及其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基础配套设施和技术装备,对促进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工业体系建设进程中培养出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又能吃苦耐劳,为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资源。

  第一,前30年建立起来的比较完整的配套工业制造体系,为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奠定了生产能力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发展速度。前30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比较齐全的配套工业体系,使我国拥有较为完备的生产制造能力,为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出口、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提供了基本生产能力,使我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制造业国家。这种制造业大国优势尤其体现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我国正是在前30年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才能进一步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实现不断的技术追赶,推动产业升级,使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利润有了大幅提升。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高端制造业领域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之间差距不断缩小,更多高精尖产品问世。

  第二,前30年工业建设服务于农业生产方针,伴随农业机械化建设、完整化工产业链支持,为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机械总动力仅有0.0008亿千瓦,基本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机工业的投资建设,建成了一批农机制造企业,能够生产拖拉机、播种机、农用载重汽车、谷物联合收割机等15种农机具,至197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75亿千瓦。正是有了前30年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加上合成氨工业技术的突破,现代化肥工业的建立,才能在改革开放后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有效保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对农业增产、增效贡献巨大。

  第三,前30年工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大批高素质劳动力,为改革开放后的招商引资、新兴产业的兴起奠定了条件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设起来的完整的工业基础配套设施,包括水、电、气、铁路、公路、轮船、民航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工业设施同步蓬勃发展起来,不仅有效降低了产业成本,也提供了基本的投资环境。加上大批大学、专科、函授、中专毕业生和熟练技工的培养,能够满足各行业建设需要。这就为引入外资,配备了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基础条件,直接服务于改革开放后工业开发区、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以及新兴产业,包括核电、电信、国际金融、贸易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改革开放后国内工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同时,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吸纳大量就业人员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厚财政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四,前30年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国家安全基础。一方面,前30年建立起的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军事力量,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地位,为改革开放后赢得和平发展环境,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我国也完全有能力抵御外辱,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大国身份下,一个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能够保障我国在面对国际冲突和威胁中不被卡住脖子,支撑起国民经济自主稳定的发展。工业体系一旦对外依赖,那么在当今频仍的国际经贸冲突中将占据不利地位,很可能受到他国挟制,遭受严重的损害。

  第五,前30年工业体系建设所积累起来的生产能力,为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消费基础。在具备各类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伴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从计划转向市场的主导机制,逐步改变了原本短缺经济状态,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有了全面、大幅度的增长,产品供应丰富多样,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比如,自来水、煤气、液化气普及率、人均公共车辆、居住面积拥有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从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到电脑、手机、汽车等家用消费品日益普及。加上工业效益的不断提升,老百姓工资收入普遍增长,人民在吃穿用住行各方面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水平逐步由温饱走向小康。

  总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的历史进程及其伟大成就,见证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的伟力。一方面,党民一心,坚持贯彻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主创新的方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我们党为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考虑,保障劳动者的地位、就业和基本收入,建设成果进一步满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短短不到30年,更何况其间还历经过两次比较严重的挫折,所积攒下来的工业“家当”,承载着全党和全国人民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着实来之不易且意义重大。它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21:11 , Processed in 0.016736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