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由薄谷案说开去

2012-8-15 04:13| 发布者: 而东| 查看: 2471| 评论: 4|原作者: 秦戈

摘要: 网上对薄谷开来案的议论纷纷,但在我看来,多数在一些猎奇案情,和小的枝节问题上打转转,没有透过现象,看到事件本质的问题。
网上对薄谷开来案的议论纷纷,但在我看来,多数在一些猎奇案情,和小的枝节问题上打转转,没有透过现象,看到事件本质的问题。

一、“人命案”还是“路线、权力斗争”?

老百姓好奇的是薄谷氏杀了英国人伍德;但在胡温的心里,人命案仅仅是此次路线斗争中所选择的一把刀子,借此达到封杀路线斗争中的政敌-平西王的目 的,却又能躲开若提到路线斗争对他们的不利之势。因为:面对贪污腐败越演越盛,贫富悬殊越来越扩大,工农群众越来越不满,群体事件频频发生;显然,按照邓 小平的标准,若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是贫富悬殊扩大就意味着改开的失败,那么,薄熙来的以打黑唱红,五个重庆,加大保护穷苦老百姓的利益,保证国有经济成分 的一定比例等手段构成的路线,会得到全国多数人民的支持,而胡温的进一步加大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保护既得利益的富人的路线必然遭到反对。故此,胡在这一点 上比温要聪明,要以个别独立事件来处理。以人命案放到谷,以包庇罪犯来处理掉薄。杀人者偿命,老百姓也就心服口服。

但这还是不能掩饰路线、权力斗争的实质:伍德是2011年11月死的,但重庆模式是过去5-6年来形成的,当9常委中其他7个都去重庆表态支持时,为何胡温既不去了解,也不做表态。也就是说,即使谷真的是凶手,也丝毫掩饰不住胡温倒薄的路线\权力斗争的属性。

二、胡路线,温路线和薄路线

先看看温路线。

在周恩来以后,中国的总理就是个不好干,很难干好的工作;其责任重大,事务繁忙,但在国家大事上却没有拍板定调的权力。相反,总书记却是个好混的差事。

客观地说,温在上任初期,还算是小心翼翼,兢兢业业,虽然能力、魄力都很差,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而在仅2-3年里,他在发表的文章和讲话中,越来越表露了他去社会主义,准戈尔巴乔夫路线的实质。

再看看薄的路线。说薄是走文革的回头路,复辟计划经济的体制,那是胡说八道。薄不过是较清楚地意识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官员贪污腐化,社会贫富悬殊扩 大,一定会损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国家的发展,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薄只不过是在继续保持改开以来竞技快速发展(即效率)的基础上,强调了资源和劳动 成果分配的政策(公平问题),铁手制贪治黑,号召“公仆”接近群众,强调人的精神层面,重建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

最后回顾一下胡路线。胡上台伊始,先去西北坡参观,强调了“两个务必”,其指示性很强大;但在其后的执政期间,基本是个无大作为的“看守总书记”,他基本上就是按照邓小平的既定路线政策,借386时代的经济发展惯性,庸庸碌碌,舒舒服服,平稳度过他的元首10年。

三、三种路线分歧何在?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的话,温与薄的分歧就显而易见;而且是根本对立的不同立场和做法。

就胡路线而言,其实更大程度上与薄路线有共同性;但在对薄的问题上,胡却与温达成了某种至少是暂时的共识,采取了双方可以接受的做法。其原因说复杂也非常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个人(或者共同)的利益所致。

四、违背中央路线抑或功高震主?

薄是有能力、有能力,也极想以自己的政绩来平步青云的政治家;你当然可以说是个野心家,用词不同而已,没有实质的区别。

做政治人物的难出也就在这里,一方面最求政绩,宣传\炫耀政绩,但又要在上级面前一定要谦虚低调,一切成绩归上级的英明领导。而薄同志在这方面不够检点,大连、辽宁、重庆都干得风生水起,其影响在这几个地方,在全国,甚至在西方也是有声有色。

这就是问题:功高震主,威慑群雄,尾大不掉。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问题导致了薄谷夫妇今日的牢狱之灾。

五、薄的问题何在?

1、如上所说,能力过人而个性强悍;政绩显著而不愿低调。这是政治家的忌讳。政治家应该有政见,但首先是要保证自己的存在,才能连贯施行其政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手段、途径和方法可以灵活,为大业必须在小事上糊涂一些,这也就是古人说的“难得糊涂”的真意吧。

2、既然选择了从政,在政治上就必须严谨。因此,薄在其老婆孩子方面,确实犯了致命的错误。政治局委员啊,其老婆不能一年中大半年呆在国外,更不 能与不明身份的洋人私人关系太近乎,更更不能拿个外国护照(不知道拿了没有?姑且假定“薄谷”是指这个吧),更更更不能让孤男寡女老私下近距离相处。孩子 当然可以送出去留学,这既有先例也有现实榜样,但没有必要就那么小就送出去变香蕉人,更没有必要假期里招摇去北大做什么座谈、报告。儿子若是人才,何必这 么早就要显摆?要知道,羡慕会导致嫉妒,嫉妒也会生恨。北大学生哪个不觉得自己是天才,谁服谁啊?

就凭这些,薄的政治前途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六、薄温之争:神仙打架,凡人遭罪

政客间的争斗,在当时情况下,在老百姓是不懂的,特别是高层的权力路线争夺,水太深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庐山会议前 后的彭德怀案,九大前的刘少奇案,当时哪个不是全党全国一致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但今天执政党自己已经把这些定为冤假错案。相反,80年代后期全国的思想混 乱,90年代初中国2位数的通胀率,尽管包括温同志撰文为当时的主政者、他的老上级平反,但既然干了,就很难从史册上抹去。

老百姓不清楚,有种种猜疑,这些都不奇怪,因为政治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但公审之后公告措辞含混,信息量很少且与境外反华势力的宣传极其相似,这就有些奇怪了。

不过,此类事情经过的多了,人民也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每人心里都有杆称,这就是他们能感受得到的切身利益。

其实,法办谷某,打倒薄某,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也就议论议论而已;官高必有险,既然享受了位高权重,前呼后拥的排场,也就得做好随时被政敌一枪刺下马的准备。特别是和平年代的官,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几个真正的清官好官。

百姓们关心的是是非标准的颠倒和混乱,是人心的再次丧失,是中国社会向何处发展。

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谷已被定在了杀人犯的牢笼中,尽管我还是难以理解,无法接受,除非她是一个精神病人。但这些对我来说不是太重要,历史上冤案层出不穷;就算为她丈夫政治抱负做出牺牲吧。而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关于薄的政治前途。

有薄谷一案,薄要咸鱼翻身的机会在未来几年几乎是没有了,因为放倒薄符合胡温习的共同利益;但温要加快按西方标准改变中国政体的希望也是非常渺 茫,因为他基本既不懂西方,也不懂中国的文明史,别看他老像中学生一样爱拽几句结结巴巴生吞活剥的古诗句,颜色革命在中国就是引火烧身。胡应该可以按他的 意愿,继续在其位上养尊处优,步386的后尘过晚年。其他几大常委及时转向,与“中央”保持一致,以换取自身和家人平安无事。

但党史专家在过去几年以后,如何书写这一事件和当事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而,历史如何结语今朝的君、相,恐怕不会特别慷慨。

嗟乎: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眼睛不好 2012-8-15 20:52
庐山会议前后的彭德怀案,九大前的刘少奇案,不能与薄熙来案相提并论,楼主既然知道当年的德、刘案全国老百姓一致拥护党中央的决定,现在的薄熙来案老百姓有几个拥护的?你拥护吗?一个是修正主义翻老百姓拥护的案,一个是修正主义无中生有制造的案件,这能相提并论吗?
引用 共产主义马前卒 2012-8-15 09:18
薄熙来本来就是在尽心竭力地执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在不遗余力的维稳、殚心竭虑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民心,倒薄实际上是在挖掉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基石——民心,也毁掉了支撑这座大厦的最后一根柱子。可见他们这伙人的最终目的是要中国共产党的老命!
引用 马列托主义者 2012-8-15 08:19
革命是有客观条件的,但是主观上产生社会民主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就是错误的,客观条件没有成熟不是主观条件一定落后的前提,当客观条件成熟后,落后的主观条件将葬送历史的机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不断地以全力与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等落后观念和伪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我们对薄熙来的伪毛主义必须进行同样坚决的斗争,否则到客观时机成熟时,我们又将错过机会葬送革命条件。
落后的观念不但会导致客观时机成熟时错过机会还会导致已经获得的成果最终丧失,欧洲社民主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成果都要么已经丧失要么在逐渐丧失。主观条件必须高于客观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引用 木水 2012-8-15 05:31
秦戈的看法是比较糊涂的看法。薄熙来的确代表和中央不同的路线。看问题,不能静态地看,也不能仅从一个角度看。改开30年,整个共产党中央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时间,能够提出薄熙来提出的这些东西,那就是路线不同了。如果给薄熙来以机会,让他能够发展,必然形成和现行中央有所对立的形态。虎纹中央要么吸纳这条路线,要么就必须坚决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威。但是虎纹选择了另外的路子,那就是用阴谋。这才是杀伤最大的卑鄙行为。

一个政权,最重要的是要人民认同。现代政权,如果没有了人民认同,眨眼之间就会倒掉。这不需要我来举例吧。虎纹的这种卑劣做法,就是在人民的认同上埋下了炸弹。其实最支持共产党政权的就是左派,虎纹这些行动,使得左派彻底和他们疏离,他还梦想“养尊处优”?恐怕虎纹没有好日子过了。 ...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22:59 , Processed in 0.01774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