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镜像与突围路径研究

2020-12-10 02:0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3671| 评论: 1|原作者: 张兴祥、庄雅娟、黄明亮|来自: 人文杂志

摘要: 以加工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虽然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中国从边缘区逐渐向半边缘区迈进,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长期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已被削弱,缺乏核心技术有可能导致中国逐渐丧失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
3.产品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即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不同的是,它是某一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或环节通过空间分散化而形成的一种跨区或跨国性生产链条或体系。琼斯(Ronald Jones)和科夫斯基(Henryk Kierzkowski)将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为零散化生产,他们强调了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并指出两个因素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一是比较优势因素,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因素。产品内分工促进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实行模块化的产业,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和机能,产业链中的每个工序分别按一定的进行分割,每个先进行模块化生产,再进行组装,这样一件产品就宣告完成了。各个模块工序都可以独立开来,不受其他模块工序的影响。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产品从生产到营销的全过程是一条呈U型的微笑曲线,如图3所示。微笑曲线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附加值最高的区域集中在微笑曲线的左右两端,即研发与市场(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制造(加工组装)附加值最低。



不论是产业层次还是产品层次,价值链上的分工都已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更多地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价值链中和同一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或工序上。按照微笑曲线的价值链分布,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主要集中在图3曲线底洼的中间环节。我们知道,加工贸易就是产品内分工的典型形态之一,通常由发达国家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利用发展中国家已有的生产能力进行加工、制造、装配,然后再把产品销往境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低技术陷阱的存在,大部分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像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的,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下,能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产业的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创新,而创新最终取决于企业。因为,企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竞争的行为主体,一国的国际贸易分工地位终究是依靠企业而得以实现的。虽然现在中国已有不少大型的跨国公司,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对于海外投资的决策能力,以及整合各项资源的能力,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dchina 2020-12-10 02:17
转载时有删节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1:44 , Processed in 0.01733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