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镜像与突围路径研究

2020-12-10 02:0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3672| 评论: 1|原作者: 张兴祥、庄雅娟、黄明亮|来自: 人文杂志

摘要: 以加工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虽然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中国从边缘区逐渐向半边缘区迈进,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长期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已被削弱,缺乏核心技术有可能导致中国逐渐丧失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关键途径
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价值链上通过向上学习创新或向下延长价值链来实现分工位次的相对攀升,甚至可以取得价值链的主导权;二是开辟新的全球价值链,并以先驱者的角色将新价值链推向世界市场,同时在一定时间内把控这条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直到其他国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争夺主导权。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占据往往取决于两个因素:先天资源禀赋和后天技术创新。先天资源禀赋较强的国家可以通过控制价值链上的资源供应而攫取高附加值,甚至主导整个价值链生产,如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但这种高附加值甚至是主导权的取得通常是偶然或短暂的。一方面,先天资源禀赋能够高到令一国足以占据近乎垄断的地位从而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依靠先天要素资源的国家往往只是凭借着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分一杯羹。同时,因为依赖资源的国家通常是以集群或集聚的方式扩大产能,并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优势,这类国家通常面临激烈的内部竞争,从而导致它们中的大多数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做大做强,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一旦其他国家通过后天技术创新实现了更高效的资源开采和利用或是更适应需求的替代产品生产,那么高附加值和主导权就会发生转移。因此,后天技术创新是一国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全球价值链位次攀升的关键途径,尤其是在短期内先天资源禀赋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单纯的模仿与引进无法与发达国家缩短距离,不能改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相对位置。中国能否摆脱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现状,关键取决于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能否实现突破。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五、结论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今国际分工的突出表现。面对这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争取向其中高端转移,是中国未来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几乎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中心区国家在世界市场中控制了高端产业或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核心技术,从而控制了产品内分工所对应的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以此攫取了高附加值份额。而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国家则往往只能凭借其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等优势,承接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或外包,发展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与中心区国家形成产业间或产业内的垂直分工。这种垂直分工虽也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很有可能使其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正是凭借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成功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其参与度与分工地位总体上在金砖四国中处于中间水平,并逐渐由边缘区国家向半边缘区国家转变。但中国主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未掌控核心技术而基本处于微笑曲线低洼的中间环节,因此,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封锁迫在眉睫。而要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次攀升,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深耕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和超越的不二法门。20世纪下半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抓住发展契机,先后走向高技术增长路径,为我们提供了现实样板。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新的价值链体系正在形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也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面临重构。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针对传统制造技术和前沿技术采取不同的创新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这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dchina 2020-12-10 02:17
转载时有删节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2:40 , Processed in 0.02108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