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面对霸权主义,《环球时报》让我们忍忍忍

2019-12-1 19:1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6553| 评论: 3|原作者: 李华亭|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国内反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此时一向亲美的环球时报坐不住了,立马抛出了《烽烟四起时,中国人要眼不昏心不乱》的社评,劝说中国人民要压压火不要激动,要冷静不要妄动,要想得开不要钻死胡同,也就是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环球时报劝中国人民:忍了吧。

  李华亭:环球时报让我们忍忍忍

  -------评《烽烟四起时,中国人要眼不昏心不乱》

  美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一经成法,霎时我国的外交部、人大法工委、香港特区政府和港澳办公室等纷纷万箭齐发、刀砍斧劈,强烈抗议美帝国主义染指香港的强盗行径,全国各界和网络媒体更是群情激愤,人声鼎沸,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为,一时间国内反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此时一向亲美的环球时报坐不住了,立马抛出了《烽烟四起时,中国人要眼不昏心不乱》的社评,劝说中国人民要压压火不要激动,要冷静不要妄动,要想得开不要钻死胡同,也就是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环球时报劝中国人民:忍了吧。

  一、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要想得开,不要感情用事。“受美国支持的香港反对派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美国又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都让内地中国人感觉不舒服,这是中国崛起树大招风我们不得不付的代价,我们需要在正确应对这一切的同时,驾驭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二、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不要“被激怒”,更不要动辄就“豁出去了”、“跟他们拼了”。“中国人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中美力量对比。我们是当前实力上的劣势方”,“就香港问题来说,中方的牌或许没有美方的牌好用,与美方你出一张我出一张地过招,我方缺少优势。”

  三、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要站得高看得远。“中国崛起的最大深层动力是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导致的市场潜力喷发不可阻挡。美国其实在‘略’的层面对制约中国崛起无能为力,而只能在‘术’的层面频繁搞动作。所以中美战略博弈更准确说很难够得着真正的战略层面,只要冲击不了中国人庞大需求向这个国家现实能力转化的机制,中美一些很轰动的冲突和摩擦的意义就是有限的。”“美方开辟‘香港战线’的终极目的是牵制内地的发展建设,它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非常匮乏”。

  四、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要承认现实不可妄为。“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挡不住美国的对港渗透。”。

  五、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不要怨天怨地。“崛起的大国都会有点‘孤独’,我们不要指望能向世界倾诉衷肠。那样的话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得了便宜卖乖’,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发展这么快,奇迹般走到世界第二的位置,我们被美国盯住,承受了一些原本可能会分散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是‘应该的’”。

  六、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不要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最重要的是守护好中国的全面发展能力,这是中国的看家本领,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战胜所有挑战的最根本的力量源泉。无论哪一座烽火台冒起了狼烟,我们在奔过去的时候,都别忘了守护这个源泉是中华民族21世纪的第一使命。未来还会有更多复杂挑战,我们还要秉持更多的韧性,坚定信心。”

  总之一句话,环球时报劝我们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还是忍了吧。面对此文,我不禁要问: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龙翔五洲 2019-12-2 12:19
这就是习包子的准备斗争的本意?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19-12-2 12:01
远航一号: 环球时报的逻辑就是,香港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矛盾造成的,而是美国捣乱造成的;美国的捣乱又都只是美国的“术”,所以千万不要抵抗,一抵抗就中了美国的诡计。只 ...
忍一时海阔天空,忍一代称臣纳币,忍一世中原陆沉。环球时报确实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那点出息。
引用 远航一号 2019-12-2 09:29
环球时报的逻辑就是,香港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矛盾造成的,而是美国捣乱造成的;美国的捣乱又都只是美国的“术”,所以千万不要抵抗,一抵抗就中了美国的诡计。只要中国对周边各种国际干预不抵抗不干预,打到家门口也装聋作哑,就一定能守好中国发展的源泉,所谓庞大需求(或者更准确地说过,继续当好世界资本主义最大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地),这样就能大家一起发财(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就能继续做好大宋朝,认真地负责地始终一贯地服务好辽金元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08:09 , Processed in 0.01873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