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拍板中印边境反击战

2020-6-21 22:5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779| 评论: 0|原作者: 胡新民|来自: 察网

摘要: 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伺机非法抢占中国领土。那时印度方面认为:中国的主要正规力量在东南,用以对付美国扶植的台湾国民党的反攻;再则中国尚未从三年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复苏,没能力支撑战争,更难顾及遥远的西南边陲。
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伺机非法抢占中国领土。那时印度方面认为:中国的主要正规力量在东南,用以对付美国扶植的台湾国民党的反攻;再则中国尚未从三年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复苏,没能力支撑战争,更难顾及遥远的西南边陲。印方甚至将中国对印方战略归纳为‘只叫不咬’。”雷英夫当时口头谏言说:“中国有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政策是只叫不咬,绝对不敢打他,所以放心进兵。”毛泽东听完后,当即拍板,既然印方认为中方软弱可欺,那就打他个冷不防。

【本文为作者胡新民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中印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有悠久的交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合作关系作为睦邻政策的重点。

但是,深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的印度当局,却于1951年至1953年,乘新中国成立不久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指使印军非法抢占了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防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胡新民:这个因素,促使毛泽东拍板中印边境反击战

此后,印度一直没有消停过在中印边境上的寻衅滋事,蚕食中国的领土。

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以亚洲和平和中印友谊为重,对印度的侵略活动一直采取忍让克制态度,并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9年5月,毛泽东通过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向印度当局转达中国关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友好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同年11月9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关于中印边境问题复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的信稿上加写了一段话,进一步表达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指出:

【“如果两国政府不想出一个十分妥善的解决办法,我担心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今后还有可能出现。只要出现了这类冲突,哪怕是很小的冲突,就会被那些敌视我们两国友谊的人们所利用,以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会见尼泊尔首相华·普·柯伊拉腊时,谈到中印关系时,说道:

【“我们同印度有过一些小别扭,不要紧,马上就会过去。我们利害相同,都是不发达国家。说中国侵略印度,是不真实的。我们不会要别人的土地,要别人的土地是犯罪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再次向印度表明中国努力寻求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诚意。

对于中国政府一再表达的和平诚意,印度不但听不进去,而且变本加厉。事态发展到1962年,印度向中国领土进逼时,我们开始仍采取了退让。以至于发展到印度士兵抢夺中国哨兵的枪的事情发生。

面对愈演愈烈的局势,毛泽东一连几天睡不稳觉。他深深思索;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的交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发起国。印度为何非要在边界以兵戎相逼,不惜流血和刀枪相向呢?

最了解毛泽东心事的无非是周恩来。觉察到毛泽东的忧思后,即责成总参作战部负责中印边界问题的副部长雷英夫,与总参防突小组,即“研究防止敌人突击袭击专门小组”就此进行研究,拿出意见,供毛泽东参考。

雷英夫是最深得毛泽东信任的军事参谋人才之一。雷英夫在延安上抗大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毛泽东发现。后来毛泽东又把雷英夫推荐给周恩来。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毛泽东曾当着周恩来的面对雷英夫(雷英夫时任周恩来的军事秘书)说:“你是洛阳人,洛阳那个地方历来就有帝王之气,还有学气才气,出了不少大知识分子。”接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雷英夫说:

【“你这个人,遇事善于想问题,有的想得很透,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古人有字号,表明自己的情趣和境界。我记得在延安时给你取了个字号,是叫‘洛阳才子’吧! ”】

实际上,雷英夫和防突小组对中印边界局势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研究。接到周恩来交代的任务后,又立即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地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出印度不断加大挑衅力度的五点主要原因,其要点是:

一、印度不愿意放弃原英国政府扩张政策,想造成既成事实;

二、印度认为大的国际背景对其有利;

三、印度有在南亚地区称霸的欲望;

四、近年来印度国内形势不好,想转移矛盾;

五、......。

毛泽东在听雷英夫汇报,讲到第四点时,说道,这四点他也早已想到。当毛泽东听完第五点,马上表示出特别赞赏。

第五点是这样的:

【“五是错误地估计了军事形势。印度方面认为:中国的主要正规力量在东南,用以对付美国扶植的台湾国民党的反攻;自中苏关系交恶,特别是塔城、伊犁边民暴乱外逃事件后,北面的中苏边界又吸附了中国的大量军力、以致东、北两线即占去中国全部兵力的90%。中印边境一带是薄弱环节,新疆、西藏除少数边防部队外,几乎无正规部队。再则中国尚未从三年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复苏,没能力支撑战争,更难顾及遥远的西南边陲。印军的推进,不会遭到强有力的打击。印方甚至将中国对印方战略归纳为‘只叫不咬’。”】

雷英夫当时口头表达:“中国有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政策是只叫不咬,绝对不敢打他,所以放心进兵。”毛泽东听完后,当即拍板,既然印方认为中方软弱可欺,那就打他个冷不防。

中国军队果然打了个冷不防。反击很快就大获全胜。从10月20日至11月中旬,共全歼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中方阵亡722人。反击战沉重地打击了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地区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保卫了中国西部的边防,打击了当时国际上的反华逆流和中国西藏的分裂主义势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瓦弄之战是中印边境反击战中关键的一战也是最后的一战,歼灭印军3个营全部、1个营大部和印军第十一旅旅直分队。负责指挥瓦弄方向作战的54军军长丁盛在1963年12月6日,在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所作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反击战的情况。有一点至今仍然很有启示。

在讲述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时,丁盛指出:

【“像这些战士,我们认为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教育的结果”。“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们战士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热爱和无限忠诚,我们保卫祖国、保卫边疆,为毛主席争光,扬国威、壮国威呀”。】

毛泽东决策中印边境反击战的过程,也可以说明,尽管毛泽东的军事才能世人公认,但他是人不是神。他的高超军事才能,除了天赋以外,也来自于他的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和思考。雷英夫对此深有体会。雷英夫说,他最佩服毛泽东的是他的 “战前功夫”。 凡作战决策前,房间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军用地图,以及敌方师以上主官的简历。不急办的文件在案头摞成了山,他可以一概不睬,就那么一根接一根夹着烟卷,来来回回地踱步,有时候,十天八天就想一个问题,想透才做出决策。

如果看看前面那个第五个原因,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决策,眼光并没有只放在印度身上,还有印度后面的美国和苏联。打印度,同时也是打给美国和苏联看的:中国是惹不得的!

周恩来10月8日在会见苏联驻中国大使契尔沃年科时,就敲打了苏联一下,表明:如果印军一旦发动进攻,我们就坚决自卫。并特地指出,印度使用苏制米格式直升机在西段和东段进行空投,运送军需,这对我们前方战士是有影响的。

美国一直称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橱窗”(美国至今还是痴心不改)。印军溃败,尼赫鲁情急之下致函美国总统肯尼迪,请求美国出兵来阻止所谓的中国侵略。中国的主动迅速撤军,尼赫鲁的信可收不回来了。印度要求美国出兵来打中国,那算什么反帝、不结盟呀!(印度自称是不结盟的国家)尼赫鲁没有敢把信的底稿送到外交部去,而把它存在总理办公室。这件事后来被英国记者马克斯威尔所著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披露出来。

这场快进快出的反击战也敲打了美苏,震动了世界,引起当时海外报刊的热议。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将中国打印度比喻成:“就像小刀切黄油一样”。西德的《世界报》称:“简直象风卷残叶那样击败印军。”香港《明报》在评论我部队主动停火后撤和移交武器时说:“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胡新民:这个因素,促使毛泽东拍板中印边境反击战

中印边境反击战是新中国成长壮大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但同样可以证明新中国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能越站越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终于明白,中共政权不是“暂时的政权”,蒋介石所说的大陆“烈火干柴”也不过是谎报军情以骗取更多的军援而已。法国于1964年带头向新中国伸出了友好之手。美国也终于开始着手探索改善中美关系之道了。

【胡新民,察网专栏学者,独立学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10:57 , Processed in 0.019809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